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L wrote:不必自以為是臆測別人...(恕刪) 試問自由經濟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機制來控制,舉例日本失落的10年,東京土地的價值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崩盤了之後,那些沒炒房的民眾也跟著一起陪葬下去,公平嗎?
pokkys wrote:你還是沒有回答我的問...(恕刪) 他一邊講"自由市場機制"一邊又說什麼想要擁有自己房子的人也有問題...每個人慾望不同,不就是最基本的"自由市場"嗎?CSIL wrote:老實說,如果可以,就算塞車,小弟也寧願一個人坐在車裡邊聽音樂邊等紅綠燈,所以這完全是個人價值選擇的問題,小弟大可把買房子的錢省下來買一排進口轎車,每天換著開,就像想要買房子的人,也大可把辛苦的房貸換成較少的租金跟較高的生活品質。 一邊又"幻想"自己開車有多美好...實際上卻是個根本沒開過車通勤的人 他真的有駕照嗎?
是該讓人民盡量能在自己工作地點附近"有房子住"能不能"有房子"應該各憑本事吧有本事的 有房有車庫 裡面還停幾台超跑資本主義之下 富者恆富 已經無可避免政府當然必須要 防止富者影響一般民眾 "食衣住行" 的基本需求話說 路邊擺攤的 有房子 有好車的 也不少...各憑本事 多掙點錢 比較實在
CSIL wrote:為什麼小弟沒錢買車,政府不命令車廠降價? 有錢買兩間房...卻沒錢買車...這是啥鬼邏輯CSIL wrote:「惡意炒作」是一個問題,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不是只有「壓低房價,拉自住客財產陪葬」這種方法。 房價大漲的時候...建商的口號不是說...房價很高但是對自住客沒差嗎怎麼現在又有拉自住客陪葬這種說法
pokkys wrote:所以你的論點很清楚了...(恕刪) 拿黃牛票的例子是錯的,因為一旦買到票之後,其他人買得買不到,或用多少錢買到,都不會影響已經買到的人。除非買不到的人包圍戲院抗議,讓所有人都進不去戲院。但房子不一樣,不是買了之後就不再受房價影響。已經買了房子的人跟還沒買房子的人,對於房價漲跌的利害關係本有不同,說穿了各有各的算盤,各有各的自私,所以只是立場問題,沒有是非對錯。但當政府要進場干預而損及其中一邊的財產時,就必須要交代清楚為什麼財產受損的這一邊只能摸摸鼻子接受,或甚至還要被冠上「你們這些有房子的人不懂我們的苦啦」這種帶有階級分化意味的質疑?只因為他們選擇先犧牲其他生活條件來買房子嗎?「惡意炒作」是一個問題,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不是只有「壓低房價,拉自住客財產陪葬」這種方法。單從因果關係來說,難道小弟說的「轉買為租」不是一種方法嗎?沒錯,小弟沒有權力剝奪任何人買房子的權利,但同樣的,任何人也沒有權力要求已經買房子的自住客必須當投資客的墊背,不是嗎?社會永遠都存在利益衝突的兩邊,所以才需要市場機制來引導調整,特別是權利本質相似的兩邊,政府更不應輕易干預偏袒其中一邊,否則政策會越來越偏向民粹。話說回來,就算要說民粹,目前臺灣沒房子的家戶真的比有房子的家戶多嗎?
dougmichelle2001 wrote:他一邊講"自由市場機...(恕刪) 不必抹黑小弟,小弟從來沒說「想要擁有自己房子的人也有問題」,小弟認為的問題是「為了讓自己買到房子,就要求政府干預自由市場」。小弟的主張很簡單,在台灣還有很多縣市房價低迷,而台北地區又明明不難租屋的情形下,某些人「想在台北買房子」的慾望,不應該成為政府干預市場的正當性基礎。「想在台北買房子」的慾望本身沒有問題(小弟自己也有),但當發現自己有這個慾望的時候,不是應該更加努力賺錢,或過得比別人更節省嗎?除非含金湯匙出生,否則哪個自住客的房子不是這樣辛苦買到的?為什麼可以直接從「我想要在台北買房子」就跳到「所以政府應該讓房價降到我能買到的程度」?
jyhtai0313 wrote:有錢買兩間房...卻...(恕刪) 很簡單啊,因為以前賺的錢拿去繳房子頭款,現在跟以後賺的錢要拿去繳房貸,所以除非錢賺得更多,否則當然沒有餘錢買車。這就是小弟想強調的,每個人賺的錢雖然是固定的,但要怎麼分配,卻沒有標準答案。如果賺的錢無法同時兼顧「買房」跟「其他生活條件」,那不就該讓每個人為自己的取捨負責嗎?
CSIL wrote:現在的情況,是自助餐...(恕刪) 現狀是什麼.現況就是政府想要藉由奢侈税來穩住房價.不讓房價繼續惡炒上去.並沒有你所說的要干預人人(有房子).萬一哪天公車跟捷運的票價被惡炒.且漲到你必須要用你一半的薪資來做交通費用.那你說政府要不要干預.你現在撘公車不就是政府在幫你的嗎?現在油價高政府不干預油價.不然你以為公車的票價會那麼低嗎?羨慕那些有車開的人.你可以賣掉房子改去租屋阿!賣房的錢可以買車來上下班.也不用那麼羨慕那些有車的人.還要委屈自己撘公車坐捷運上班.這樣一來你也(有房子住)且也有車子開阿!這樣不就附和你所開版的意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