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自住沒差?]買房子根本不是住不住的問題!!而是一個風險問題!!

Chjc wrote:
不要忘了要把搭高鐵的時間也要一起算進去。


搭高鐵是要花時間,但以現在新北房價,一般授薪階級30~60K的薪資較可能負擔的3房+車位,至少得找到第三環的林三淡甚至樹林、鶯歌才比較有可能了,除了樹林和鶯歌外,這些地方要進北市,不論是客運、轉捷運或是包含開車上下班塞車時間,絕對不會比單純從桃園、新竹搭高鐵轉捷運來的快。
而住在新北第二環內,到台北市上班就一定比較快嗎?
這可以不一定~記得以前我剛開始工作時,工作地點在南港,家住在新店~每天捷運+轉公車通車時間至少要花到1小時以上。

我也是後來到外到發展和置產的台北人,離開台北後才發現,現在其它縣市工作,要置產相對輕鬆很多很多。而所謂台北工作機會多,但眾多都是為了維持台北這座巨大的城市機能,衍生出的工時長卻低薪的服務、文書、行政、維修類工作。
看了主計處統計資料,才發現原來新北平均家庭所得,竟然是低於桃園和新竹的。
城市發展飽和了本來就要往外圍拓展,通車1hrs左右上下班到最熱鬧的市中心,其實也算是很正常的事;現在不只美國,在一向擁擠的東亞,南韓、中國甚至日本很多地方也是一樣。
不理解一大堆人買房還是硬是要往台北擠,假日卻又要離開台北渡假的原因為何。
其實離開台北,雖然少了一點方便(MRT),到哪都要自己開車,卻多了很多自由的生活空間和緩和的生活步調~
台北密集的水泥叢林下,很多地方是根本看不到綠地的。

就是獨立 wrote:
現在所有數據都顯示房價在高點

那你怎麼不去空營建股?




網路出一支嘴巴的人太多太多了
營建股你去空幾張把對帳單貼出來才是真的
就是獨立 wrote:
自住沒差!!!不要被騙了!!

買房子根本不是住不住的問題!!而是一個風險問題!!

沒錯,非常贊同。

我不清楚那些喊自住沒差的人是有什麼條件背景。但我相信多數人一樣也是一般上班族,房價高低這關係到每個月繳完房貸後,剩下多少錢可做家庭支配,還有你能保證工作多久?

一不小心就給你放無薪假
一不小心碰上公司裁員
一不小心搞出條人命 (生子)
保母費
小孩學費
紅色炸彈
每年老爸老媽岳父岳母生日和過年紅包
車子保養保險
各式各樣的生活開銷
還有中華民國萬萬稅

我一位親戚最近想結婚,看房,目標大台北地區一千萬上下的房子。

我心想他和女友二位月收入加起來頂多6萬多,即使雙方長輩願意贊助一半,剩下500萬貸款,每月至少也要3萬多房貸,真的你不用養小孩了 (內心OS: 看你能撐多久)。

住市郊遠一點,用時間換取房貸!?
人一天只有24小時,公司又是責任制,除非你有鋼鐵人般的意志和身體,或者你有多拉A夢的任意門,不然到最後仍會在市區偏遠處買一間8-900萬的狗籠...

X! 8-900萬買間狗籠
X! 8-900萬買間狗籠
X! 8-900萬買間狗籠

這樣還說自住沒差? 那還能說什麼呢?
自住沒差
是把人性不賣就不賠的論點
無限上綱所產生的一句廣告詞

買屋這種大買賣
還是精打細算的好

當然
如果你是不想花腦經
或者是錢多的人
嗯, 自住真的沒差...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kevin720817 wrote:
你這段話不就已說出了...(恕刪)


怎麼會沒關係

買貴了錢就卡在那

又不是多的錢沒差

還要貸款繳利息

房價漲跌對已經買的人沒差

對還沒買的人差很多
http://www.wretch.cc/album/netskidd0713
現在變成買房的是笨蛋,沒房的很聰明?
可是沒房的人又很想買,所以現在的人都爭的當笨蛋.

