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先知 wrote:據央行最新統計,6月...(恕刪) 答案呼之欲出>>>左手轉右手者.+主力高檔曲高和寡 只能自己做價作量 企圖再吸引最後一隻(批)老鼠不過還是要跟時間賽跑短期而言 資金尚未消耗殆盡簡言之 頭部尚未成形要大幅度的修正 我想應該是明年選後的事了
房市先知 wrote:以下內容,除了北市房...(恕刪) 樓主說的的確有道理,但房價是不是會「崩跌」,恐怕不是這樣就會引爆的。任何市場炒作都離不開一樣要素——「銀彈」,炒股票、炒黃金、炒大宗物資,就算炒茶葉都是一個道理。請問,在可預見的數年內,銀彈會有短少的問題嗎?現在是一個停滯型通膨的年代,景氣不佳,全球各國政府財政比爛,爭相印鈔票,一波又一波的QE,這種情況下,資金不會緊縮,利率又上不去(利率調高了,借了一堆債的政府不就噶屁了?)請問,投資投機客會少了銀彈嗎?房市只要崩跌,政府又要進場救市。別告訴我政府不會救,股票跌個幾百點就唉唉叫要國安基金進場了,房地產一跌,除非政黨不想選了,否則誰敢不救市?一堆「刺激」市場的方案又要出籠,頂多來點修正,要它崩跌,可能要等美國國債賴帳那一天再看看吧……不是房價或金價物價在漲,是政府的償債憑證——鈔票不值錢啦……講到價格漲跌,不談資金供給是很難看到全貌的……這是小弟炒了半輩子金融的小小心得……謹供各位參考………
DanielLui wrote:小弟同一樓主的部份看...(恕刪) 我同D大的看法相仿:為何數據的變化主要歸因於假交易,而不是因為5,6月搶售,7月惜售。後者聽起來對於數據的解釋似乎更直接點。不過,假如現在的媒體公布的平均成交價是『事實』的話(儘管我懷疑...),現在的價位已經是墊上去了。也代表想買的人也比較卻步,想賣的人握在手上的時間也會增長。屆時, 交易停滯,逼著仲介大哥們非得跟屋主們遊說降價,再加上屋主們得面對更不確定的經濟環境(利率提昇,實價課稅,或是有更好賺的投資商品出現,錢卻被卡在房子裡的窘境...等),惜售轉搶售反而可以預見得到,假如沒有新的投資客加入的話,泡沫只好被搓破。當然,有人會說自住客會買單,儘管台灣的自有住宅率有多高大家都知道...
房市先知 wrote:以下內容,除了北市房...(恕刪) 你真的沒看仔細....原諒你 mob01的網友邊回你邊改你的原(po)意把他合理化這點蠻強的要先有以下常識:奢侈稅自6月1日開徵,但政府公布的數據受實際買賣簽約日影響,會延後半個月至1個月的時間,因此,7月份的數據才是反應奢侈稅上路後(節錄媒體)(你原po一下要各位不要相信媒體一下又節錄媒體)所以七月份成交量才會縮減阿....我上面不是寫了 (哪裡不同??)MO1的讀者,一定非常清楚,仲介一慣宣稱"不跌反漲"你呢倒是承認"很多人在價位上讓步"我是說五月份價位讓步所以五月份的量才會向對七月高不要曲解我的原意價位相較於之前低買的人自然就多了我上面寫的都沒有針對價位來做回應我是針對你所謂的假交易時間點來做回應但你一直把量跟價混為一談仲介一慣宣稱"不跌反漲" 是指上路後!!!!奢侈稅上路滿月 屋主轉硬價走揚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2011.07.01 01:52我懶得再寫了,你不看清楚又曲解我的意思寫再多也沒用您偉大的先知用您的意思就可以改變我從業人員過去所做的事!!你所說的假交易我只聽過還沒看過但你說數量大到程度你來從業就可以知道你所說的大膽假設,揣摩臆測,邏輯推演對不對就可以知道中古屋和預售屋的市場有何不同就可以知道我們從業人員多希望房價便宜到一個不行最好是人人買得起這樣我就會有做不完的生意先知......報張明牌來吧!!!
DanielLui wrote:你真的沒看仔細......(恕刪) 說真的,我只用十幾秒速讀,這一篇也是,或許我誤會了一些內容沒關係啦信者恆信,不信者隨便啦你談的不也是量與價嗎?恕我沒時間仔細研判你內容雖然我直覺你內容還是有誤恕我睏了沒精神仔細分析就這樣啦晚安
漲價只是假像,目前只是因為投資客手頭資金充裕,所以抓著房子不賣,而建商也順勢不停買廣告還有新聞造勢,號稱目前還在漲不買就來不及了,試圖製造假象來達成增加銷售的目的,包括房仲業現在也是手上一堆錢可燒,事實上目前房屋交易量直接對半砍,再過個一兩年才看的出來效果,等到大家把手上現金燒光,因為到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因為現金快燒光開始倒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