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板橋新巨蛋實價登錄46萬/坪


yu928 wrote:
站太近確實很難看的懂打什麼字
但大概站到約郵局的距離就大概能意會的出內容了
用這麼大的LED牆打廣告
這廣告收入應該是不少但就真的是會醜了點...

給房仲的廣告是能收多少廣告費

看到上面大大的房仲姓名、電話、噁心的服務優之類的形容詞

真的想不透管委會到底在幹嘛

goodpig wrote:
給房仲的廣告是能收多...(恕刪)


誰叫此人是新巨蛋的主委呢

很大的官威阿!!
yungjia wrote:
自己就三間兩房的產品...(恕刪)

4-5月實價登陸有了.且還不只1間.頻果新聞今天也報了.你沒GOOGLE嗎?
這不是我講的.是有資料在那.你現在可以再找些理由說這幾件成交是假的.或者說自己沒LP也可以..

3 年多前,看好板橋房市,準備了 5 百萬投資(不是自住),新巨蛋當時超過我的預算,考慮很久,最終下定決心,買了漢生東路內無尾巷的老舊公寓,隔間出租,連增設套房總共花了550萬。

今年6月,以1000萬元,連同房客租約,順利脫手,賣給接手的投資客。

脫手的原因很簡單:隔間出租的房客越來越難找,見好就收。

見好就收、獲利了結,尋找下一個投資標的。同樣的錢,拿來買這間,就不能買那間,最能讓人體會到所謂「機會成本」的概念。因此,所謂套牢,對我而言,除了跌價之外,還包括漲不到停利點。幾百萬的錢卡在這裡,就不能拿去投資別的地方。

不過,我也不認為新巨蛋短期內會多殺多。因為多殺多的前提是要有成交量,而新巨蛋現在已經走下坡,沒搞頭,根本不會有投資客來接手。自住客的數量,尚不足以構成多殺多的換手量。

各種房市推案,其實很像是一檔一檔的股票,抬轎的炒完這一區、獲利了結後,就會抽離而尋找下一區。現在建商大推很多其他更有搞頭的區域,新巨蛋已經死水一攤。
yungjia wrote:
若35萬以下我都買

若可以幫我找到重金達謝! 至於嘴上功夫可以省下來! 或是你的嘴都用在LP上?
...(恕刪)

非重金答謝歐 妳是說一坪只要30萬以下願用35買. 中間差價當報酬.我想網上仲介應該會私給妳吧
一坪出現35W.所以這是妳的理由.這非只有一筆資料共有4筆成交登記.
買房確實不是嘴上說說就好.一坪35以下已出現去買幾間吧!

可以看一下蘋果日報…有筆非關係人的

yungjia wrote:
關係人交易 或是 避奢侈稅 這是唯一的解讀 若35萬以下我都買

若可以幫我找到重金達謝! 至於嘴上功夫可以省下來! 或是你的嘴都用在LP上?

坦白說啦,

這種一千多戶的地方只適合投資或出租啦,

注重生活品質的應該沒有興趣啦,

當初還不就是乘勢炒起來的?

現在浪退了, 剛好而已,
這波板橋房市下跌,媒體竟然不約而同大肆報導,再對照其他地區成交熱絡的新聞,明顯透出主力操作跡象。

某些標的,主力會「拉高倒貨、殺低進貨」。但房產變現不易,且有多股主力參與。因此,摜壓後大幅低接的機率不高,反而比較像是:因為別的地區要開始拉抬了,就把已經沒搞頭的板橋往下壓、洗出資金,讓原本在板橋抬轎的人,改去其他新興區域抬轎。

當自住客嫌貴、無投資客接手,他股主力又放消息摜壓,以致形成眾人都看跌的氛圍時,現貨持有者要好好思考:沒有變現前,一切帳面上的獲利都是空談。別做最後一個傻抱的呆子。這是投資的鐵律。
投資小套房,獲利仰賴價差、而非租金,租金投報率太低,同樣的錢,還不如投資其他商品。

換言之,會出租的,很多是不得已,被套後死水一攤,只能招租補貼。

申言之,套房招租量,正可嗅出套牢量。惟與股票基金不同:房子會折舊、預售屋永遠比舊屋更有願景、而且主力炒作其他區域的手法會更進步。當其他區域更有獲利潛力,誰會傻到要來接新巨蛋呢?

決定續抱者,要深思啊!
新巨蛋完整版








kjyc wrote:
投資小套房,獲利仰賴...(恕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