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7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容積全面設限 未來2年恐掀搶建潮
全面容積限制時代來了。營建署昨天公告修正建築容積規定,未來都更區域容積上限為一點五倍、非都更區為一點二倍,比現行容積動輒拉到兩倍,減少零點五倍以上容積,最快二○一五年七月實施。
業者表示,容積上限設天花板,土地炒作將大幅減少,有助市場穩定。不過,已買好土地的業者,為了避免可售房屋坪數減少,將大量搶照。
一九九五年,台灣省宣布全面實施容積率管制,即出現建商大量搶建,導致當時還是林口鄉等的台北縣新興區域房價下跌,甚至腰斬。
建商預估,現在起的兩年,容積率的天花板恐將促使大批新推案搶照,房市供給大幅增加,市場可能再現供過於求。
容積率是指一塊土地可承載的建築面積,容積率愈高,代表土地可興建的樓層數、樓地板面積愈高。
內政部中部辦公室營建業務副主任莊錫全表示,以前容積獎勵沒有上限規定,不少建案透過容積移轉、獎勵停車、開放空間、都市更新等容積獎勵,將容積率無限往上堆高,容積拉高到兩倍的個案比比皆是。他說,容積率失控、居住品質受到影響,去年監察院即針對此現象提出糾正案。
莊錫全指出,營建署修正都市計畫法,未來都更區容積最高一點五倍,非都更區容積最高一點二倍,舊市區小基地、海砂屋、輻射屋重建案不得超過法定容積百分之三十,原定今年七月實施,目前訂緩衝兩年,最快二○一五年七月實施。
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表示,政府規定容積率上限後,對土地市場絕對有幫助,未來建商計算土地成本將更有準則,炒作土地的風氣將減少。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表示,容積獎勵設上限後,建商購地將趨於謹慎,高價標地、隨意灌入容積的現象將減少,有助市場發展。
但他也說,已高價購地的建商,為了避免容積無法使用,一定會搶申請建照,這兩年將出現大量搶照潮,房屋供給量也將大增,供過於求情況下,房市發展不樂觀。
2013/11/07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陳信升/台北報導】
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九個月,桃園核發住宅建照數量逾兩萬戶,不僅超越新北市,更創下八年以來新高。房仲估計,今年全國住宅建照數量可望超過十萬戶,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但也隱含房價下修的危機。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營建署預計二○一五年起管制容積獎勵上限,政策實施後,建商在一般區域推案的容積獎勵至少將減百分之十,雖然容積獎勵上限有兩年緩衝期,但已有不少建商提前反應。他說,全國核准建照數量明顯量增,預料明年春節後到三二九檔期,推案會比今年更熱,建商搶建的趨勢將愈來愈明顯。
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一九九○年代也曾發生過類似的現象,當時政府正討論實施容積管制,容積率最高從八倍降低到僅剩三倍,建商瞬間減少五倍的可建面積,導致建商趕在實施容積管制前瘋狂申請建照、興建房屋。
他回憶,一九九五年台灣省宣布全面實施容積管制後,房市供過於求,一九九六年開始就有建商因為餘屋太多而跳票、倒閉,隨後又因亞洲金融風暴,房市陷入十年低迷期;若這波容積上限沒有控制建商申請建照的數量,恐將再現搶照潮,房市將面臨下挫危機。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認為,這一次的容積上限管制雖然不像一九九○年代的容積管制來得「嚴重」,但是對建商來說,同一塊土地的可蓋面積、可售房屋仍然會減少,導致土地成本增加,預期建商仍會大量搶照。
她估計,未來新興重劃區、推案量高的區域,如新北市淡水、桃園青埔都可能成為房價下修重傷區,建議購屋者審慎評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