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自刪


冷眼看地球 wrote:
從空屋率來看,目前投.

值得注意的是新北市,其空屋數與空屋率從2000年22萬戶的17.4%,跳升到2010年的33萬戶,空屋率上升約5%,達到22.1%,等於是每四點五棟房子就有一棟空屋。

如果大家對33萬戶沒有概念的話,那我提出一個簡單的對比數字,三峽北大特區的總戶數只有1.2萬戶,新莊區人口總戶數不過十萬戶,林口人口還不到三萬戶,33萬戶空屋就算免費送給三峽、林口與新莊的人,還剩下二十多萬戶的空屋呢!..(恕刪)


北大 是建商造出來的 夢 ..

多美好的品質 ..

但是 政府該做的應該是 , 當新地區 人多時 ..學校 交通要跟上

否則 每天 浪費在通勤上

不如買到台北市去 ..

今天如果 "交通夠發達" , 讓新北市 台北 合成雙北市 .
不是更好嗎 ..

偏偏 建商都會編夢 .

新竹竹北 關埔 都一堆新戶口 , 但學校 交通有跟上嗎 ??

冷眼看地球 wrote:
從空屋率來看,目前投資囤房嚴重,並不是土地不夠供不應求問題。
(恕刪)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接觸新完成的建案。其實除了特定區域之外(有不少還是常被人家嫌的),實際上空屋率並沒有那麼高,很大一部份是出租但是未報稅的

住在大台北地區的,看看自己住的地方附近,究竟有多少空屋,就知道了

而且「自住客把持不住」,相對來講也表示,就算沒有投資客,自住客本身競爭,就有實力把房價撐到目前的水準。因為房價一降,就會有更多的小家庭,社會新鮮人想要買房,並非把投資客趕走,需求就會少了就會降價這麼簡單。

而且現在自住客本身就流行換房,自住客跟投資客的界線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這些或許不中聽,可以等著時間來驗證。我認為問題的根源還是:台灣的有錢人實在太多了
早點認清,離開大台北,才是正途...不妨想想,大台北資源似乎很多,但以你的收入而言,住起來是否划算?

冷眼看地球 wrote:
高房價,該年青人不敢...(恕刪)


這是馬皇德政
你不懂得啦
冷眼看地球 wrote:
高房價,該年青人不敢...(恕刪)

我覺得不要什麼事情都推給房價
就算用租屋 就能終結掉雙薪家庭+超時工作嗎?
雙薪家庭+超時工作才是崩壞家庭教育的元凶
還記得多年前政府還宣導不要讓小孩成為"鎖匙兒童"
雙薪家庭+超時工作明明就是在房價高漲之前發生的
冷眼看地球 wrote:
我覺的你的問題很大,目前房價正高,本文當然很清楚說明了是已經買在高點的人,如果薪水不足以支撐,將會造成「小孩教育更會M型化」,這是一點矛盾也沒有。

現在房仲利用錢的優勢,大大說明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這就像當初銀行廣告「借錢是高尚的事」一樣,只為了洗腦年青人涉市未深快點背房貸。個人認為,年青人不應目前入房,而是將錢投資自已專業,或存起來等房價跌,千萬別變成屋奴影響下一代。

如果房貸沒影響,我認識一堆學貸學生,九成家中有房貸,你跟我說沒有直接關系~~~我只能笑現在工作做昏了。...(恕刪)

呵呵...您的想法更怪異,光是"買在高點,薪水不足以支撐"這件事,
就已經表示自己已經做出了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請問這要怪誰?
總不能去買了保時捷,然後又說薪水不足以支撐車貸,所以是車價太高的問題?
別忘了,房子可以買郊區,車子也可以買國產車,任何事都要量力而為.

另外,雖說現在一堆人喊著以後不小孩會越來越少,但我家這邊這次國中入學,
除了有"房屋權狀"這種已購屋的一定擁有就讀權利之外,另外就需要有"租賃六年"以上之證明.
所以?用租的記得租久一點,別亂搬家,要不不就是又更影響到小孩就學的權利?

房價高?其實除了學區或是台北市中心區之外,其他地方並沒有高到那樣的程度,
年輕人不應目前入房?其實要取決於他想要的房子是啥,畢竟很少人能"一次到位",
如果一味看的是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房子?到頭來不是負擔沉重,要不就是需要犧牲其他.
另外,您說一堆學貸學生九成家中有房貸是吧?這...我辦公室中同事也是九成以上自己有房貸啊,
這又怎說?也就是說,若以我周邊來說,沒有學貸學生的家庭也是九成以上自己有房貸.
數據會說話,但,如何解釋那就是另一門學問.一場presentation講完,就是在說服人家相信我的邏輯,
但,其實同一份數據也可以做其他的解讀,就看主講者要怎麼推囉.

另外再簡單回推,沒記錯的話能學貸至少要是大專院校以上了吧?
也就是說您口中的那些學貸學生就算十歲時家中才買房子...您覺得若是位於台北市的話,現在該是幾倍價格了?
更別提到現在房貸每月繳款金額本金利息也下降不少了,況且當初能負擔,有何道理現在卻沒辦法負擔?
簡單想,極有可能是用學貸來取得一小筆免費資金來運用,反正在學生有賺錢能力前不需償還,
所以這招多聰明啊,先拿不用利息的錢來"套利",就算先拿去還貸款,幾年能省下多少利息?
這就是當年有18%的年代,那些軍公教人員就算有錢也不先還貸款,寧願拿去存到最大額度再說.
運用"利差"來套利,這樣才是聰明的手段啊....

