2.還沒住,在意漲跌,是合情合理,畢竟錢難賺,誰都夢想有能力買到可以遮風避雨的家。
3.想買但不住,或者買了不住,還在意漲跌,就是把房產拿來當作投資工具,請承認
#第三點,無可厚非,但政府必須用稅法平衡,遏止過度擴張的房價(因為房價過度高估,會造成經濟停滯)
4.符合第三點,還對政府頤指氣使,抗議房稅太高,就是不公不義了,既然是投資工具,投資有賺有賠,風險自負,包含政策結構性風險,買股票虛擬金流尚且要付證所稅,買實體空房不住卻可以躺著賺?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市場機制失靈的時候,打房有絕對公正性。
5.貪婪就是貪婪,打房政策不是白癡想的,是權威們為國家利益發展所研究出的理論,不用包裝成受害者,有本事投資,就要有本事負擔政策風險。
6.沒有錯,打房了,年輕人也買不起,但打房還是必須推動,謝謝。
但不是產業的火車頭
房市熱表示大家還真的有錢敢花敢投資
當大家都不敢買,買不下去,那這最貴的商品都通貨緊縮了,其他的還用說嗎?
大家都不敢不想買房,那會不會有可能是民不聊生了?
政府也許該引導資金的流向,而不是打擊投資的標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