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台北人為何沒有勇氣享受人生?

tododi wrote:
看了好幾個發言果然是...(恕刪)


看到這些發言
又何必在意?
也有好幾篇很中肯的發言呀

我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
如果可以找到目前薪水8成的工作
我也想住南部或東部
CWC20030205 wrote:
這我還挺了解的,要用兩種角度來看這個議題:

1.無論是否本來就住台北市,目前只剩下一棟房子其他收入很差的人,這種人才會有可能碰觸到樓主的想法觀念

2.有更多的台北人,是除了擁有一棟以上的房子之外,本身的經濟狀況已經很不錯了,足以應付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一樣都是收入足以過著不錯的物質生活的前提下,幹麻要賣掉台北的房子


另外,住台北好嗎?

老實說,有兩種完全分歧的見解:

一個是說台北步調快,馬路上人車擁擠,要去中南部享受步調慢甚至是田園的生活,才是享受人生

但另一個大多數人認同的見解是,台北有非常方便的捷運和商圈,以及很多文化藝術科學展覽,這些東西的資源很多很豐富,去外縣市,這些東西就少了,雖然有錢能買得到,但是沒那個環境讓你很方便接觸這些豐富的資訊!! 有很多朋友就是已經習慣了這種資源,離不開了
台北是設計成讓社會中中上階層經濟能力的人,很適合他們生活的一個城市

比如說個很邊緣的例子,回憶一下,你在台北市有常看到大貨車和砂石車嗎?
你生活的地方不希望門前有大貨車和砂石車開過去對吧!!

台北市跟外縣市不一樣,是管制大貨車進入的
也就是說,台北市基礎建設需要砂石車時,好,我批准讓你進來
當這個砂石車不是台北要用的,拍謝!! 請繞外縣市,所以你住外縣市的,大車弄得整天塵土飛揚聲音隆隆,卻不是為了建設你家附近

這些無數的小例子,反過來看,就是台北市居民間接得到的資源

這些邊緣的例子,要實際上住過,才能真正比較得出來

除非你是苦命的打拼人,住台北整天都在工作沒時間生活
否則,台北市超豐富的資源,是蠻適合住人的


政府的住宅政策,也不應該是把房價壓低或是便宜賣外縣市的房子吸引人去住
市場機制自然會分配價格

正確的作法應該是,把資源平均分配

讓台北市和外縣市的居住資源條件拉成接近地水準,這樣不用管啥房價,自然人口流動意願高,房價就平均了
...(恕刪)

+1

一針見血

真的想享受休閒生活
原本住台北
搬去桃園縣就行了
何必那麼遠跑去中南部

台北市真的不錯
市容跟環境真的跟其他縣市有差(跟一橋之隔的新北市就差很多了 更不用說其他縣市了)
這不是甚麼天龍不天龍
這就是實際(一個新北市住了三十幾年台北市跑了二十幾年人的看法)

我很慶幸, 爸媽住台北縣 ..

看著我週遭的同事, 很多都是租房子的 ...
為什麼租房子, 不買房子呢?
因為租房子的前題下, 很難存到錢 ...

而我, 因為住家裡,
可以在大學畢業退伍後 , 從1個月22k起 ..
在父母沒直接金援下(跟父母同住算間接) ...
30歲前, 第一次存到100萬,買下中和第一間400萬公寓房子, 加8成的貸款 ...
35歲前, 把房貸付清 ...
40歲前, 第二次存到100萬, 買下中和第二間房準備理財退休用 ..

而我的同事, 出社會10年了, 還在租房子, 還結不了婚 ...

我算是個40歲的台北縣人 ...
原生家庭連小康都稱不上, 父親是退休警衛, 母親是退休清潔工
我大學在台南唸, 連工讀的機會都很難找 ...休學時, 理由填的是"貧窮",

我出社會後人生享受的很好啊 ...
每年至少帶老婆與4歲小孩出國2,3次, 每週末都出去走走 ..

再過20年, 我退休了,手頭上應該有5間房了, 小孩成家了 ...
我也希望不要離我的小孩太遠, 希望每週能見見他 ...
這樣算不算享受人生的台北人呢?

gcnet wrote:
我很慶幸, 爸媽住台北縣 ..

看著我週遭的同事, 很多都是租房子的 ...
為什麼租房子, 不買房子呢?
因為租房子的前題下, 很難存到錢 ...

而我, 因為住家裡,
可以在大學畢業退伍後 , 從1個月22k起 ..
在父母沒直接金援下(跟父母同住算間接) ...
30歲前, 第一次存到100萬,買下中和第一間400萬公寓房子, 加8成的貸款 ...
35歲前, 把房貸付清 ...
40歲前, 第二次存到100萬, 買下中和第二間房準備理財退休用 ..

而我的同事, 出社會10年了, 還在租房子, 還結不了婚 ...

