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您現在持有北部兩千萬的房子,它大概可以租2萬5千~2萬8千元,及每年30萬~33.6萬。但您需另付管理費每年約3到4萬,土地稅、房屋稅約算2萬,實收24萬~28.6萬。2.把房子變成現金,存入銀行(分段分筆分銀行),年利率1.38%,你可收入27.6萬,拿這些錢來租房子,您可以月租2.3萬的房子。3.當然上述相對扣除臺灣房租不報稅的習慣,大家都承認,未來QE結束,利率只有上漲的空間,依上述推論,2000萬可以讓您租更貴的房子,租金是否上漲就看市場的需求了!4.從1~3點您就知道沒有上漲,這幾年房子不是每來住的,更別說是租人,是買來上漲,還有上漲的空間嗎?就請各位看官推論吧!
taipeier.com wrote:雖然我討厭投資客但帥...(恕刪) 假如這通膨理論是對的話,那最笨的就是銀行,它把那麼多錢借給我們去買每年通膨3%而增值的房子,卻只收您2%的利息。它每年就至少賠1%,還沒有複利。真是個慈善機關。也不用怕跌三成銀行會倒,收回的房子靠通膨增值就夠了,比利息還好賺!這是那門子的經濟學!
通膨比想像的大今天看到有攤販棉花糖一隻35元 但很久以前 印象中才幾十元奶茶漲的價格好像也是以倍算小吃攤也是五塊十塊的調漲雖然不是每樣東西都漲成這樣 但覺得之前算通膨用2%或是3%真的是太低估了就算是投資標的 如6%的配股也不一定夠退休花薪水跟十年前一樣但物價早已不知比十年前高多少台灣人民其實變窮了
買或是租好像沒有一定答案因為如果買不起 也是只能用租的,但買下去會改變生活習慣 強迫省錢 就算當下有多的錢 也不一定會想花掉但沒有貸款壓力只要付的了房租 生活品質會更好 但留不留的住錢就看個人了 而這影響到晚年不過 買房買不好 風險也是有
租跟買的問題,看看日本,結婚前租,結婚後買,只是租在市區,買在郊區。再來,房屋真的是保值的嗎?小弟到覺得未來最值錢的是"真正的食物",全球人口持續增加,但是區域國家人口成長卻是負成長,沒飯吃,就算有錢,我也不會拿去買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