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留意全球利率上揚

ichirohiro wrote:
有許多統計數字可以讓...(恕刪)


這點小弟有點不同看法
如果中國官方的數據不可信,那美國媒體的報導也不可信,出這些報導的專家學者們也是拿錢辦事,記者們的老闆也可以隨時叫這些記者捲舖蓋走路
數據造假的狀況不是美國或中國的專利,美聯儲跟中國政府一樣有一手遮天的能力,他不想讓你知道的情況你也無從得知

當然查這些資料還是很重要,還是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但既然兩方都出絕招了,看這些都是經過人為修飾的數據也就沒甚麼太大的實際意義(還不都是在說自己好別人爛),用你的方法兩邊都押寶是比較穩當
美元應該從單一結算貨幣的位置上退下來很明顯是各國的共識,就看美國能撐多久吧
這篇文真的好好笑,不好意思佔個版面紀錄一下後續發展

這棟樓真有趣 路過留個紀錄

除了有精彩互相打臉的戲碼外

還有那種明明臉已經被打很腫但還說不痛的人...

QE3退場 美公債殖利率10年上升 REIT指數跌

一些客觀數據已經部分說明了趨勢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誰跟你說QE結束資金要收回的?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QE放出來釋放資金去...(恕刪)
HI,BABY

minkoil2007 wrote:

上述這句話是錯的 而且錯很大!

美債利率的Treasure yield 其實是市場定價的! ...(恕刪)


這篇討論真有趣,看著大家寫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我也來差個嘴

這位兄台您所說的這句話其實也是錯的,而且錯的也沒比較小

美債的YTM的確是由債券價格反推而得,但價格和利率,到底誰是因誰是果,其實很難說

因為市場在決定價格要漲要跌的依據,還是要看FED的利率政策

當然,殖利率曲線有時會有不同步的表現,長短債反映的東西不太一樣

原則上,長債看景氣,短債看利率政策,也因此,在景氣循環的不同階段,會有殖利率曲線反轉的情況

簡言之,美債YTM的確是市場價格反推而得,但市場價格如何還是會回歸到Fed態度而定


還有,想寫英文顯示專業度,建議要寫正確的英文,是Treasury yield,不是Treasure yield
雖然我個人是痛恨炒房.. 希望租稅制度能作改革..

但是我個人覺得利率要上升(或說已上升).. 言之過早.. 亦無根據..

最根本的問題還是.. 全球經濟會轉好嗎? 台灣的投資會增加嗎?

如果.. 短期內前述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台灣貸款利率會(大幅)上昇可能性不大..


那麼不講美債好了~~

那看看台債流標~~

會不會有種危機來臨前的感覺


中央銀行昨(15)日標售30年期公債,受美債殖利率彈升影響,壽險業買氣急凍,帶動買盤投標利率飆破2%水準;考量資金成本,財政部罕見宣布「截標」,將利率鎖在1.99%,不足額發行逾17%,為五年半來首見。

財政部原訂發行350億元的30年期公債,最後只發出289億元,不足額逾17%,引發市場關注。30年期為國內期限最長的債券,被視為債市天花板,如今得標利率大彈跳(備註:公債殖利率上漲,等於價格下跌),意味國內債券殖利率「天花板被打開了」,債市瀰漫空頭氣氛。

券商表示,初級市場利率彈升可望帶動次級市場,近期利率有機會跳升至2%以上。此次30年債得標利率強彈至1.99%,較2月發行同年期債券利率1.795%,大幅上揚0.195個百分點。

過去炙手可熱的30年期公債,如今卻乏人問津,關鍵為主要買盤保險業不肯埋單,雖然昨天有383億元資金投標,但超過百億元買盤利率高掛在2%以上,不符合財政部設定的底價,最後以流標收場。

全文網址: 30年期公債殖利率 飆上1.99% | 金融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4/7900550.shtml#ixzz2UhKaIdAQ
Power By udn.com
2013/06/07

前聯準會(Fed)主席葛林斯班周五說,Fed的縮減購債計劃 應「動起來。」

在CNBC電視台接受訪問時,葛林斯班被問到,Fed應快速還是逐步縮減購債計劃,他回答說:「逐步是適當的,但我認為我們必須動起來。」

葛林斯班說,市場應有所準備,長期公債殖利率上升速度,會較市場預期快許多。

pds1 wrote:
誰跟你說QE結束資金要收回的?


請不要問我,當水喝很多為什麼一直要尿尿的過程好嗎?

這是老師需要解釋的事情

我只是路人甲


想不到我還回覆了

應該自己笑笑就好

小弟只想『勸架』又沒打『人』臉!

真沒想到有『人』喜歡到處『嗆』?還喜歡伸『頭』出來給人打.....



利空影響美元指數連三週跌本週跌愈2%!

奇怪了!三年新高『跑』哪裡去了?

好大的『變化』喔!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