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er.master wrote:
看完了是心有戚戚焉因...(恕刪)
呵~~您回應的我很認同
我相信每家的爸媽都和小孩唸過相同東西數百遍
小時後會聽聽算~但現在我爸再說都會被我嗆
所以說真的我對版主的這篇文有點不以為然
五六十年代和現在是不一樣的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版主只講到父輩較勤奮~現在年輕人誘惑太多享樂太多
卻沒說到一個最重要的重點
現代小孩和以前小孩的最大差別
人生最大的恐懼就是看不到未來
現在的小孩就是看不到未來
二十二年前我媽一個月薪水一萬三~早上九點做到晚上十點半
我們新北永和的家買一百一十萬(公寓)~~更別說更鄉下的地方了~~過兩年我爸還想把永和的家賣掉去龍潭可以買兩棟三層樓透天(一戶六十五萬)但被我媽說希望我們讀小學學校的關係擋住(秀朗當時很強)
我大學畢業到現在最低的一份薪水都高出我媽當年的兩倍
但是房價卻是多一個零的差別(我家巷口年初有一戶一千二成交)
請問您看出點什麼嗎
五六十年代大家勤奮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夫妻兩個一起"努力省吃儉用"個幾年就可以有自己的房子如果要住偏遠一點可能更快(不要像藤椅工那篇那麼誇張啦)
他們看的到未來
現在你們夫妻兩個可能要"不吃不喝"至少十幾年才可能買到個三級地區的房子
現在大家看不到未來
不知道自己努力可以帶來什麼
如果背景條件交換
您覺得父輩他們還有動力那麼勤奮嗎?
您覺得現在年輕人還是那麼重享樂嗎?
說了那麼多只有一個重點~就像我回我爸的話
"要不然我們來交換"
我真的自認自己不會比老一輩的吃不了苦
老一輩人沒資格數落我們
他們活在十大建設~台灣經濟奇蹟~台灣錢淹腳目的幸福時代
每一天都可以知道明天會更好
自己的雙手可以打拼出幸福的人生
如果我們可以生在那個年代我有把握可以比他們更吃苦耐勞
若是他們生在我們這年代可能比我們現在還不堪
我還是感謝我的父母
因為有他們才會有現在的我
但是千萬別拿以前來說嘴
因為
他們真的比我們現在幸福
我個人大學念夜間部...
白天工作學社會經驗...
晚上到學店買文憑...
即便退伍後第一份薪水還是22K...
但至少懂得努力上進不抱怨...
現在還在同一家公司...但薪水已經增加不少了...
講來講去..還是靠自己最實在...
真要來比,我們家以前的營業額是現在的十分之一不到,可是20年前,公司三個月的收入就可以在台中買一棟透天,現在呢? 營業額漲了十倍,但你看房價漲了幾倍?
這樣說好了,你說以前刻苦耐勞,那請問以前加班有沒有加班費領? 現在加班沒領加班費的一堆,請問是誰比較能吃苦? 現在的社會有草莓族,但也有一堆人被操到身體出問題不得不換工作,甚至還來不及換工作就過勞死。你敢跟他們說是他們不夠刻苦耐勞,不夠耐操? 以偏概全...或許有年輕人是你說的草莓族,但這不是全部。你只有看到你想要看的那一面而已。
有沒有聽過張飛打岳飛? 時空背景不同,這是要如何比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