我算是個40歲的台北縣人 ...
原生家庭連小康都稱不上, 父親是退休警衛, 母親是退休清潔工
我大學在台南唸, 連工讀的機會都很難找 ...休學時, 理由填的是"貧窮",

我出社會後人生享受的很好啊 ...
每年至少帶老婆與4歲小孩出國2,3次, 每週末都出去走走 ..

再過20年, 我退休了,手頭上應該有5間房了, 小孩成家了 ...
我也希望不要離我的小孩太遠, 希望每週能見見他 ...
這樣算不算享受人生的台北人呢?

...(恕刪)


很厲害噢你



真的享受自己要的人生才是真正享受人生
tory0523 wrote:
我當然知道啊無奈南部...(恕刪)


呵..我是台北市換成彰化縣.
不過我還是覺得退休後到台北養老是不錯的選擇.畢竟交通方便阿.(彰化)等你老囉還常自己開車嗎.坐個公車有時等個20~30分都沒車.大型醫院離的也蠻遠的.難道都坐計程車嗎..住台北相對到那裡交通都很方便.各種交通工具幾乎都有到台北的或是由台北發出的.以版主所言.或許到中南部消費會比較低...

ps.我是1~20歲住台北.20~目前.在彰化打拼.所以.以上是我的選擇.哈哈
gcnet wrote:
我很慶幸, 爸媽住台北縣 ..

看著我週遭的同事, 很多都是租房子的 ...
為什麼租房子, 不買房子呢?
因為租房子的前題下, 很難存到錢 ...

而我, 因為住家裡,
可以在大學畢業退伍後 , 從1個月22k起 ..
在父母沒直接金援下(跟父母同住算間接) ...
30歲前, 第一次存到100萬,買下中和第一間400萬公寓房子, 加8成的貸款 ...
35歲前, 把房貸付清 ...
40歲前, 第二次存到100萬, 買下中和第二間房準備理財退休用 ..

而我的同事, 出社會10年了, 還在租房子, 還結不了婚 ...

我算是個40歲的台北縣人 ...
原生家庭連小康都稱不上, 父親是退休警衛, 母親是退休清潔工
我大學在台南唸, 連工讀的機會都很難找 ...休學時, 理由填的是"貧窮",

我出社會後人生享受的很好啊 ...
每年至少帶老婆與4歲小孩出國2,3次, 每週末都出去走走 ..

再過20年, 我退休了,手頭上應該有5間房了, 小孩成家了 ...
我也希望不要離我的小孩太遠, 希望每週能見見他 ...
這樣算不算享受人生的台北人呢?

...(恕刪)

不好意思
好奇請教一下幾個問題

1
你說是你同事
也就是說他的收入跟你一樣嗎?

2
你跟他的差別就在於
他在外租房子
你住在家裡嗎?

還有
結婚之後你老婆也有收入嗎?

假設
個人收入一樣
只差在一個住家裡一個租房
結果
一個可以買五間房
一個都買不起房
怎麼會差距那麼大?

租房子一個月多一萬開銷(房租)
買房子一個月多兩萬開銷(房貸)
怎麼看都是買房子前面會比較累

你第一間房400萬8成貸款
也就是320萬貸款
五年還完
也就是一年還64萬
等於一個月要還5萬多的房貸
一個月可以還5萬多的房貸
你的收入最少是七八萬以上吧
你同事如果跟你一樣
沒道理他租房不買房又買不起房阿
他又沒結婚一個人吃全家飽(不過他應該也少了老婆一起打拼賺 除非你的老婆是全職家庭主婦)
除非他其他的消費很高(賭博 投資 高消費)

兩個收入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消費習慣不同的人很難放在一起比的


為什麼到中南才能享受人生?
只會抱怨與羨慕他人是無法享受人生的。

該用戶已被屏蔽 wrote:
為什麼到中南才能享受人生?
只會抱怨與羨慕他人是無法享受人生的。...(恕刪)

沒錯
做自己最重要
在不傷害其他人的前提下
根本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

住哪裡
有差嗎?
一樣是三餐飯一張床
時候到了都要回去阿

yu.shin wrote:
原來搬出去的是次等人...(恕刪)


和大大一樣,我比較喜歡中部

我另一位親戚住美國也是喜歡中部

好像住過國外的人比較喜歡中部的天氣和中部剛剛好的繁榮

黑色小老虎 wrote:
台北房價高成這付鬼樣 很大一部份原因是要用來"傳家"
幫不了小孩功成名就
起碼可以讓小孩可以在台北有個瓦遮頭的地方 就是那麼簡單= =
(恕刪)


正解~
能幫小孩不被洗出台北市
就只能如此~

享受人生
美國也可以呀~

很多人是台北市,美國有多"棟"(不是"間"或"層")房子的!
很多在地的台北人
爺爺留土地與房子給爸爸
爸爸也有打拼再加一些土地與房子給兒子

然後爺爺與爸爸都在美國享受人生
以後就輪到兒子去美國了

反正美國也有房子~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