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ohman wrote:
後來看有關台灣農業的書,「375減租」與「耕者有其田」是國民黨政府從土地主手中徵地"放貸"給農民. 經手一來一往的過程也賺了數億經手費.
並非國小課本中單純的政府德政,課本只寫到政府拿國營企業的股票補貼原來的大地主,讓他們成為現在的資本家,沒有寫到土地放給農民的方式,不是免費喔,要背十年以上的貸款,用稻米來還貸,一年收成的幾%忘了,但種稻的還是沒能力吃白米飯...Orz..
政府在耕者有其田收取的土地價款,折算不得超過原三七五減租的田租上限。
換言之,那些佃農沒分到土地,一樣要繳出去那麼多稻米。耕者有其田之後,變成交十年左右田就變自己的了。
Ricohman wrote:
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農民因為米價低,又要繳各式各樣的稅,一年下來的收入可能只有幾萬塊;農村子弟不願意留在家鄉種田,父母也希望孩子多唸書、去外地找工作來改善生活。
農民現在完全不用繳稅了
農業所得一直都被宣告為利潤率0%,換言之完全免稅。
農地田賦自民國76年起停徵,目前已經停徵37年。
水利會會費大約在民國80年起,各會陸續停徵。
農地買賣不用繳土地增值稅。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