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某個設定目標完成了, 自然會去期待另一個目標, 你收入從月薪三萬變成五萬, 我想你接下來期待的是未來月薪十萬或者更多, 應該不會有人想著說期待變回三萬所以了, 你買了房子, 完成人生設定的目標之一, 雖然這個房子是自住, 但是你會把它的價值納入你的資產價值總額中, 接下來你可能會有更多的目標..總資產超過5000萬?, 從30坪換成60坪的房子...所以雖然房價漲跌不改變自住者的實際狀況, 但卻會影響心理層面, 這個心理層面可能是購屋者對自己眼光的肯定, 或者總資產價值的改變...前面有人提到當年買了900萬, 現在賣了380萬, 語氣雖然有遺憾和苦澀, 但卻沒有那種要誰踹共, 或者那個政治人物要負責的椎心吶喊, 為什麼呢? 因為這種房價下跌損失的心理疼痛其實只有在賣出房子的時候, 那種價格的明顯差異才會有比較大的衝擊, 但這種衝擊其實在房屋轉手後就會隨著淡去, 除非賣出之後幾個月內房價開始強烈上漲, 那賣家可能真的會有椎心之痛, 因為在房價下跌過程中, 可能長達十幾二十年, 我們會發現房屋擁有者對於房價下跌有心理鈍化的表現, 也就是雖然明顯房價下跌, 實質上沒有影響房屋擁有者的經濟生活(除非是投資客), 同樣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沒有想像中的大, 但如果賣出之後, 房價在短時間又漲到某個程度, 這種有機會完成卻喪失的失落造成心理的反應卻相對更激烈所以類似的狀況, 本身沒有房屋的人裡面, 那些收入或者積蓄距離房價太遠, 原則上對於房租和物價的關注會遠遠大於對於房屋價格, 比較明顯的是那些有能力購買, 但卻錯失某些購買時機,有點類似之前講的那些房屋擁有者賣房的時候賣到低價, 但房價卻反轉之後的狀況, 那種心理的痛苦卻是隨著房價年年上漲而年年加劇, 雖然說房價上漲對於這些人的收入和經濟狀況沒有改變, 但房價上漲時候造成的沮喪和心理衝擊卻遠大於擁有房屋者面對房價下跌的時候
講親戚的實際例子,同棟大樓社區開始出現第3間法拍 + 臨時需要用錢(被倒帳),親戚是這樣賣掉一間天龍國房子的.想當然爾這間一定是賠錢賣.10年前的事了.不過勒,他目前還有1棟1,2F+地下室舊公寓自住,2棟舊公寓出租外加一個閒置店面.超過70歲了.
跌了就不更不會賣??嗯...對於房貸繳清或是沒什麼經濟壓力的人的確如此!但是一般的人呢?當你貸款了1000萬買了一棟1200萬的房子,後來因為房價大跌而且長期看跌的時候,市價已經跌到你貸款金額以下,變成市值800萬~你還願意咬著牙,繼續揹著1000萬房貸,然後看著房子繼續跌嗎還是選擇把房子賣了,作停損呢?
eemdy wrote:量大的投資客一定得設停損點的...(恕刪) 這應該是一種迷思有錢人是看長期HTC從千元跌到現在是幾%有看到大股東停損賣股嗎?真正量大的房地產投資人都很有錢短期的漲跌早就不看在眼裡也不見得會出租
wsluk0828 wrote:買方永遠都希望賣方跌...(恕刪)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時火上加油的就是當大家發現房價跌到貸款金額以下時與其繼續繳貸款倒不如違約,房子給銀行處理然後等房價繼續跌後再買新房子這樣比較划算接著銀行手上空屋太多,呆帳太高就炸掉了十分鐘了解次級房貸(應該很多人看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