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乖乖333 wrote:事實不就擺在眼前,機...(恕刪) 其實機械車位說真的故障率不算高,而且他很耐用..至少我們這社區的是,而且24小時報修,人馬上到,至於維修費的問題應在管委會時就要說明,平面與機械 管理費是不一樣的機械車位會多收...我有算過多收的錢等20年後真的不行換都有餘...
根據 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淹水的責任在於管理疏失或是排水設計不當 可以向管理委員會求償!!也可以向該建設公司求償機械停車位的維修,個人認為應該由管理委員會和建商共同負擔!!!!!!!!!!!!!!!!!!!!
yungtechen wrote:套用一句我同事上次與管委會的磨擦"繳管理費養那群流氓"箇中原由我想很多人都能體會 說真的,管委會委員有支領薪水嗎?我們社區是沒有的,有沒有人要當...當然是少的..大家都不想浪費時間去開會,或是去參與管委會,卻只會指責管委會不盡責,這...
明明很多地方都比機械車位的華廈好住也更人性化,這又關 何不食肉糜 何事呢?傻傻地被人圈住生活空間視野的人,絕大多數真的是豢養的那個那個而已啊,市區很多人騎車開車技術都不佳,常常叭來叭去的,那就是都擠在一起龜的後果啊,還有辦個活動連走路都會塞住,到底是什麼生活品質可以讓人如此無智地廖落去,市區的路很多都爛到爆,這就是傳說中的建設了????不會吧,平面車位多的華廈很多視野採光都好很多啦,幹嘛那麼小家子氣住那種大樓林立又像鳥籠的地方,空氣也很差會一直過敏耶,機械車位就是沒啥鳥用,怎麼會弄出這種產品,讓一塊地塞進那麼多人,超出環境負荷呢,精英幹出這種事還叫精英嗎?違反大自然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你看機械車位動不動又壞了,一堆人又在吵說誰該負責維修出錢到底,產生了糾紛這就是亂象了機械車位隨便淹個水就鳥掉了,還是平面車位最自然最沒問題啦,別妄想在一塊土地上塞更多人來產生好熱鬧升值的假象,問題一大堆.法院很忙的.實在不太想管這種傻呼事,人多的地方別再傻傻去了
車位不是有產權嗎? 怎變成是長期租約權? 權狀不是都會把車位加進去坪數?就算是租約權..我買平面車位70萬 一棟大樓60年壽限..一個月剛好1000元.怎算都是買的划算..上禮拜 我家社區也遇到一個情形..防水閘門阻起來..有人要開車出去.不讓出.還破口大罵車道警衛..結果 警衛開閘門了..結果水淹下來了..結果累死清潔歐巴桑...地下3樓可慘了..雖然沒淹很深..但是混濁臭味難聞..會昏倒..
我個人目前居住的大樓,本月份也"公投"(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及投票)將機械車位之管理費"專款專用",因為附近的一棟大樓,也為了機械車位維修費是否由管理支出而告上法院,最後法院判決機械車位屬私有產權,須由所有權人自行維修,不得叫管委會用大樓的基金去支出,因為沒有車位的住戶也很多,大樓的基金他們也有份,但他們無法使用機械車位,所以不能叫他們負擔,這也是為什麼當機械車位主人要求管委會出資維修時,無車位之住戶告上法院的原因法院的判決是該大樓須將歷年來機械車位所繳交的管理費分離出來,然後由機械車位的所有權人開會決議是否由該筆費用支出以上供參考
以我們社區為例,全部車位將近200個中,機械車位約15個左右,當初買房的時後因為沒什麼選擇,剛好就買到配機械車位的一戶,以車位價格來說,機械車位的是比平面的便宜了40萬左右,如果以一個月機械車位要多繳900元管理費來看,這價差可以繳37年,當然附平面車位的房子在轉賣時可能有不錯的附加價值是不可否認,
我之前也是機械停車位當初我家大樓淹水地下室全軍覆沒但當時是由大樓基金全盤支付的可是我們每月的管理費裡分為"管理費"與"停車位管理費"但都總和為大樓基金大樓裡也又少數的平面停車位但沒有人異議至於補助款當初政府是說這屬公共用地所以不個別賠償至於大樓有沒有賠償就不清楚了
有您真好 wrote:前一陣子淹水 本社區...(恕刪) 想請問樓主幾個問題,機械停車位所屬是否是社區設備?你使用該停車位有沒有繳納租金?如果有,那你是以承租方式來使用該項設備,該項設備出租人於設備損壞理當修復況且損壞原因非人為因素,不應該由承租人來承擔修復費用也就是說,誰弄壞誰賠,如果是因為大樓水倒灌造成設備損壞理當油社區經費來處理又不是你弄壞也不是你的設備,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不應該由你出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