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不要再說台灣很窮了


T.TE wrote:
炒作資產是否會帶來實質民富


請教何謂實質民富? 該如何做才能達到實質民富?
既然說出必有所鑽研,千萬別藏私

perahia wrote:
最近板上一些討論串老...請看這篇報導
(轉載自聯合報)
(恕刪)




蛤??????這係啥曉報導???

原來我們已經六三三了唷?

怎麼一點感覺也沒有?
T.TE wrote:
您是投資老手吧?對不起,不在網路上對話回答,也沒有要買賣房屋,其實也懶得打字,只是對貨幣經濟粗淺興趣和偶爾路見不平,財富不會憑空增加,商品實業和服務若未創造更多利潤,資產和貨幣只是資本家和政府的數字遊戲,以下文字相信你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但你可以不認同:


比方說,甲國發行了100元貨幣,蓋了10棟房子,今天房子成交價是10元的話,依據國富統計的計算,甲國財富為100元貨幣+100元房地產價值(10元x10棟房子)=200元。

假如房屋成交價變成50元,那麼甲國財富就會變為100元貨幣+500元房地產價值(50元x10棟房子)=600元,只因房地產增值,甲國財富就增加了3倍(600元/200元)。

所以,甲國什麼也不用做,只要推升房價,國富統計的數字就會暴增,實質上100元貨幣沒有變為200元,10棟房子也沒變成20棟。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甲國人民什麼也沒得到,只得到國富統計增加的數字。

雖說甲國未從房價上得到實際的財富,但卻對財富分配與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今日房價是10元,明日卻變為50元,房價漲了5倍,使得擁有房地產的人收入大幅上升。當地的租金與生活成本,因房價上漲而被大幅推升,一般無產者或是生活在當地的民眾,收入未增加,支出卻大幅增加。一方財富大量增加,另一方財富卻大量減少,等同加速財富集中化。

如果本來一百個人,每個人平均收入一萬元,這些人皆各花掉八千元,市場裏的消費量是八十萬。但如果變成一個人收入五十萬,其他人九十九人收入剩五千零五十元,縱使九十九人收入全部花光,但這收入五十萬的人卻僅花掉五萬元,那麼市場總消費量就僅剩下五十五萬,相較於先前的八十萬消費量,足少了二十五萬。而且,財富集中化的程度越高,市場消費力衰減的速度就會越高。

這就是台灣現況,且來自衰減的消費力的集中資金,卻並非往增加就業的產業投資,而是繼續循環投入資產炒作和流往中國市場。


純粹討論何必指我是投資客呢?如此精闢之見解我想應該公開讓大家能真正理解
我不是經濟本科的,就請有興趣的就教
rdcmd wrote:
純粹討論何必指我是投...(恕刪)


果然猥瑣!
投資不等於炒房投資客,沒有人有必要告訴你或跟你討論字怎麼寫書怎麼唸Google怎麼用。

利用炒作資產最後因此金融遊戲財富集中的是非常個位數的人,
不會是一般有房民眾或者投資客,只會共同承擔經濟萎縮金融風暴的惡果。
全民督促政府對抗炒房救台灣經濟!


T.TE wrote:
果然猥瑣!投資不等於...(恕刪)


去猜測別人是不禮貌, 也說明在您看到我的po文時早有立場。
有正義感是好的,但也要對自己所言有所了解。我只是請教何來猥瑣(這麼簡單的字還不需查吧)
如果您對自己言論有信心, 何以對此不能公開呢?

Brian Wang wrote:
其實全世界已開發國家都面臨一個問題
中產階級以下的人薪資增加困難
但是以上的人增長速度驚人
原因很簡單
這個世界已經走向知識經濟的時代
如果你有所專精且社會產業需要
薪資成長速度驚人
相反的
一般沒有特殊技能的人
由於教育普及
這群人數增多供給增加但是社會沒有增加需求
於是薪資停滯不前...(恕刪)


這是實話~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chowe wrote:
生活習慣不一樣,不能...資產在台灣人的眼中很重要,通常就當了一輩子的守財奴

美國人均所得至少是台灣的兩倍以上,及時行樂,快樂的過一輩子

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快不快樂才是重點(恕刪)



不必
五、六年級生以前是
新世代早就不同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