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實價登錄後,會不會天天都有人去房仲店面翻桌子?


cage9999 wrote:
哪裡??台北我不熟大...

每年上漲30%的話,豈不是兩年出頭就翻倍?

太誇大了吧

(恕刪)


小弟講的不是台北區域唷,而且不是考慮複利!
就我觀察的某個北部區域,這四年的開價就真的要翻倍了 (11W/P->13.5W/P->17.5W/P->22W/P)
而漲最多的就是這幾個北市週邊區域至新竹這個區塊,這四年應該差不多也是這種成長方式唷!

但是別失焦了,小弟講的是人性問題!就如同先前說的,消費者不是傻子,有什麼人會在有辦法繳較低的稅額的狀況下去繳高稅額呢? 所以屆時,越接近眾多屋主申報的房價原形的二手屋價格,才會越貼近實際上成交的價格,這就是人性!而新成屋也會因為中古屋修正跟著修正,總不可能新成屋的價格是間10年中古屋價格的200%到300%吧? 當然豪宅商辦除外!

重點在於,要是實價課稅確定上路,你是義務納稅人時,你要照目前市場開價來申報房屋稅嗎? 還是依據當初你取得較低價的成本申報? 若是後者,那麼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看到房價原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會買單目前市場開價的價格!
重點是就是會有人信,不然現在房價不會這麼誇張,
我相信現在很多地方的價格早在五年前沒人會相信現在的價格會變這樣,
因為相信的話,你、我都變有錢人了。

仲介除了你說的那句還會加一句,我們昨天才剛成交1980萬一戶,
現在剛好遇到急賣的屋主,只要賣你1950萬就好,
但是你不要跟別人說,也不能到網路上亂說喔!!!
仲介通常不會只說一句話好嗎?當然也不可能一句話就說服人拿幾千萬來買房子。


所以實價登錄這時候就有用了,
你就可以回仲介那有,明明才賣1000萬或是我上內政部查沒有這筆交易紀錄啊???
當然仲介不會笨到實價登錄後還說這個查的到的爛話術...

你想仲介還能有何話術讓買方加價買??
所以他們到時候會傾向說服賣家降價的話術會比較多!!



lilice wrote:
你說的我都同意..
好奇問一句...難道現在買屋賣屋不是這樣嗎?

房仲說:文山好山好水.是信義區後花園.信義快15分鐘.價格只有信義區一半..
要你拿2000萬出來...你就信了嗎?

今天政府出來作東叫大家實價登入..當然是好事..有利房價透明化
不過期待房價會因一個實價登入跌多少..我倒是不敢想
等大家習慣這套模式之後..一樣是愛開高的開高.愛殺低的殺低..

房價有波動性..漲多自然會回跌..想買低點再等等吧..會有的

Sunnision wrote:
人性問題!


我不反對
但是我認為看一個區域之房價,不應該只拿最飆漲的三五年來說,也不能忽略複利的問題。

同樣一筆資金,放銀行定存,雖然利率1趴多,但你放著利滾利也是複利計算。
一筆資金放房地產(投報率)當然也要考量複利。

好,就用你極端例子四年翻倍,挖養房一年 25%!好爽!

不能這樣算吧!
正確應該是每年平均投報率 18.xx趴,不是25趴。

確實18也很高啦,但你不能說他是25。

況且僅用飆漲的那幾年不很公允。
我認為時間拉長八年十年比較公平。
先問一下好,實價登錄有沒有辦法解決假合約的問題,
假如有的話,房市的新建案人氣至少跌一半以上。

kennychu123 wrote:
先問一下好,實價登錄有沒有辦法解決假合約的問題,
假如有的話,房市的新建案人氣至少跌一半以上。


有,雖然現在沒有說明要實施實價課稅,但這想像性很大.

以自住客來說,做假合約一個誘因是可以減少自備款,例如1000萬只能貸700萬,他就加到1200萬能貸到840萬.

但如果有那可能性,你未來課稅的額度要自動加上200萬,我想,沒有多少自住客會短視近利到這種程度,就我個人來說,我不會去冒那個險.

實價登錄好像是"區段"顯示,所以你查不到實際成交的是"那一戶",當然,如果當地物件少,做一點功課,還是可以查出是那一戶的售價.

所以個人認為,後面"實價課稅"的可能性,會比現在實價登錄對房價影响更大.
arvin661106 wrote:
重點是就是會有人信,不然現在房價不會這麼誇張,



信了..買貴了嗎?
不信的..賺到便宜了嗎?

現在漲成這樣..接下來就是跌..有錢的等著收就好
只有怕房價還是一直往上漲的人才寄望於實價登錄..真等到跌了..又會變成看跌不敢下手


嚴重的話是詐欺與偽造文書,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此為業者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輕一點也會犯到刑法214條致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明知為不實之事項,
而使公務員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

所以應該不會有人為了這點錢去做這些事吧....
應該啦...


kennychu123 wrote:
先問一下好,實價登錄有沒有辦法解決假合約的問題,
假如有的話,房市的新建案人氣至少跌一半以上。
msiwilliam wrote:
有,雖然現在沒...(恕刪)

可是我一點也不相信政府會實價課稅,
尤其是對自住的,
因為你沒有實際想過實價課稅的差距,
就拿一千萬的五年房子好,
假設房屋現值是200萬,地段率170%,折舊率95%,
房屋稅要繳32300,地價是800萬*2/1000就是16000,
這樣就是48300了,跟現行的稅差了可是好幾倍,
更別說兩三千萬的台北市房子了,
請問藍營在台北市的票多不多,
這還都是保守計算的,更何況非自住的不就更慘了,
所以一定還是很多人不怕的,
因為就賭政府不敢給我加稅,
而且作個假合約多那幾千塊的稅對照貸款的結果誰都知道要選哪一個有利了。
msiwilliam wrote:
有,雖然現在沒...(恕刪)

可是我一點也不相信政府會實價課稅,
尤其是對自住的,
因為你沒有實際想過實價課稅的差距,
就拿一千萬的五年房子好,
假設房屋現值是200萬,地段率170%,折舊率95%,
房屋稅要繳32300,地價是800萬*2/1000就是16000,
這樣就是48300了,跟現行的稅差了可是好幾倍,
更別說兩三千萬的台北市房子了,
請問藍營在台北市的票多不多,
這還都是保守計算的,更何況非自住的不就更慘了,
所以一定還是很多人不怕的,
因為就賭政府不敢給我加稅,
而且作個假合約多那幾千塊的稅對照貸款的結果誰都知道要選哪一個有利了。
arvin661106 wrote:
嚴重的話是詐...(恕刪)

是嗎?
那為何還是很多人買新屋用假合約超貸呢?
難道這就沒違法嗎?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