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貸款真要想清楚,夫妻都在MTK上班也才買總價750萬的房子~

大大的同學在mtk的工號應該是4位數吧。
小弟的同學,10年前從mtk退休,工號3位數,買房的裝潢費差不多就750萬,
只能說mtk現在的分紅,跟以前真的不能比啦。

furious wrote:
上禮拜六同學入厝,邀...(恕刪)

原來聯發科叫MTK喔
我還因為是米田共
開玩笑的

rogeryachi wrote:
大大的同學在mtk的...(恕刪)


大概是每年以8折的速度來算...還有要扣稅...
以前是以10圓面額來算,現在則沒此優惠了...

所以買房要考慮到"職涯發展"...要考慮自己公
司的發展狀況...
台北的房價確實相對比外縣市容易上漲,而且各方面都比外縣市方便(除了開車,停車外)!
我相信有錢的人也不一定會在台北買房子,我想蠻多人會去買外縣市!
身上留下一些錢,至少生活會比全砸下去來的好!

那時侯夫妻被裁員或公司放無薪假..........等因素,沒人說的準!
至少身上留點錢還是比較妥當的做法!
我是沒種,不敢一次砸下去買在台北地區,所以搬到桃園去!
我在台北住了三十幾年了..台北真的很方便,買什麼東西都方便,美食在台北也大概都能吃到!
所以沒什麼一定的,別想太多!

yunyunhome wrote:
台北市市中心,三房住宅只要100多萬,現在隨便都要2000-3000萬!


所以依這比例 現在2000-3000萬 未來都要2~3億 ?

過去經濟大幅成長原因

還有人口大幅增加 經濟大幅增長的結果

看看現在人口出生率是全世界最低

日本已經沉寂20年

美國30年前不可一世吧 而今呢

前幾年火紅的杜拜呢?

或許房地產是很好的保值商品

但絕對不是隨時買 隨便買 都會保證賺





每個人條件不一樣

也許他們認為『房子』不應該是他們生活的重心
或是他們認為 750萬 的房子很適合他們的生活

我認為每個人扛貸款的能力不一樣.. 不能這樣比。
(MTK 收入真的不錯,但是 MTK 只是高標之一,不能代表全部人)
經大師屈指一算,
嗯,
你同學的老婆娘家一定在基隆。
不準,退錢!
這讓我想到htc老闆前一家公司的輝煌過去,我記得當年朋友去工作時,大家都羨慕的要命,想不到如今...
yunyunhome wrote:
電子新貴淪為普通行業而已

你舉的例子根本不算是個好例子

也就是說,就算是在MTK工作,年薪有150萬就算很高了


我也好想砲一下
七八年前股價曾經上700時
有一年資歷五年以上的主任工程師
配了52張股票
當年也挖了一些人
也是用分年給52張股票當籌碼

就算是現在
工程師平均年薪也是兩百萬以上

連小M平均都不只150萬這個價碼了。





應該沒那麼糟吧~我哥的同學在聯x科~
前兩三年又換新屋~買的是兩千多萬台北市中心的房子~
開的是進口的BMW車~ 這幾年配股好像沒有以前來的好!

在七八年前~ 每年聽我哥說他同學每到配股分紅就換一台進口車!
出國歐洲美國出差都是搭商務艙~周末上館子都是吃好料的!
去年我哥還說他同學還想提早退休了~因為在那邊已經賺了四五千萬有了!
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那~ 沒換過....
所以版大說的應該是個案吧!?




真的是這樣
時間都貢獻給公司了
不犒賞自己怎麼可以
工作三四年就可以在內湖現金買塊兩千萬的房子(當年被用52張股票挖過去)

最後
MTK又怎樣
高通來挖人了
挫咧等





lulalla wrote:
買1500萬與750...(恕刪)

yunyunhome wrote:
真是笑話了~

現在...(恕刪)


我只拋出一個疑問
現在的普遍的三十歲左右的雙薪家庭年收入,算200萬好了(不高,但也贏過不少人了)
當小夫妻咬牙背著8~900萬以上的房貸在台北買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巢
也許不大,室內坪數20左右,也許不新,屋齡20以上
但是加個車位,總價也要個千把萬吧
上面這樣的案例非常普遍

但是,試問其中有多少人在數年後有本事在台北換屋換到更大間的房子?
你現在買的小房子十年後也許會漲價,同樣的,也表示十年後大坪數的房子也漲了
除非你準備離開台北...
在這十幾年間,努力工作存錢,有辦法存到可以換大房子的人會是多數嗎?
小弟很存疑

既然如此,房價再怎麼漲,你還是離不開一開始買的小房子...
除了本來就不是買來自住的投資客,他們確實有賺到錢的機會
不然當在台北市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後,後面除了房貸,你還期望什麼?
房價的漲跌跟你已經脫勾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