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從賣屋交易網站看目前房市狀況的一些端倪^^

Clalala wrote:
如果把不動產當做不動產來看待
今天就算真的命不好買了就天災
你也能夠持有到整個環境復甦
價格回到滿意的價格
當然前提是房貸能負擔的起
這才是不動產的真正意義

嗯,
依照政府對整體不動產業所產生的 "價值" 之 "重視程度",
本人絕對認為不動產是一種 "商品".
所以,
商品的話就要懂得 "低買高賣".
至於,
何時買到 "低點",
何時賣到 "高點",
那就看各人的 "造化".

------
以上,
認同的學起來!

不認同的,
那就當我在瞎掰虎爛說笑話!!
火神大大 wrote:
只要誰能真正捐個2000萬或者1000萬給弱勢團體的
我絕對立馬改變立場
連續100天每天寫一篇房市大漲、有利房價發展的文章...(恕刪)


achitsai大應該有實力可捐個1000萬...

火神大大 wrote:
你在理財版的發文
小弟都有看到,那邊高手這樣多,我那敢亂放炮,我投資都是偏向穩健的,
就你看到坊間那些理財書上寫到的,沒有啥特別的功夫

夭壽喔,小弟的文章被大大看光光,有點害羞XDDD,
小弟小嬰兒級的投資程度,還望大大能夠指點一、二,也不枉小弟厚著臉皮加耍白癡在PO文XD。

火神大大 wrote:
不過我認為那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其實是其次,不過改天等小弟整理好一定會貼出來
理財重點還是在心理學
如何克制自己、如何自律、避開風險、選找好標的、選對波段………..等等等
這些都是自己和自己打架

每個高手跟小弟講的都是這樣,自律、紀律、標的等等,
目前還在學,希望有天一日能夠拜讀火神大的好文!

火神大大 wrote:
其次回答您的問題如果是2000萬的房子
1.當然先查附近實價登錄的資料,以最該接近個案的資料去談,我會先從8折開始談,
所以是1600萬,若是認為我太白目的,那就謝謝再連絡,如果可以談,那就進入攻防戰,
我會希望能以9折內的價錢成交。

如果以九折來講,也就是約一千八...,
火神大,避開多空不講,兩百萬的差額不過您的一年薪水(含理財),
但是卻讓您花三年或更多的時間下去鑽研與經營,這些時間成本與心思成本真的划算嗎?

小弟深深覺得,買房子真的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情;
那些時間小弟可以拿去思考生意該如何進行,或者學習如何理財(端看個人需求),
當然,研究房價也無可厚非,但是機緣卻是無法人力操控的....。

如果以差額兩百萬來講,順其自然下能省則省,
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時候,小弟可能就會屈就於高房價之上吧...Orz。

火神大大 wrote:
2.如果查不到任何資訊,那就6折開始談,1200萬,看自己喜愛的程度在哪邊,沒法談,那就算,
如果真的很喜歡,GOOD!!
很抱歉我還是不會自己回頭再去談,因為一回頭已是百年身,手腳被人看破,對方知道你喜歡啦,
我找我表弟、表妹、姑姑、阿姨、路人甲去重新假裝談,8折再談看看。

如果八折來講,價差約四百萬...,小弟會選擇跟火神大一樣跟它耗時間!

所以小弟想藉此跟火神大請教,在多少時間成本與心力成本下,能夠接受多少的跌幅與成交價?
或許,這是火神大能突破盲點的地方(或者小弟「覺得」是火神大的盲點XDD。)

當然,火神大如果已有定論,就當小的沒講過XDDD。
補充一下樓主的數據

去年十月左右大約是34000間


一、591賣屋數量變化
2012年12月份左右
總體委賣量46124間房屋要出賣
法拍屋300間

2013年4月5日
總體委賣量60699間房屋要出賣
發拍屋數量接近增加一倍560間

2013年7月
總體委賣量???
法拍屋數量???

singerfeng wrote:
正義 少子化後卻連桃園受薪都買不起時(


老實跟你說,桃園整體房價要受薪階級買不起,不可能。
我家在桃園有地也有房,桃園過去幾十年來被炒過n次了,每次炒起來都無法持久〜
因為桃園可以蓋房的地實在太多了,光八德,中壢外圍就不知有多少〜把台北鬧區整個塞進來搞不好都還有剩。現在很多開到四五十天價的地段〜絕對撐不了多久。