買房,房價漲因為沒賣所以沒賺.

買房,房價跌還是沒賣算虧很大.

都在用講的,公平一點應該是比如漲了200萬,我賣掉跟你一樣租房子,我就多你一輛賓士車,不是嗎?
你們不覺得 會考慮房價漲跌的你們 不就是投資客嗎???



樓主說

1000萬的房子跌到700萬

請問是花多久的時間跌到700萬?

如果是一、兩年,買1000萬的就是真的虧

若是十年以上,這十年你要住哪,若是租屋

假設月租金約20,000,當然可以更省,但要以租到總價1000萬房子的價格才能比較

(月租金2萬是假設這間1000萬房子出租可收得的租金,因為每區價不同,但不影響結論)

租10年要花240萬

10年後買了700萬的房子

加上這10年租屋的費用

就要940萬

請問這個10年後才買的人依然有多的錢去買C180嗎?

這是簡單的數學

樓主只有看到新買的房子那邊的算式

卻忽略了自己本身需要生存的算式

假設這間房子你預估了10年會跌到700萬

所以你決定10年後才買

這樣你可以淨賺60萬,或許還多一些像是省掉房屋稅等等

但這樣你的錢還是買不起C180

假設這間房子你預估了5年會跌到700萬

700萬+五年外租2萬*60(120萬)=820萬

這樣後買的你就賺了

但是現實層面上

這間1000萬的房子並不是瞬間跌到700萬

中間可能會被買走

當然如果比設定的五年更早買下的話

你確實買到這間房子價格會依照漲跌幅度而有影響

假設是平均的跌到700萬

等於每年跌60萬

若你早一年買

價格便成760萬,外租金減少24萬

760萬+96萬=856萬


以這些數字來說

買房子

自住沒差確實是不實際的

因為自住沒差的想法讓你不去考慮漲跌而只要有能力就買下

若房子會跌,若晚點買就會讓你少負擔一些金額,讓生活更富裕

樓主應該是想這麼表達

啟發大家這個想法是OK

但是演變成大家都要變成投資客

因為這樣才能盡可能預測房價漲跌


以上都是說房子跌的狀況

那如果房子是漲呢???

如果你要賣掉賺這價差

那賣掉後你要住哪??

一般家庭會有第二個家嗎??

還是說搬回家與父母住??

這樣上班方便嗎??

當你這區房子漲了

當然是整區都漲

為了不影響上班

你賣掉房子後依然要買同區的房子

這時候你可以用賺到的差價來買更高階的房子,這時候你可能離上班地點更近,或環境更好

也可以買普通一點的,但是手頭上就多了這筆差價現金


上面這些事情不都是投資客再做的嗎?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你少算了一樣
之前買的利率不到2%
目前趨勢來看,利率是往上走的
到3%怎辦,到4%怎辦
不過,台灣房產是世界奇蹟
不會跌啦

dodo0702 wrote:
小弟認同您的看法。自...(恕刪)


就算一輩子不換房 還是有差啊
省300萬我可以多買兩台車-->這輩子比別人多兩台車
多買一間小套房-->小孩求學可以住
拿去投資做生意錢滾錢-->搞不好差個好幾千萬幾億呢~
怎麼看都有差啊 而且差很大

就是獨立 wrote:
有以下情況,大大可以...(恕刪)


講真的 要自住的才有差吧??
要投資的話 反正貸款買下去,你始終要賣掉 差別在於弄了2000 會變更多還更少而已

最近父母在找房子(現在這邊管委會太爛 建商也一起搞),找了很多喜歡的,也有去找比較鄉下 偏避一點的
但儘管如此房價還是高的讓人下不了手。
想自住都買不下,怎麼會叫做沒差??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