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大老闆砍樓 信義區豪宅成交每坪110萬


adan1689 wrote:

資本額為5000萬的公司,哪來的錢買2億500萬的豪宅 ?

剛好報請 國稅局 去查一查 !
的...(恕刪)



都是你害我在辦公室笑出來

rivegauche1979 wrote:
勤美璞真的高樓層達29樓 這種樓高在台北市極為罕有 看出去又是一整片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海

昇陽國寶不高不低的14樓 看出去又是國泰信義經貿大樓的水塔

兩者的加值效果 差很多


1. 勤美璞真的4樓和頂樓看的都是"大安森林公園",最具"賣點"的景觀條件是一樣的
(4樓的"樹海"效果甚至更好)

2. 勤美璞真的4樓和頂樓同屬同棟建築,同享勤美璞真的高度與氣勢。

當效用一樣、最主要的賣點價值也一樣時,要說勤美璞真的頂樓價應該比同棟成交4樓那戶"加值很多",實在沒啥說服力!

(一般高低樓層價差會大,是"看鐵皮屋電線桿無隱私"和"良好景觀採光好"的差別)


所以,當初炒作勤美璞真頂樓一坪304萬成交假新聞...還是房價被過度膨風的問題。
這是一個癥兆,就算是再有錢的公司或個人,也必須將資產放在更有效益的地方。

ivan.wang wrote:
這是一個癥兆,就算是再有錢的公司或個人,也必須將資產放在更有效益的地方。


反了吧...懂得將資產放在更有效益的地方,才會變成有錢人。

Behonest wrote:
1. 勤美璞真的4樓和頂樓看的都是"大安森林公園",最具"賣點"的景觀條件是一樣的
(4樓的"樹海"效果甚至更好)
2. 勤美璞真的4樓和頂樓同屬同棟建築,同享勤美璞真的高度與氣勢。
當效用一樣、最主要的賣點價值也一樣時,要說勤美璞真的頂樓價應該比同棟成交4樓那戶"加值很多",實在沒啥說服力!...(恕刪)


我個人看空房價 而且跟你一樣認為市場消息膨風很嚴重 這點你可以從我以往的文章中看出來

但是你說勤美璞真29樓應該只比4樓貴不到20% 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1. 4樓的樹海? 這可不是仁愛路或敦南 勤美璞真與樹海隔著寬大的信義路 4樓絕對是沒啥樹海可看的
2. 4樓臨信義路的噪音問題很嚴重 頂樓就沒有這個問題
3. 兩個單位因為都在同一棟就能"同享建築的高度和氣勢"? 這個說法實在太牽強 一個單位看出去是車海,路燈,光害,噪音 ; 一個是樹海,美景,寧靜,氣勢,夜景,和無人能敵的隱私,兩者差距太大了...
全台灣高達29樓的住宅都沒幾棟了,更何況在台北市,更何況在大安區,更何況29樓看出去是縱深將近800公尺的大安森林公園樹海,這種物件全台北就只有這一間,頂樓比4樓貴50%以上絕對是有可能的
槓桿原理, 懂吧?

adan1689 wrote:
資本額為5000萬的...(恕刪)
忍忍忍

rivegauche1979 wrote:
我個人看空房價 而且...(恕刪)


勤美璞真頂樓我想真的是台北最讚的豪宅了~

但是膨風價格應該也是事實~
大老闆高檔賣房是有指標作用,連媒體大亨之前不也求售豪宅。

大老闆世面見多了,有國際觀的人是不會困在台北巿高房價,台北巿有相當落後的都市計劃,先天不良,只想浪費預算亂搞一通,後天失調,卻想賣比許多國際大城巿還貴的價格,以後難度相當高。

彭老之前就警告銀行,豪宅貸款居然有97%,只出3%自備款,還有一堆只拿10%自備款的,這種炒房風險真低,反正炒輸了只賠3到10%,屁股拍拍走人。

alex_stone8190 wrote:
勤美璞真頂樓我想真的是台北最讚的豪宅了~

但是膨風價格應該也是事實~


我個人也同意勤美璞真的頂樓是大安區所有豪宅之最,甚至比帝寶任一戶都有價值。

但目前北市豪宅地段之王已經穩穩落在信義計畫區。至少就我所知,有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就是看過勤美璞真頂樓樓中樓後,最後仍舊情定皇翔御踞,原因就是對新舊建物參差不齊的環境頗為在意。







rivegauche1979 wrote:
3. 兩個單位因為都在同一棟就能"同享建築的高度和氣勢"? 這個說法實在太牽強 一個單位看出去是車海,路燈,光害,噪音 ; 一個是樹海,美景,寧靜,氣勢,夜景,和無人能敵的隱私,兩者差距太大了... (恕刪)


我們對於這句話的角度不同,因此導致解讀結論不同。 我指的是外觀、外部角度,你指的是從室內的感受(這被我列在第一點:景觀採光通風的部分)。

勤美璞真的價值比同屬大安森林公園南北座向第一排的大陸安峰高出一截,正是因為它的建築高度、進一步退縮所烘托出來的氣勢,這是該社區任何一戶所共享的光環,此部分就跟帝寶任一戶同享帝寶光環的情形一樣。

至於勤美璞真頂樓"樓中樓"(僅限此戶)每坪應該比4樓高多少? 我個人認為"正常"來講在20%〜25%(原因前面已提),不會超過30%,但如果碰到仁愛一品那樣的烏籠客(去年的估價應在150〜155萬,結果拱到240萬),那要賣到每坪350萬的離譜價都有可能!
我到覺得我們市井小民想的只是著眼在房價,
這些大老闆想的卻是未來,我猜想可能是覺得台灣前景堪憂,
可能是想把資產分散去其他國家做打算了,
不管是對小孩子的教育,未來的住居打算等等。
因為這幾年來台灣退步太快了,階級鬥爭氛圍過盛。
年輕人又太不長進,伴隨著社會也越來越不安定,
這些應該才是富人最關心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