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賣屋買屋雜感

這次賣房,碰到三類仲介。

第一類人數最多,手法很類似,先騙你說有人要看房,然後自吹自擂說自己是高專,賣房很有一套,趁機要求簽約。

第二類動之以情,以誠意打動人心。

第三類放長線釣大魚,反其道而行。先莫名其妙把你的房子批評一番,打擊你的信心,然後趁虛而入,假裝有客戶賣掉房子想要再買房,錢沒問題,要你折個價賣給他。

我對付他們的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底價,慢慢賣,有格調的房子不怕沒人要。
鄉下佬 wrote:
這次賣房,碰到三類仲...(恕刪)


那是房仲不想搞你,不是你堅持底價就沒事。
每天都演不同劇本找你斡旋,等你情緒崩潰不想賣,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了。

陳小春2525 wrote:
那是房仲不想搞你,不...(恕刪)


我後來確實不想賣
但也不想給它們賣
想等來春再賣

沒想到突然出現許多想買的人
而且都有出價

鄉下佬 wrote:
有的房仲更可惡,乾脆...(恕刪)


所以早期的房仲不流行製造莫須有狀況告人嗎?
現在散佈謠言只會出現在社區許多屋主同時委託一個房仲賣屋,但房仲一間都賣不出去只好製造糾紛讓屋主對立...
遇到一個惡質的房仲確實夠讓人心驚膽跳的,被告的時候晚上也會失眠,沒遇過的人無法想像,不過現今的房仲是打團體戰,很少看到個人單獨搞屋主的情形。
同一社區的房子,經過不同的人長期居住,內部常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吸引不同類型的人進場。

以我那個房子為例,投資客不用說出價都在底線,他們重視的是差價的問題,不管屋況好壞,決不會有合理價出現,所以我從來不理那類人。

有兩類人則出價較高。
其一是:被房屋內部格局及壁爐、吧檯等裝潢吸引的人,他們喜歡房子乾乾淨淨美美的,孩子有好學區,一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其二是:有些人看中它有兩個出口,經營”某些行業”好疏散。

後一種行業的人曾經出過高價,我沒答應,雖然以後不住那裏,但並不想為了多賺一二十萬而違反做人的基本原則。

後來我選擇”次”高價賣給某個幸福家庭,對於那個社區而言,我算是”以德報怨”。給他們帶來優質鄰居,而不是惡質鄰居。

鄉下佬 wrote:
其二是:有些人看中它有兩個出口,經營”某些行業”好疏散。...(恕刪)


雙面通的房子現在很少見,難怪你的房搶手。
投資客確實會用散佈謠言這招來嚇退其他退手壓低房價。
其實房仲業在各大媒體大打溫馨廣告,透過某某不動產買賣房子才安全,這何嘗不是一種謠言...
鄉下佬 wrote:
這次賣房,碰到三類仲...(恕刪)


您的發言和回應頗有意思的,我認為滿中肯的
以三類而言,我今年也是碰到1、3的狀況比較多
房仲也很願意讓新人去試他們想祭出的那些步數

現在的資訊也相對發達,我也在想,如果要賣在
行情價(合理價格),是否也不必找透過仲介了
找代書來處理相關程序雙方可省下一些費用

當然還是要評估買方的工作或財力等狀況
讓有階段需求以及能負擔的買方來承接
現在都有銀行履約保證,自己找代書簽約是可行的。

不過自己賣雖然好,但先決條件是要有閒,否則還是需要仲介。

鄉下佬 wrote:
這次賣房,碰到三類仲...(恕刪)
真的就是這3類,也幾乎都說有買方想買,真的就是先騙合約,不過就是簽一般約,堅持底價就對了,非不得已,不簽專任約

ray 1219 wrote:
真的就是這3類,也幾...(恕刪)


以前有個仲介更絕,每次來拜訪我都剛好是周末上午十一點半。有事電話聯繫就可以了,幹嘛動不動就跑來屋主家裡?三次我都沒請他吃午飯,後來那房子被冷凍,改由住商低價賣出。

各位看官讀完前言後,有三件事一定覺得很奇怪:
一、 怎麼有那麼小氣的仲介?貪圖一個午餐。就是有,可能還另有企圖,只是我沒看出來而已。
二、 當時房地產不景氣,仲介房屋接不完,就是賣不出去,所以並不是很想接屋,請他們賣,雖不會被拒絕,但未必像現在這麼搶手受歡迎。每個專員都一副很屌的樣子,特別是所謂的高專。
三、 那家店的店名跟四維八德有關,當時赫赫有名,所以才會找他們。這是民國八十六年的事。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