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地球 wrote:
我覺的你的問題很大,目前房價正高,本文當然很清楚說明了是已經買在高點的人,如果薪水不足以支撐,將會造成「小孩教育更會M型化」,這是一點矛盾也沒有。
現在房仲利用錢的優勢,大大說明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這就像當初銀行廣告「借錢是高尚的事」一樣,只為了洗腦年青人涉市未深快點背房貸。個人認為,年青人不應目前入房,而是將錢投資自已專業,或存起來等房價跌,千萬別變成屋奴影響下一代。
如果房貸沒影響,我認識一堆學貸學生,九成家中有房貸,你跟我說沒有直接關系~~~我只能笑現在工作做昏了。...(恕刪)
呵呵...您的想法更怪異,光是"買在高點,薪水不足以支撐"這件事,
就已經表示自己已經做出了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請問這要怪誰?
總不能去買了保時捷,然後又說薪水不足以支撐車貸,所以是車價太高的問題?
別忘了,房子可以買郊區,車子也可以買國產車,任何事都要量力而為.
另外,雖說現在一堆人喊著以後不小孩會越來越少,但我家這邊這次國中入學,
除了有"房屋權狀"這種已購屋的一定擁有就讀權利之外,另外就需要有"租賃六年"以上之證明.
所以?用租的記得租久一點,別亂搬家,要不不就是又更影響到小孩就學的權利?
房價高?其實除了學區或是台北市中心區之外,其他地方並沒有高到那樣的程度,
年輕人不應目前入房?其實要取決於他想要的房子是啥,畢竟很少人能"一次到位",
如果一味看的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房子?到頭來不是負擔沉重,要不就是需要犧牲其他.
另外,您說一堆學貸學生九成家中有房貸是吧?這...我辦公室中同事也是九成以上自己有房貸啊,
這又怎說?也就是說,若以我周邊來說,沒有學貸學生的家庭也是九成以上自己有房貸.
數據會說話,但,如何解釋那就是另一門學問.一場presentation講完,就是在說服人家相信我的邏輯,
但,其實同一份數據也可以做其他的解讀,就看主講者要怎麼推囉.
另外再簡單回推,沒記錯的話能學貸至少要是大專院校以上了吧?
也就是說您口中的那些學貸學生就算十歲時家中才買房子...您覺得若是位於台北市的話,現在該是幾倍價格了?
更別提到現在房貸每月繳款金額本金利息也下降不少了,況且當初能負擔,有何道理現在卻沒辦法負擔?
簡單想,極有可能是用學貸來取得一小筆免費資金來運用,反正在學生有賺錢能力前不需償還,
所以這招多聰明啊,先拿不用利息的錢來"套利",就算先拿去還貸款,幾年能省下多少利息?
這就是當年有18%的年代,那些軍公教人員就算有錢也不先還貸款,寧願拿去存到最大額度再說.
運用"利差"來套利,這樣才是聰明的手段啊....
老話一句,啥都怪到房價,實際上並不太正確,要我說的話正解應該是台灣薪資水準其實這幾年並沒有上漲,
除了"基本薪資"看似一直調漲之外,但這種調整對我們都屬"無感",畢竟有多少人真的領"基本薪資"?
而那些高喊著研發中心不外移的愛呆丸企業,廢話,要我也不外移,
台灣研發人才忠誠度高,turn over rate低,耐操又好用,加班到半夜也可以,連薪資都比大陸低,
有誰會想要外移?你知道現在台灣一些上班族接到的"獵人頭"電話中,有多少是大陸公司打過來的?
所以現在反倒是台灣一些中高階主管開始外移到大陸公司去囉....
另外,我不需要接到您的PM,畢竟想法大不同,您的說法不可能說服我. Thanks.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