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zando wrote:老實說,有實力的投資客是整團行動有完整的分工和產業鏈的
房價是炒房團推高的,不是散戶推高的,你連這麼簡單的事實都能視而不見我是覺得非常訝異
台灣之前放款浮濫跟美國歐豬也不會差太多,甚至更猛,不然很多人頭戶沒收入怎麼能貸的到錢,很多估價比巿價還高,還有寬限期等等,也是放款這麼浮濫才有辦法造就台灣世界級的空屋率。
cazando wrote:
我們的政府如果跟美國和歐豬一樣放款浮濫的話,那我就建議大家該注意巨大泡沫了,但現在顯然不是這樣(恕刪)
cazando wrote:老實說,有實力的投資客是整團行動有完整的分工和產業鏈的
房價是炒房團推高的,不是散戶推高的,你連這麼簡單的事實都能視而不見我是覺得非常訝異
cazando wrote:
我們的政府如果跟美國和歐豬一樣放款浮濫的話,那我就建議大家該注意巨大泡沫了,但現在顯然不是這樣(恕刪)
科瑞岱爾 wrote:
幾個大家公認口袋深或是你說有實力的投資客都借了一大堆,槓桿比率拉很高,這種不是全付現的,不能算是有實力,只能說敢借而以。接下來就看怎麼還
...(恕刪)
科瑞岱爾 wrote:
台灣之前放款浮濫跟美國歐豬也不會差太多,甚至更猛,不然很多人頭戶沒收入怎麼能貸的到錢,很多估價比巿價還高,還有寬限期等等,也是放款這麼浮濫才有辦法造就台灣世界級的空屋率。
...(恕刪)
cazando wrote:
甚麼觀念啊你,怎麼亂...(恕刪)
科瑞岱爾 wrote:
找了相關國家空屋率資...(恕刪)
cazando wrote:
甚麼觀念啊你,怎麼亂比一通呢?我懷疑你到底懂不懂得甚麼叫投資
我就怕你連借錢的實力都沒有.........能向銀行低利借到很多錢就是一種實力,槓桿拉得高只是他要用風險去換利潤而已,你只有一萬塊也可以把槓桿放到最大呀!問題是人家有實力借到幾千萬幾億來操作,你能借到多少呢?這就是實力啦
你想買房?先把自己的信用給做起來好不好?不需要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鴻海集團要說的話也是負債累累的,照你的標準來看鴻海就是沒有實力的囉?奇美電跟友達更是垃圾了吧?
做生意借貸是稀鬆平常,要是你借錢成本只要付兩趴利息,放到澳洲定存卻能有五趴的利息收入(當然還要考慮匯損的問題,為避免增加複雜性在此不計),你借不借?套利啊大哥,不是笨蛋應該都是有多少借多少了吧?不然你以為熱錢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