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緣 wrote:
很多人說:投資客的口...(恕刪)
版主的思想真的很另類.......
實際上去觀察一下週邊的人.....根本不會這樣
1. 有錢的人不會賣房子, 即使不住....台北市大家都看漲 ..... 為何要賣
2. 20~40年的房子, 住在這的都是老一輩的人, 已經住了幾十年, 他為何沒事要賣, 然後搬到不熟析的地方......他的老鄰居/老朋友甚至怎麼搭公車路線都在現在住的這裡
3. 有點錢的年輕人成家立業 or 出外工作, 往往其他地方買房子/租房子, 現在這一棟是老爸老媽的, 根本沒權利賣.............即使他有能力例如買在林口大坪數, 要把父母接過去住.....老房子也不需要賣
4. 沒錢的年輕人要成家立業/工作......只好住家裡 or 外面租房子, 老房子給父母住 or 住在一起....不需要賣房子
非投資客會賣房子
1. 移民.....而且抱定不會回來 or 錢不夠需要賣房的, 不然也是老家丟著
2. 實在沒錢又要成家的, 只好跟父母商量賣台北市去買林口淡水等換大房子的
3. 父母過世, 子女都在其他地方有房子.....賣祖產分家的
4. 開始工作賺一些了, 賣老舊小房子去換附近大房子的
畢竟上面4點是少數, 一般人日子過得去的都不會賣老屋子......而且, 假設去年景氣高點房子值2500萬.....實在需要賣房, 開價2400萬賣, 投資客會看到2200萬有利可圖就接手了.....然後自住客還在認為會持續下探2000萬元才要買........根本被投資客先接走了

應該都會承認,奢侈稅前台北市或新北市交投熱絡,一日三市的炒房時光已經過了
接手買盤力道不強是不爭的事實
這表示許多潛在投資買方仍有疑慮,猶豫觀望所以交投冷清(桃園或中南部低基期的房子反倒因此受惠)
都更遭遇重大挫折,我認為更是重大打擊
這代表許多投入的資金(或後繼希望),有可能卡住無法獲利(原本期待是暴利),後續資金移出效應還沒發酵
(之前曾聽過光台北市卡住的資金高達五百億之多)
很多老房子都超過 30 年,如果貸款只是買來再住個 10 ~ 20 年
真是要很大的勇氣
馬政府宣稱未來要推出更多公平正義的措施
無論後續實際作法如何,至少是表態了,加上實價登錄七月上路,政府有的資訊當武器,可做的事情很多
央行彭總裁也已經開始有嚇阻的動作(縮土建融,找行庫開會...)
證所稅定案之後,應該也會影響很多有錢人資金配置
我個人對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持非常保留態度,同時產業的表現也不佳
,只要有個狀況(風災,內在外在問題) ,今年 GDP 持續下修不是不可能
以上種種潛在不利因素,雖然有些還在進行中,未來還有變化
不過我相信有錢的人應該更清楚,至於他們是怎麼評估,我想應該會產生漣漪效應,資金外流,找尋標的
說不定投資復甦中的美國房地產也是可能標的
當疑慮越來越深,要在此時買雙北市的房子(投資),很難相信這是好的時機
賣方的開價不是單看成本,我前幾年陸續賣掉幾間高雄市的5樓公寓,全部都是高於成本掛,然後低於成本賣,照樓主的說法,成本影響房價的話,那我就不用賠錢賣了,不是嗎?
我高雄市的公寓難道不想賺錢賣嗎?
當你掛超過2年,出價的人不超過5人,你就會知道高雄市的5樓公寓真的很難賣,全部翻新過,一坪不到5萬,總價不到100萬(公告現值200萬),高雄市區喔,不是郊區,所以真的是沒有所謂的合理價,只有市場價,市場會告訴你合理價在哪裡,不過你要給他一點時間就是了。
當市價低於成本時,我當然是掛成本價以上來賣,當市價比成本高時,我當然掛市價以上來賣,未來我台北市的房子要賣時(成本低於市價5成),我要不要便宜賣?當然可以,但是我還是要高高掛,以免掛太低被投資客撿去,然後投資客再開個天價丟出來,這樣有意義嗎?只有爽到仲介而已,不如我自己丟個高價出來,不是嗎?
當初我買這間台北市的房子時,投資客裝潢好的一概不考慮,所以我要掛高價,不是我貪心,而是我不喜歡投資客,不掛高一點怎能阻止投資客,至於成交價會如何就不是我可以掌控的了,有人願意買我的高價,那我也不會戀棧,過半年沒人買單的話(是很少人出價的意思,有人出價代表有人感興趣,只是價格問題,沒有出價的話,那代表房子不受歡迎,這是不一樣的),那我就會下修目標價,以此類推。
當我台北市的房子淪落到跟我高雄市的房子一樣,掛2年無人聞問時,低於成本價賣也無不可,不過我應該會選擇不賣拿來出租吧,因為我現在不想持有的理由是租金報酬率太低,不如賣掉,把錢拿去做別的投資,假如價格大幅下修,租金報酬率自然就提高了,那就可以繼續持有。不想持有的另一個理由是,不想留給小孩,房子還是要自己打拼來的才有意義,不勞而獲的,多半不會珍惜,不想害了小孩,會留給小孩的,就高雄市那幾間賣不掉的破房子吧,不想賤賣只好留給他們囉。
所以房價要大幅下修的關鍵?只有一個,就是沒人要買!
而且推動者是投資客而非自住客,自住客對市場不熟悉,所以會掛很久才肯降價賣(像我就會這樣),投資客則不同,市場訊息多,苗頭不對比較會落袋為安。
pkpkkeigo wrote:
為什麼要朔造出一種"如果房地產不行了 你們也沒好日子過"這樣的氛圍
...(恕刪)
我也無意和你筆戰
這不是朔造,而是簡單的邏輯推理
爛房子降價賣,說是因為持有者付不起,那情有可原
但如果"好房子"也"大批降價賣"
那代表的是有錢的持有者都不計代價丟出來了
到底是什麼事讓他們這樣做呢??
那當然是台灣沒有前景,經濟被大家視為長時間爬不起來了才會這樣做
我的邏輯和你的邏輯有個基本上的不同點
我的想法是由於經濟崩壞,導致大家賣房子,而後房價下殺。所以房價下殺只是經濟崩壞的表徵
也由於經濟崩壞,所以可以推論,大家不會太好過
而你的邏輯是
把我的看法想成我是在說"由於房市價格下降,導致經濟崩壞"
當然
很多人總會把別人說的 if.... then ....的關係,硬要搞成if and only if 的關係
如果你要這樣想,我也沒有辦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