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過去房地產經驗,不能套用未來,房地產不會被唱衰,只會被炒到衰。

hlz wrote:
我們互相打著開心 殺殺時間 又何須要你仗義) 叫我入中國籍 我當然要拿這個誤區來吐槽他

也不見得有仗義的需要, 反正公道自在人心, 看看各方論述有用的收起來就好....
只是你寫的真的在一般認知上有混淆之嫌, 所以小弟才看不懂到底是哪個國籍,
不過照您的
hlz wrote:
(還沒光復大陸的中國哦)
國籍論來講倒也還算通, 只不過跟一般大眾認知有所不同罷了,
這樣就就不難理解了....講到這邊忽然想到, 該不會這一大堆的爭論, 起始點是
在於hlz大的各種論點 詞語, 甚至是邏輯判斷, 都與一般大眾的認知有所不同,
事實上想表達的跟開板大其實可能是很相近的?(大驚!!)
昨天看到的分析
1920~1939年,日本帝國強盛擴張,人多好打戰,第一波嬰兒潮誕生。
二戰後嬰兒潮,稱為團塊世代是第二波,然後出生率大減。
第一波嬰兒潮在戰後隨經濟起飛炒高房價,第二波接棒炒上天。
1985年後日本第一波嬰兒潮逐漸凋零,繼承、贈與房屋越來越多,一大堆人有用不著的房子要賣高價,交易量卻少到窒息,1990年後房地產崩盤。

價位、供需決定一切,時候到了,利率再低、官商勾結再深、財團壟斷媒體再多廣告置入行銷、、、也撐不住沒需求、不合理的價。

現在建商還大量建房子,拉高房價,製造盲從、耳語、恐慌行銷,最最可惡。等到建商死心,不再廣告,全台灣幾百萬戶、用不著的新舊房子,值多少價錢呢?到時候就知道。
台灣首例h7n9發生嘍...

一名53歲的男性

會不會發生第二次SARS事件?

讓我們看下去
買房切記莫慌莫急, 多調查多詢問
以房養老 這政策政府說要幫無繼承人的屋主就地安老,其實是在減少房源賣壓,財團、建商、房仲才有辦法操控房價。不然精華區一大堆無繼承人屋主都拿房子出來賣, 房仲也找不到那麼多人要買,賣不出去,房價就下去了。賣出去了,建商的高貴新屋就少了客源。

有多少這樣的房子呢?我想一定很多。政府、建商、、、都有資料,當然是機密。

說實話,現在房子賣到好價,去最頂級養生村享福,到120歲都花不完。

我很好奇 大家推崇有居住正義的瑞士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數據??而且還是自有率15%的國家

據瑞士國家銀行(BNS)統計,去年,瑞士公民獲得的抵押貸款總金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 6142.44億瑞郎,是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3,6%。差一點兒就是世界紀錄了:同比只有荷蘭(107,1%)略高於瑞士


http://www.swissinfo.ch/chi/detail/content.html?cid=34958130#element34944104

而台灣的數據看起來卻被說成高風險???


不知道這位飛利浦教授所說的話可以可以套用在台灣呢?

「不過,高負債並不總是金融災難的前奏。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房地產市場專家Philippe Thalmann表示:「抵押貸款總數看起來確實很可觀,平均來看,每戶的負債約為25萬瑞郎。不過還要看到的是,平均的房屋價值為60萬瑞郎,是債務金額的2倍多。只有在房價折半的情況下,置房者們才需要擔憂。」

看到好的就要學人家 這種自圓其說也要學學人家阿 呵呵呵
瑞士人均收入是台灣人的快4倍,世界排前面的。
把台灣的營建相關貸款除以台灣總戶數,再換成美元每戶負債約揹30萬美元。其他負債還沒算。
我懶的查資料,根據你提供瑞士每戶負債約25萬瑞元約26.6萬美元

收入約人家1/4, 負債比人家還高,你還會想跟瑞士比嗎? 你該不會傻傻認為借越多越好 越鸁吧? 我想普世價值是比收入高,不是比負債高吧!

