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彭老害慘換屋族.....

Bear4212 wrote:
下一個被大陸收購的車商就是法拉利...(恕刪)

國家會破產..公司多少會受影響..
但是有競爭力的公司..影響有限..
除非..法拉利失去原有的產品價值..公司銷售不如預期..入不敷出..
否則..要看到法拉利被大陸收購..機率不大..

回到樓主主題..
就像前面網友說的..是投資客害慘真正有需要的購屋者..
不是央行害慘換屋族..

假如..老彭要被批評..
應該是長期低利政策+投資客行為..造成高房價與炒風..
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如提高利率..
不過..現在提高利率..已經買貴的房貸族該怎辦?
難解..說甚麼都遲了..
早知有今日..何不放棄那長期低利政策..
按照彭老的辦法,炒房的人慘了,因為房價會跌。但換屋族可好了。
所以彭老先以1000萬賣掉,拿100萬租房,半年後,再以一千萬買半年前值1500萬的大房子。

爽啊!!!

換屋族,趕快賣掉現屋,租房去,一年半載後就可原價換大房了。

換屋族感謝彭老,五體膜拜!
央行:未實施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804312
以後要買雙北的房子難度更大了.
以後天龍國要更天龍國了.

感覺像是鼓勵大家,現在趕快去買雙北市的房子吧,以後更難買了!!!
政府的政策,真的是讓我猜不透啊!!!

異鄉苦工 wrote:
真的啊那你也說小聲點...(恕刪)

你應該是01最大聲的了!不要太驕傲啊!

lienly2 wrote:
good job!還...(恕刪)


換屋族擁有四成的資金是很過分的要求嗎? 板上不是一堆人說有多少本事就買多少的房子? 怎麼現在又在怪成數不夠? 換屋族是買兩年就要換得話,當然有四成的資金難度較高,但是有多少換屋族兩年就要換屋??
兩年就要換屋,不如租算了,光裝潢可能就損失很多了!
樓主您的資訊嚴重錯誤喔

在央行發出澄清稿前
原來的媒體新聞(如下)
1.本來的新聞版本是
為怕老屋"新貸"炒作房地產 所以新屋貸款的使用額度必須考量老屋增貸部分
原新聞並不是說新舊屋原始貸款共用額度
2.造原來的管制方法 個人是認為合理的
因為不影響原本的貸款 與新貸款的額度
但是卻有效防止炒作
3.但在樓主加油添醋的版本下
好像對戶屋族非常不利 因為新舊屋貸款額度合併計入新屋額度
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不但嚴重低估資產價值
而且容易引起貸款人的換屋恐慌
也違反民法規定擔保物價值足夠 銀行不得另行要求提供擔保或者限制貸款成數的精神

綜上,央行也發出新聞稿澄清了
而樓主在不動產版也算是蠻資深的鄉民
不應該望文生義 自行添加不實報導
希望更正資訊 以正視聽




------------------------------
央行重擊炒房/舊屋增貸買房 合併限貸6成 2012-05-30 (轉自自由時報)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房市「炒」風再起,中央銀行再度揮出重拳打擊炒房,近期發函全體銀行,要求清查「舊屋增貸」的資金流向,若資金用途不符規定,銀行就可以強制收回,此舉視同緊縮投資客再融資管道,大幅增加炒房成本。
建商主打「買房抗通膨」策略奏效,四月房市買氣回溫,擔心原本回穩的房市再度被炒作,央行現在除加強管控特定地區(台北市及新北市十三區)第二戶房貸成數,同時聚焦投資客原本擁有的第一戶房貸。
銀行須請借款人切結資金用途
當民眾要以第一戶房貸增貸時,央行要求銀行,應先請借款人切結資金用途及違約效果,增貸資金若是用於購置管控區內住宅,仍須符合第二戶房貸成數最高六成的規定;若違反約定,銀行就能強制收回超過上限部分的資金,且民眾還要賠償違約金。
舉例來說,名下已有一戶以上房貸的民眾,若要再購置台北市價值一千萬元房屋,最終只申請到五百萬元貸款,就算第一戶房貸還有增貸二百萬元空間,但礙於規定,增貸額度最高只有一百萬元,兩者合計六百萬元,即新屋鑑價的六成,民眾仍須準備四百萬元自備款。
舊屋增貸撥款一年內 落實查核
央行要求各銀行,對於舊屋增貸撥款後一年內,應確實查核,以落實風險控管及相關規定;此外,央行也對管控區內第二棟房貸更從嚴規範。
雖然民眾表明第二戶房貸是要「自住」而非投資,並辦理「房貸壽險」及躉繳保費融資,不過,只要房貸成數達六成上限,就不能再以房屋為擔保品增貸,民眾必須轉從信用貸款著手。
行庫主管表示,雖然央行打擊炒房的立意良善,但既然民眾辦理房貸壽險,很明顯就是為了自住,且保險後借款人與銀行均可受到保障,所以躉繳保費融資應該排除在房貸的六成上限外。
央行解釋,只要是在管控區內的第二戶房貸,就必須受沒有寬限期、房貸成數最高六成,以及不得另以修繕、周轉金或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貸款金額,所以借款人辦理人身保險貸款,屬於「其他貸款名目」額外增加的貸款,應受限制。
彭老的職責又不是讓你買得起房子
他只要維持整體金融風險控管就可以
為何目前要管制
答案很明顯了
因為整體房地產風險水位已經高到一個程度了
怪央行怪彭老
怎沒去怪黑心建商跟那些無良投機客?
以過去現今歐美金融風暴看,
罪魁禍首都是房地產,
經濟成長靠房地產是一件容易辦到但泡沫嚴重,
2008美國,現今西豬5國,都是房地產大跌的影響所致,
台灣房價還在高點,台灣金融問題還沒出現,台灣考驗還在後頭..

政府打不打房? 差別只在金融危機何時出現而已,
沒錢沒房的人也不用高興,金融危機出現,你會更買不起房,
失去工作的人會更多,銀行 建商 公司 個人都會面臨大問題,
那時不會有人在談房價問題,銀行 公司的爛尾如何收才是真考驗!!

最後,就看這種金融危機如何收場了...未來沒人知道!!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