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老愛拿蔣經國出來說嘴但看了蔣經國的演說後 我可以肯定他要是還活著也一定被馬活活氣死蔣經國說到一句【我們拿公家的錢做人情 讓少數的人發財 我們不能夠做的】但拿公家的錢去勾結財團 跟養鐵票部隊 這不就是馬政府正在做的事?馬英九請你別再提蔣經國了 因為你根本不配!
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選舉結果是由統獨意識所決定的,因此主要政黨怠惰於政策研究,難以見到像歐洲先進國家政黨間常見的左(勞方)右(資方)政策大辯論。在這種情況下,台灣沒有以勞方利益為主的左派大黨,因此不要奢望換黨執政會有改善的機會。以現有的選民結構而言,數十年內我們很難看到對勞方權益的大幅提昇,恐怕還會更加惡化咧!
用小額捐款參選總統的候選人,人民不選-----------就怕是更慘,美國市場沒了,歐洲市場沒了,大陸市場也沒了。如果台灣沒有幾拾年來只拼政治不拼經濟,台灣應不至變成今日早年的經濟基礎被政客和台灣老百姓的拼政治給拼掉了。台灣錢淹腳目,現在終於實現肚子扁扁也要投給阿扁的願望了。
conanxu wrote:事實跟你想像的有些出...(恕刪) 看到有人又用數據想說明現任總統其實做的比以前好(即使跟小蔣比),我笑了!!我想這所謂的台灣人年均所得超過了20000美金,對比上現在台灣的經濟與人民的無感,還真是一大諷刺,除了表示貧富不均更加嚴重外,還能代表什麼??不比別的,2007年大學生起薪還有32K(私立大學),自從2008年政府的"德政"後,開始有大學生拿22K,這代表什麼?六年前在台北市一間房子一千萬就算豪宅了,現在呢?這幾年來,除了房子變貴,物價變高,經濟可有成長?然後愛比數據是嗎,我挑差距最小的報導來看,2007年新北市買房要6.6年,台北市是8.8年,2012年新北市買房要10年,台北市是16年,這樣看來,歷任總統的功過,是你的數據接近事實,還是我的??台灣人已經被政客騙的夠慘了,麻煩不要再拿這種官方數據來讓人發笑了!!
facebookAdm wrote:雖然我們是勞方,身上揹著國防役的枷鎖,出社會時月薪僅NT42000 facebookAdm wrote:最近30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很辛苦,一畢業面臨金融海嘯,現在面臨工業革命的末端,找工作已經很辛苦,不知道哪個商人,上達天聽,建議22方案,把大學畢業的起薪拉成22k,我剛畢業的時候,大學還有32k 我都看花了@@
上面大大提到GDP的看法真的是一針見血阿一個數字真正了解內涵懂得實質意義的人才有資格領導台灣不是一堆腦殘官員只看表面數字卻不了解數字組成與原因以及失真等問題那這樣不過是會寫字的豬罷了看看兩任念法律的總統就知道這世界上最會說謊的職業不就是念法律當律師的!!再來下面小嘍嘍講什麼搞個數字給他看就信以為真完全沒有分析能力只懂文字遊戲把數字當文字表面數字造假沒能力判斷數字漂亮好看就信以為真卻不知道真實意義的漂亮假像完全沒有拆項分析能力悲哀阿台灣在讓這種當總統前途黑暗阿
老一輩的台灣人民都知道,日治時代的治安是最良好的可以說是時空,背景不同也可以說統治者不把人民當人看但可悲的是禮記裡的「夜不閉戶」是由日本人來實現最近吵的很兇的蔣故統總經國先生youtube影片的確喚醒了許多人的美好回憶十大建設也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不過這是應該的因為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做為復興基地建設有其必要性但日治時代的台灣,只不過是個殖民地但,態度決定一切,以下提供參考比照1.建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淡水線、宜蘭線、屏東線、東港線路線,也收購一些民營鐵路,包括台東南線(現屬台東線一部分)、平溪線、集集線。此外還有林田山、八仙山、太平山、阿里山森林鐵路等林業鐵路。另外,官方亦曾進行北迴線、南迴線與中央山脈橫貫線以及後續路網的路線探查與規劃,但由於工程太過困難及戰爭爆發而終未執行。另外,除了官方外,民間或會社興建鐵路也相當投入,例如糖業鐵路、鹽業鐵路、礦業鐵路、輕便鐵路儘管日治時期的興建鐵路政策過去常被國民政府批評為「掠奪殖民地資源」,不過鐵道部對於台灣後世的交通與經濟發展仍有深遠的影響。尤其歷任部長如後藤新平、長谷川謹介以及當時的鐵道部官員,皆為相當稱職的技術官僚。2.建大醫院,而以公共衛生與小型衛生所為主軸的醫療體系 ※現今健保大黑洞3.蓋學校:臺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 現今十二年國教搞不定4.市區規劃,提供汽車行駛的寬敞道路、行道樹以及整齊市容 ※現今路平專案努力中5.興建發電所日月潭第一、第二發電所及萬大發電所。 ※現今核四花錢又搞不定,日本核災也搞不定6.水利建設,台灣總督府技師八田與一(1886年—1942年)以十年的光陰,創建當時東南亞最大的水庫──烏山頭水庫,有拍成卡通,也有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現今有「中科搶水案」7.海港,日本政府整建了基隆港,並花費鉅資建造高雄港,花蓮港與馬公港。8.運河日治時期亦興建數條運河供船隻通行,代表作為臺南運河。9.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方面,總督府最初僅設立農試驗講習生,之後又設立糖業講習所及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等修業半年至二年的職業講習所,用以培養缺乏的初級技術人才。雖然各地陸陸續續設立了普通中學,但總督府為了因應技術勞工的需求,仍繼續偏重職業教育。1922年,總督府公佈了第二次《台灣教育令》,將職業學校分為農、工、商三個科別。總督府所設立的學校以二年制的職業補習學校為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修業期限改為四年,並且將所有職業學校改為州立,這使得台灣的基層技術人不再匱乏。※現今有職訓局,還有勞委會提供失業補助,還有勞保破產10其它的請直接參照維基百科,以上為維基百科資料參考就連臺灣總督府都延用至今…除了「掠奪殖民地資源」之外是否也留下了發人深省的態度呢?
我舉幾個最實際的例子來拋磚引玉激發一下大家對台灣的看法日本人都是把最好的留在國內把次好的銷往國外,台灣呢?韓國人都是愛用國貨,所以才能造就他們的民族產業能具備與國外大企業的競爭能力,台灣呢?htc在韓國根本賣不動,三星卻在台灣賣得嚇嚇叫,是htc不好還是台灣人的民族性有問題?htc其實做得也不比三星差,差也只差在行銷真的沒有比三星強裕隆在國內被嫌到流沫,但是他做得也不比韓國的現代差,請問台灣人又多少支持了自己的產業呢?這是個惡性循環,商人越是在國內賺不到錢,就越是不會重視國內的市場,結果會是甚麼大家自己想想看吧
別人不好,是別人的問題政府不好,也是國民選出來的怨不得別人過生活的方式百百種不是只有過著奢侈富裕的生活模式就是所謂的"幸福"...我沒有富爸爸但我也不會抱怨什麼沒說很富有我也可以過得很開心希望台灣好的方式不是抱怨而是靠自己本身開始做不需要說了一堆主觀理由然後跑到大陸與世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