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 wrote:台灣的經濟成長每年3、4%,有錢人很多,當然土地價值漲,買不起房子的,該搬去菲律賓,而不是用民粹來干預市場。 那要看房子是不是定義為民生必需品就像水電為何要限制價錢,一度電一萬塊不好?
lulalla wrote:這邊假設是有問題的,...(恕刪) 您舉的倫敦 香港都是大都市,跟"台灣"比似乎有失公允以今年7/31統計的資料,台灣平均是7.51台北市14.6 新北市12.4如果再算台灣領先全世界的創意"公設比",花同樣的錢卻住小不拉機的坪數實際上根本超英趕美,世界第一啊!!!
悲酥清風 wrote:那要看房子是不是定義為民生必需品就像水電為何要限制價錢,一度電一萬塊不好? 房子當然不是民生必需品,現在每個人都有房子嗎?沒有吧…要保障的是居住權,而不是讓每個人都一定能買到想要的房子,並不是只有自己有房子才有地方住吧…
倫敦,香港房價高漲的因素跟台灣一樣就是持有成本低一堆人傻傻的, 房價的高低是看區域內買方的負擔能力來算付出的總成本 = 房價+持有成本持有成本高, 房價看起來就低持有成本低, 房價看起來就高一堆人傻傻的認為房價低持有成本高就買的起房付出的總價不變下, 把付出的一部份放在現在看不到的地方就以為買的起?
kuoshun1978 wrote:想要自由民主卻又不要自由經濟,真的太難懂了。 不難懂啊!自由民主是有法律約束自由經濟下的民生必需品是禁止炒作而房地產也是民生必需品,卻可以炒作只能說房地產經濟真的太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