逛到這裡感覺還蠻好的, 問題不在多空, 而在據理. 或許相同的數據會有不同的解讀, 這是投資市場很正常的現象, 否則市場早就一面倒, 根本不須要分析了.
自己在資本市場以小小的資金打滾了也十幾年了,賺賠就不細說了,幸運的是還過得去. 想起以前年輕氣盛, 自以為是的衝進衝出, 到現在年老力衰只能守株待兔, 我發現投資市場很重要的是在低基期下建立大量部位, 這是一種站在制高點的做法. 這在操作的心理上會起很大的作用, 可以比較從容去看待市場的起起伏伏.
這個想法如果套在股市與房市, 應該也是可行的. 但是這兩種商品特質畢竟還是有些不一樣, 因此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會有所不同. 簡單來講, 對大多數人來說, 可以不買股票, 但不能不買房. 因此在房市空手,對有這種觀念的人是一種精神壓迫. 而受迫做決定就是投資上蠻不利的狀態. 看到很多人在這波房價上漲中, 不知如何處理, 這是很大的精神煎熬, 所以很多看空的並不是有數據支撐, 而是心理因素. 不管對未來是否看對, 這對投資角度來看都是危險的.
但投資的數據分析難度也高, 因為整個投資市場可以說是一個大有機體, 是活的, 也就是所有的預測都充滿不確定性, 尤其當自己心中已有一個偏向不自知, 都將會有如山一般的證據可以證明. 這就是投資最大的難處. 這也造成我一開始說的守株待兔法.
講了這麼多的廢話, 提出一點點看法.
本樓樓主也算是用心,中肯,負責之人. 這無關乎看多看空. 然對引用的"小彭"之文章, 我無法反駁但提出一些各人想法.
大致歸納一下其論點: 房價高低與所謂的人口, 利率, 游資等因素無關
就個人看法並非無關, 只是長線, 中線與短線的問題
一個市場短線影響最大的是消息面與心理面, 中線就是資金面與籌碼面, 長線就是基本面.
房市中的長線應是通貨與人口, 中線應該是利率與游資, 短線當然是市場心理與消息
(不是很精準的分析,大家將就著看)
而房市就在這長中短等各個因素綜合下的結果, 不可能是毫無影響的.
舉個例來說, 倘若現在利率10%的話, 你能承受的貸款大概只剩下現在的50%, 這不可能還會是現在這種房價.
再者作者所提的銀行永遠有錢可放貸, 所以游資一直都在. 這個說法不甚正確.
銀行若未低於央行規定的存準率, 基本上都可以再放貸. 但放貸給買房者的前提是, 買房者有足夠的頭期款, 否則在多的放貸空間都無用. 因此這應該要去看M1b與M2的量. 這時台商回流的錢就看到作用了.
如果大家先放下多空問題, 換各種不同角度去看, 應該會激出更多的火花, 也會更貼近這個市場.
要人家捐1000萬,還不如自己捐1000萬而不用求於人,若這位人兄這樣做了,我們給你拍拍手,給你按個讚,說你有情有義,仁民愛物好嗎?道德經: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執,無德斯徹;天下無親,常與善人。我們畢竟不是聖人,能借親友1、20萬不用還,也不去討,已是仁至義盡了,談千萬、百萬,實在太矯情了,吾不為也。民國98年時,我家還苦哈哈的,這幾年來算是翻身了,我最感謝的就是麗水街28之1號的房子,現在是間咖啡廳吧,讓我賺些小錢有幸稍知房產魅力,差一點成了投資客,要不是這年太太被公司派到泰國當總經理,全家隨她去,我們可能現在更有錢,更富有。回來在奢侈稅前後大家拋售時花2900萬買了間附獨立平面車位的房子,被人取笑買貴了,若能便宜1、200萬就好,真是捶心肝啊。有位老者告訴我,台北市的房子2年會有10%的漲幅,若真買貴了,稍等很快就回來了,這話讓我軍心穩定。過不到2年的今年2月,樓下的投資客賣了半年,終在今年2月以3100萬,每坪接近80萬,但沒有車位,賣掉。我的房子現便宜租人每月5萬,算是自己的零用金,家用全由太太負擔,上班對我來說只是不要讓自己沒事幹,因為請了2年假實在太難熬、太無聊了。倒是要負較多一點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因為太太實在太忙了。我要奉勸各位年輕人,要買會生財、會增值的資產,且要買在好區段,一方面養房好租價錢高,要賣也較容易出脫,較易增值,這是個人一點點小經歷和感想。一個人、一個家庭要翻身也在一念之間啊!想當初要不是麗水街這房子來攪動生活,也不知道太太會否有總經理職務隨之而來之幸運。附帶麗水街的房子現在該值5、6千萬了吧!當初小賺才賣3千多萬,現在想來真可惜啊,也不勝唏噓啊!