依你理論,再按收入比較,那台灣房價應跌掉70%,才能跟瑞士比。

還有台灣很多年輕人是22K,假如收入不夠還去揹高額房貸只是以債養債而已,也難怪台灣平均每戶負債這麼重。

唯一感到欣慰是,你終於聽懂我說的,跟你口中(非心中)不屑的歐美國家比。南韓就是設定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當目標

呵呵提醒一下,不要如你之前自豪的,只想玩文字遊戲且玩到贏而已嘛,別忘了放棄你口中不屑的美國籍、台灣籍,加入你一直很推崇的中國籍。你之前言論是如此推崇中國,貶抑台灣、歐美,那說到就要做到,不然光出張嘴沒行動,會讓人看輕。記得拉你同好Goblinlord大一起加入


hlz wrote:
我很好奇 大家推崇有...(恕刪)
有啥好欣慰的 我是拿來諷刺的
那他們的所得稅跟台灣比又是幾倍呢 他們的物價又是台灣幾倍呢 他們的醫療保險 社會保險 所負擔的費用又是多少呢 東扣西扣下來真正可支配所得又是多少 光只會拿單一數據或現象來比
所以我才說 好的要學 自圓其說也要學 不好的也要學阿 國外幾乎看不到路邊攤 那全台的地下經濟路邊攤夜市要不也全部禁掉 一個禮拜只能上一次正式的館子吃貴得要死不償命一餐100歐的不見得好吃的食物 剩下幾天只能在家啃麵包的日子
呵呵呵 只要全台流動攤位收的一乾二淨 阻斷地下經濟 我想台灣的店面又有值錢了 想繼續做生意的非得租店面開發票正當交稅了


還有 文字玩贏你就是玩贏你啦 中華民國是 第一個出現在國際社會(而且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 有籤條約的哦) 而且是唯一的中國(還沒光復大陸哦) 而我國籍就是它
對於你這個一心一意變成美國人的柯大 這是你不想承認的事實 連本都忘了的窩裡反 呵呵呵

而且還會繼續讓你這位美國人有愧疚感 至於我 本來就不是美國人 沒啥好怕的 一直想托我下水也是沒用地 看你死命的要把我污名化成美國籍 你越用力就表示你對你自己的美國人身份越慚愧越自卑 所以你自己已經看輕你自己啦

繼之上次的話題

世界工廠 製造一些和平的生活產品 混一口飯吃 犧牲小我的精神啊
那世界的兵工廠 美國呢 在這和平年代製造一堆殺活的產品要搶人家的飯吃嗎 強取豪奪的精神啊
是不是台灣要學學你的美國 私人可以持有槍支 隨時隨時可以爆人家頭(要不要調查一下多少美國人死於槍下 我還看過4歲誤殺2歲的新聞呢)








科瑞岱爾 wrote:
瑞士人均收入是台灣人...(恕刪)
hlz wrote:
有啥好欣慰的 我是拿...(恕刪)


科大那套也就只能騙騙那些不懂的人
h大你是明白人當然就不會上那些數據圖表的當了

美國不就是靠一堆擁有專家頭銜的人搞出一堆誰也看不懂的數據和圖表來噱全世界的錢嗎?
身為美國人的財經專家科老大又怎麼會不懂?

店面空租的問題要解決很簡單,政府只要敢嚴格執行掃蕩那些不合法的流動攤販保證馬上店面就供不應求
但政府真的這麼做的話怕是美國人又要說台灣沒有民主自由人權了吧?

呵呵,資料是你先提供,還說看到好的就要學人家,現在被搓破,你又說不能這樣比。你真的只剩玩文字遊戲能力。
根據維基
收入比
瑞士人均 $ 81,160 美元 ,台灣人均 $ 20,328 美元,瑞士人平均收入快台灣人的4倍。

房地產相關負債
瑞士每戶26.6 萬美元,台灣每戶30萬美元。台灣每戶負債比瑞士還高。瑞士部分還是你提供的。

看到這種觸目驚心的比較,很確定台灣房價有很大下調空間。

許多台灣人都被洗腦什麼有土斯有財等等,奮不顧身借錢買房,搞得自己負債累累,也無力消費,內需吃癟,台灣第一季GDP剩1趴多,不意外。

消費力因房地產負債高而重創,高成本的實體店面只會更慘而已,轉向低成本的網路店面,而實體店面最自豪的飲食業轉向低成本的路邊攤,這是炒作房地產的必然悲劇。

你放棄美國籍、台灣籍,加入中國籍就爽快一些嘛,說些543,國際社會不認同或是自爽的籍口,讓人看輕。


hlz wrote:
有啥好欣慰的 我是拿...(恕刪)

科瑞岱爾 wrote:
收入比
瑞士人均 $ 81,160 美元 ,台灣人均 $ 20,328 美元,瑞士人平均收入快台灣人的4倍。




消費也是快四倍, 可參考big mac套餐

另外你應該要考慮 兩國的 所得稅,房屋稅的問題。

台北市太貴 OK。
很多郊區一坪不到10萬
這種價格,我不認為有泡沫。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