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上海四年了
夏天的天氣真的是熱爆了.冬天天氣可以最低到零下一兩度
濕氣重還會下雪.這個就頭痛了.高架橋給你一封.準備在市區堵
幾乎每個住所都叫小區.古北那外國人自然租金房價高
上海小區很少有地下停車場.幾乎就是停小區裡.哈哈有位置就插吧
上班時間幾乎延安高價都在塞車.只有睡覺時不塞吧(去送貨),金茂大廈.八百伴
在上海基本上都在掃樓開發新客戶(虹橋開發區).外表光鮮亮麗的商辦大樓
包括百貨公司.廁所.安全梯哈哈都是一股霉味.
舊一點的小區大樓跟前面所講一樣夏天家家戶戶開冷氣.保險絲燒掉是正常的
冬天還好比較不容易燒.小區高層電梯常常故障.看過把機車(速可達)電瓶車也常有,放進電梯裡
外灘景色固然美麗.每次親友到訪免不了去外灘.南京西步行街.人潮如台灣跨年一樣
上海最外圈還有更美麗漂亮的別墅區.還有人工湖.靠境青浦在過去了.
一間別墅都上億.完全打造歐美的居住環境.哈哈不過真的很偏僻
台北上海.沒啥好評論的.只是眼睛看到不如自己去體驗吧....
HighPrice wrote:
不過後來我就很少進浦西,通常都在浦東,浦東基本上又跟浦西很不一樣,
浦東新區裡新的小區建築都偏向美式風格,浦東新區內也有一些美式餐廳跟酒吧,
經常見到外國人出入,應該是這區的建築跟環境比較吸引他們吧?不若浦西的龍蛇雜處.
至於說人家的水岸建築...我在浦東還真見過社區裡弄了條"運河",獨棟別墅真有個小碼頭,
而那條運河..."據說"直通黃浦江...跟台灣所謂的"水岸"第一排差很大....
浦東江邊絕對比古北好蠻多 - 大多歐美公司的辦公室都開在那,所以那邊某些小區住歐美日籍的比例高很多。
有位住浦東的朋友我去過他家幾次,他們那小區(無敵大的)就是有條小河。。。車也是無敵利害的(當地不是他的哈哈)。環境不錯,保安的標準也相對國際化不少。但是呢,我朋友也是抱怨連連,氣呼呼得告訴我他們那區一些很扯的事(他跟我一樣是國外長大的)。
anyway,這些地方若是住個一星期一個月可能還好。住久點你就會發現我的天阿,歐美跨國公司若要外派員工到中國去,不多付不少錢,最好會有人主動要去。。。
上面一樣的道理,改換成台灣,說真的,也是通的 = =! 講直點個人覺得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但我太太(台灣長大的)不認同哈 - 他說我歧視大陸,歧視台灣。我覺得我只是講實話。
MZD wrote:
但我不會想住一輩子,因為住戶素質太差
住戶的狗四處大小便就不說了
電梯裡和1樓大廳沒垃圾是奇蹟
最神奇的是電梯裡有時會出現大小便,而且還是人的
為什我會知道是人的,因為就有看過一位住戶直接在我面前尿下去
拍謝終於有機會能吐吐苦水,所以就 post 好幾個回復。。。
依我經驗,小區呢,是有貴賤的差別的
普通的就會是上面形容的這樣 - 以前買過也住過。直接有天火大覺得為啥要這樣委屈自己。
貴的呢,我後來住的那個,這問題就"較"少見了。
一開始搬過去後我還高興了一陣子,因為電梯內"很少"見到大小便,相比下也較沒人亂丟垃圾(well, 地下停車場還是常有人亂丟)。有天突然醒來告訴自己,我怎把自己的標準降到那麼低,這樣就能開心。。。
不過,容易開心也是件好事啦。
有件事我到現在還沒弄懂 - 當地人的最低標準到底在哪阿。。。
馬克2068 wrote:
上海啊
出差可以,在那住下來,不可能。 比起台灣還差一節。
你說的上海天氣還真貼切。...(恕刪)
+1
夏天破40,冬天下雪(今天都發生了)
水有味道,空氣品質要看北方狀況(一般來說因為沒有摩托車普遍比台北市區好)
下雨計程車電話打不進去,打進去沒車,路上又搶不到,
推台嬰兒車但處處要扛上扛下
軌道交通除了幾條偏一點的線,大致上首發站就會坐滿
公交除非不得已盡量少碰
自駕應該會馬上想起原來方向盤上有個喇叭很好用
學校貴的貴,拚的拚,考不上的考不上.....