Lookysonchang wrote:
要人家捐1000萬,...(恕刪)


我很能體會大大的感受, 因為我也因持有房地產在這幾年身家暴漲兩千萬, 也支持我可以讓我自己開公司.
所以公司一旦上軌道, 我還是會把大部份的獲利投入房地產. 尤其是身邊接觸的都是老闆級的, 那視野完全不同. 當一般人在幾百萬一千萬的算, 可知這對他們來說只是像玩具一般. 所以我一直有一個擔心, 這裡會是M型兩端拉開距離的時候. 我擔心, 一旦富有者把大部份獲利往房地產投資, 會不會造成一種循環, 也就是富有者借由一般民眾對食, 衣, 住, 行的消費, 把支付給勞動者的錢再回收回來, 而形成一種經濟奴役之現象. 其中食, 衣, 行早已是如此, 因為這些不可能自己來, 而是都要是透過消費取得, 一旦消費錢就化成富人的利潤. 現在住就是剝削的最後一層. 其實我擔心的應該說已經發生了. 因為現在,不管是買與不買, 基本上都也是把錢回歸到富人身上. 不買就永遠繳房租, 扣掉房租與生活費還有小還教育費, 有幾個人能存下退休到死的花費(沒收入還是要繳房租). 但是買房, 那幫建商打工20~30年, 請問退休吃啥? 因此幾乎都要延後退休. 而這都是富者勞役窮者以換取自身的享受.
生氣嗎? 沒用的, 想辦法自己跳脫這個循環才是對的. 只是L大我們這種是機會, 應該要用心體會無此機會的人所承受之苦楚. 畢竟我們也曾是其中一員.
當然我也能體會您的用心, 畢竟要跳脫循環不是機會而已, 更重要的是積極的心. 這要有莫大的勇氣與決心. 隨緣吧!!
火神大大 wrote:
先上來標記一下591...(恕刪)


分析的很有道理, 但是這個分析放在1年前,2年前,3年前當時來看也都很有道理...
但房價就是一路漲了過來

這種分析入裏的文章每年都看的到,"民國100年大泡沫"這本書也分析的很有道理,
還是暢銷書,但現在已經是民國102年了...
明年到底是要漲還是要跌? 到底還要等多久,真是天知道

數據的應用與解讀可以有不同方式,背景也不同. 但崩盤前的瘋狂現象應該是一樣的,
但有過房價下跌的經驗以及彭總裁前年起的的壓抑措施,目前買房並還沒有進入全民瘋狂
的現象,大家也都是驚驚買,加上經濟好轉,房價修正有可能但要大跌可能暫時不會發生!

rdcmd wrote:
我很能體會大大的感受...(恕刪)
終有經歷相當者聊表體會,真是知音世所稀啊!再說一次道德經的佳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你說得很有道理,可惜2500多年前的老子已看出倪端,真是不得不佩服。道德經:民之飢,是以上食稅之多,所以飢;民之難治,是以上之有為,所以難治;民之輕死,是以其求生之厚,所以輕死。我們社會、國家要變得如何,皆要看為政者的態度和施政方向,至於我們這些黎民百姓,只有好自為之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為政者的態度才能決定一切,至於你我的擔憂,只是庸人自擾而已。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