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55785 wrote:
開價不等於成交價,買方通常都會先開八折再來慢慢僑,成交價落於八五折左右看物件,之前開過七折...
...(恕刪)
已樓主的案子來看
此物件已經16年,每年2%折舊率來看
假設投資客買的是原屋主的成交價400萬
那麼折舊後應該只剩下272萬。加上公告地價加加減減算300萬好了。
這投資客用400萬買,算是買到高點。
再用不到3個月時間,裝潢後賣600萬
用8折開價買吧,480萬。
等於3個月最後買主要多花180萬來買,填補兩任屋主的缺口。
要嘛不是最後一隻老鼠很有錢,要嘛就是沒有數字概念。
真的用7折開價,恐怕投資客也沒這膽賣(以這案子來看)
(因為等於自己得吸收接下來的奢侈稅問題,除非那個物件的成本價更低開價更高,整個差價可以抵掉奢扯稅)
如果不會,你不覺得你講的話很好笑....賺二百多萬..如果你開價買,那個投資客就真的賺二百多萬,你有那麼蠢沒殺價買嗎?如果不會,那你覺得別人比你還蠢嗎?
所以三個月,跟二十年有什麼差別嗎??你都不會出開價...
搞不清楚狀況,,還以為自己很懂....
如果你年收只有40萬,你有能力買一台一千萬的賓利嗎??
所以這是不是能力不足的問題...這個更證明你的邏輯有問題..
沒能力買,怪東西貴...這是不是叫吃不到葡萄酸,說葡萄酸..買不起貴的東西,一點都不可恥,可恥是不知道自己沒本事買..
如果今天你女友的爸爸跟你說,希望她的對象能有一間自己的房子,跟一台車,結果你收入22K,根本沒法有,那是不是證明你能力不足,所以你做不到女友爸爸要求的條件...那這不叫能力不足賺錢不夠達成那個條件,這不叫賺錢能力不足,叫什麼?叫天妒英才嗎?時運不濟?生錯時代,投錯胎嗎?沒讓你投胎到郭台銘當兒子..
sapdo41 wrote:
嗯~~這棟樓有聞到很...(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