老話一句,啥都怪到房價,實際上並不太正確,要我說的話正解應該是台灣薪資水準其實這幾年並沒有上漲,
除了"基本薪資"看似一直調漲之外,但這種調整對我們都屬"無感",畢竟有多少人真的領"基本薪資"?
而那些高喊著研發中心不外移的愛呆丸企業,廢話,要我也不外移,
台灣研發人才忠誠度高,turn over rate低,耐操又好用,加班到半夜也可以,連薪資都比大陸低,
有誰會想要外移?你知道現在台灣一些上班族接到的"獵人頭"電話中,有多少是大陸公司打過來的?
所以現在反倒是台灣一些中高階主管開始外移到大陸公司去囉....

另外,我不需要接到您的PM,畢竟想法大不同,您的說法不可能說服我. Thanks.
切..M01真是臥虎藏龍,上次貼駕照,這次要貼VIP卡了..
現在房價真的很高,連桃園也開始漲,以前房貸大約一萬多
現在最少要二萬多, 薪水也不過如此怎麼買
你的想法非常偏頗,通常單身者沒能力買房,單身者通常存下來的錢結婚都差不多見底,你的想法騙騙單身、學生還蠻管用。

目前很多人都是結了婚,兩人存錢比較快,合力買房,以高漲的房價,小兩口雙薪有小孩,通常要存個五~八年的頭期款,如果有小孩,兩人薪水都在四萬元以下,就更難存到頭期款,為了頭期款,小孩教育基金就少了,還要存小孩萬一是讀私立大學,負擔更重,也就是說小孩讀大學時,房貸才繳沒幾年,正是壓力重的時後。

你還提到「房貸每月繳款金額本金利息也下降不少」讓我哭笑不得,房貸變的很高很高,利息目前較低,會比之前利息高,房貸較低繳的少? 您的想法真是美妙又可愛,既然這樣美妙可愛,推四十年房貸做啥?

另外,你不能拿少數人學貸資金運用打翻一群人,我認識很多朋友,學貸是自已工作還清的,難到不用存結婚基金? 結婚後不用存頭基款基金? 真懐您的動機是什麼?

Player wrote:
呵呵...您的想法更...另外再簡單回推,沒記錯的話能學貸至少要是大專院校以上了吧?
也就是說您口中的那些學貸學生就算十歲時家中才買房子...您覺得若是位於台北市的話,現在該是幾倍價格了?
更別提到現在房貸每月繳款金額本金利息也下降不少了,況且當初能負擔,有何道理現在卻沒辦法負擔?
簡單想,極有可能是用學貸來取得一小筆免費資金來運用,反正在學生有賺錢能力前不需償還,
所以這招多聰明啊,先拿不用利息的錢來"套利",就算先拿去還貸款,幾年能省下多少利息?
這就是當年有18%的年代,那些軍公教人員就算有錢也不先還貸款,寧願拿去存到最大額度再說.
運用"利差"來套利,這樣才是聰明的手段啊....
Turritella wrote:
換個角度想,住在都會區,在教育資源上先天就已經贏過鄉村地區
鄉村地區房價便宜,但換來就是各種資源較為缺乏

也就是說,買的起房子(包含住在房價低的地區),換來就是其他資源可能較差
在任何市場機制的國家,這兩件事幾乎都是互斥的

想要兩全其美,硬把房價壓到大家都住的起都會區,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都會區的容量是有限的,大家往裡面擠,自然把價錢拱高
...(恕刪)

應該要讓住精華區的人繳多一點的稅,把稅拿去缺乏資源地區建設。現在的政府根本不敢課有錢人的稅。

附近鄰國的房屋稅都在市價2%上下,台灣目前差不多0.2%。像帝寶之類的,課個市價3%也無所謂,兩億的房子政府每年收六百萬,而且稅絕對跑不掉。

房屋稅提高,特別是採累進課稅,就不會全部的人都往市區擠。擠的進的要繳多一點的稅給政府。

ohya7788 wrote:
一百萬你要賺很久不代...(恕刪)


一百萬你要賺很久不代表別人也要賺很久...

==>你一百萬很快就能賺到~那恭喜你.那也並不代表很多人都像你一樣.

你買貴有差...
又不代表其它人買貴有差...

==>你有錢人買貴~當然沒差~因為可能一轉手就賺好幾百萬.

外面高收入的人還是不少的...

==>外面沒飯吃的.入不付出.更是一堆.


不要拿你自己的眼光看世界...

==>也請你不要用有錢人的眼光看世界.


我是說給那些沒錢又賺錢辛苦又想買房的人聽.民間疾苦不是那些高高在上或有錢的人所能看到的.

老一輩有說."要省才有本.要存才有底".


PS:我並沒說你沒這能力喔~如真的有我也替你高興.恭喜~請勿對號入座.

vaquero wrote:
房屋稅提高,特別是採累進課稅,就不會全部的人都往市區擠。擠的進的要繳多一點的稅給政府。(恕刪)


這是一把雙面刃

這樣課稅的話,會有一大堆買在財力邊緣進入這些地區的「弱勢」住戶(包含真的買在財力邊緣,「自以為」買在財力邊緣,或是明明沒啥影響,還是民氣可用跟著喊說自己很窮很可憐的),跑出來唉唉叫說自己快活不下去了...

其實也只是更加強了篩選有錢人才能入住這些區域的力道(精華區變得更加精華)...對於真正有錢人是不痛不癢。對於相對窮人,也不一定是好事...

不過以我個人來講,我很贊成這種作法,因為可以增加政府財源。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