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資產配置裡面房地產一定有相噹的比重
雖然少子化,但貧富差距是愈來愈嚴重
當你口袋有5塊 假設有錢人的口袋就有100
你每能負擔1間500萬的房子 他就可以負擔 20間500萬的房子
而且有錢人多餘的錢可以錢滾錢,你在供自己的房子跟支付生活費後就沒有多餘的錢。
而且他多買的房子可以租出去付房貸讓自己可以買更多的房子,你卻只能買一間房子要自住。
有錢人不單會佔住好的地段,也將不好的地段變成好的地段 然後又佔起來
台北市除了本來就住台北市的人外,已經是極有錢人佔據的地方。中產或中上有錢的人也只好佔台北縣。
自然台北縣的房價也會慢慢居高不下。
不是看不懂 而是你沒有透徹瞭解所有的事實
不是說你的經濟學理論有錯 而是你沒有將所有事實攤出來
有錢人不是買股票 就是買黃金 不是買黃金 就是買房地產 不然就要放銀行讓通貨膨脹吃掉。
對你來說 你買房子要來住 有錢人買房子跟存錢在銀行沒有兩樣 基本使用的形態就不一樣
這問題大概要將台灣變成共產國家 (我不是說給對岸統一,因為對岸其實已經不是共產了哦)或者社會主義國家才能解決這問題。
安迪月亮 wrote:
演變成中低產階層註定是被剝削的一群,
已經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可以解釋,....(恕刪)
正常的"商業行為"絕對會把這些考慮進去的,
正常的商人懂得如何運用政策與潮流, 進而影響政策...
很多小老百姓都認為一個政府該剝削商人, 富豪, 多為下層老百姓謀福利, 才是理所當然,
這是你我的理想, 沒有錯, 但問題是每個人都拿自己的願望當標準, 所以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
不玩股票的人想買房的人認為該課證所稅, 但另一個玩點小股票的小散戶卻不這麼認為,
你說他賺錢該付出一點給社會, 他說那是我出資金又承受風險才賺來的, 憑什麼其他人要分一杯羹?
況且他們不知道, 如果政策真的明顯的不公平對待商人或富豪, 導致資金或商機出走,
造成經濟上的困頓, 大家一起苦, 最苦的還是原來那些人,
因為這些人是最不懂得為自己找出路, 只能每天抱怨大環境不公, 抱怨別人貪婪狡詐, 抱怨政府無能.
這種現象並非只有台灣才有, 因為這就是人的生態,
當美國的銀行家坐領巨薪, 華爾街的投機者獲取暴利, 又捅出天大婁子的時候, 美國政府也只能紓困.
與其抱怨誰沒做好, 還不如靠自己找出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