鬧區不管平日假日都擠滿人,空間要用錢換。
這是市區,但上海很大,郊區有郊區的好,但整體上就不方便了。
但是,大陸房子最好的一點是,除了寫字樓和老市區外,
新建築一律坐北朝南,不管你社區大門是朝哪個方位。
而不是向台灣沿著馬路蓋,東西南北中發白都有....(還好台灣人買房子還要看命看方位..)
目前上海限購,除非工作滿兩年有繳稅,或是把台胞證換成"身分證",要不也都白談。
土底使用權70年,期滿,目前還沒有一盞明燈。
以上,不置可否,看官自行判斷。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chrisintaipei wrote:
沒錯我是國外長大的,...(恕刪)
真的
台灣以前都說,日本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現在卻常常在跟大陸比...
薪資停滯不前,文明素質似乎更是
很希望回到以前那種看似崇洋媚外卻仍有一顆求進步的心
回到主題,我想我還可以評論上海的建築,因為不久前還在那邊從事建築營造
看得見的都很好也不會有大問題,就算有問題也都可以解決
可是看不見的,除了人文素養,我更怕結構體的安全隱患
看過台灣工地的偷工減料,心裡會想說土建都有安全係數,不致於低於安全底限
可是在上海的偷工減料,看了只有害怕...
鋼筋的粗細、間距、樓板的厚度,最誇張的可以偷一半...
安全係數才多少?敢偷一半...
只能說上海得天獨厚,少風災無地震,可是誰能保證永遠無災?
幾年前蘇州一個新小區還發生過把污水管接到給水管
結果小區居民陸續掛病號才發現真相
當然我不敢說所有的上海建築都這樣,畢竟我看過的就是幾個項目而已
只是那些經歷讓我在上海一直選擇買不如租
至少看到在電梯內抽煙吐痰、小區內隨地大小便的時候可以安慰自己只是個過客
還有三不五時遇到電梯突然無預警直落一二樓停住之後,可以慶幸沒受傷也還可以選擇搬家
拿上海的房價比台灣很難比
大陸的房子只有七十年的地上權,開發商拿到地之後需要幾年才能讓你入住
所以實際上擁有的地上權才65年左右,開發不順的還可能只有55年
再加上他們有很多拆遷項目其實才蓋好不到20年(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已經像4-50年了)
只是因為早期蓋的是小高層以下(類似台灣的華廈)
拆掉重建大樓的利益更高、市容更好,所以開發商和政府當然就動手了
可是當你是所有權人的時候,考慮的往往不單是錢的問題
因為拆遷=拆+遷,把你從大安區老公寓換到社子大坪數豪宅,你的工作、生活、交通還是全都變了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買房子我首選結構安全,再來是水電用料(用水和用電安全)和施工品質
其他就算是外牆防水有問題都不難補修
每個地區都有好和爛的建案,可是區域特色顯現的是機率大小還有下限是多少的問題
account wrote:
你有去過上海嗎? 還...(恕刪)
我在上海工作了三年
那裏的硬體建設的確是比台北市來的好
但是上海人的素質(非你所謂的人情味)
真的是遠遠不及台北
別的不說光是自發性的排隊這回事
在上海就看不到
坐地鐵不但不排隊
明明就沒有位置坐
還要硬坐在你大腿上逼你讓位
讓座給老弱婦孺這檔事
三年當中沒看過
如果你開車上路就更糟糕了
在他們的觀念裡闖紅燈逆向行駛似乎不算違規
也遇過大半夜在外環線上自行車逆向而來
環境衛生只限於外灘及幾個觀光及商業的重點地區
你可以到上海市非重點區走走看看
普陀 松江 去看看是不是一的檔次
如果你認為一個城市好不好的標準只限於建設及商業發展
而不考慮人的素質未免也太膚淺
你有在上海長住過嗎
還是只有短暫的觀光出差
不然這這些現象你怎麼都沒發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