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我只不過是要自住而已~~~為什麼要調升利率

利率漲不到哪裡去

請放心

只有開發中國家在高成長狀態才會高利率

因為大家搶著借錢買機器設備廠房把利率給搶高了

這只是階段性現象

所以不要再懷念以前的高利率時代

台灣已經走過去了

已開發國家既無投資需求都是靠消費在刺激經濟

美日歐都是如此

利率低才能刺激消費

利率一高

企業資金成本高導致裁員導致失業率高導致經濟蕭條導致政府垮台

沒人會這樣做的

讓錢工作,讓愛自由
....難道 你在買房子的時候
你預期他未來20年都在一點多趴嘛???

2%在長期來看已經是新低了
我知道買房很辛苦 也是一輩子的事
不過你如果2%就受不了的話
當初買房的時候應該要多考慮一些未來狀況吧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真的是悶到爆兩星期前...(恕刪)


如果打的下來...那這些%....還是小事....

可憐是那些買在高點..又被調高%數的...

很多事都是雙面刃的....要不早早就做了..
PO文最怕是一些腦x,明明都做人身攻擊了~還說沒EQ 動不動就提告~~~你父母教的嗎??那我問候他們你有沒有意見呢~
民國8x年代...首購房貸利率最高13%...期限20年

我叔叔貸款1千萬...一個月要繳十幾萬利息+本金

當然..那個時代..銀行定存一千萬一個月也可以拿7萬多的利息
以後看到利率越升越高
房貸越來越重
房子無法增值也就算了
還一直跌價
唉~
不過這也是一種賭注
說不定讓你賭對了
改天房價大漲
利率大跌...
既然買了
就去撐吧~
不然就賣掉拿去定存賺利息
你就會覺得升息很爽...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真的是悶到爆

兩星...(恕刪)


利率調升調降...牽扯許多經濟因素
不單是為了打房...這件事

奢侈稅~~~跟利率更是一碼歸一碼
怎麼因為你買屋的時機不對.....就把兩碼子事綁在一起

賺大錢養家養老婆 wrote:
真的是悶到爆兩星期前...(恕刪)


快賣了吧

米賽斯 " 以擴張信用 帶來的經濟繁榮 , 決對無法避免最後的崩解 ! 唯一的選擇
僅有 自願放棄進一步的信用擴張 而使危機 較早到來 , 或是稍後等待整體貨幣系
統的全然瓦解 "


兩年前金融風暴taiwan 利率由 3.625 (2008-06-27 3.625) 半年左右降至1.25 (
2009-02-19 )1.25 , 講白一點 這波房價暴漲 還有通澎 就是全世界的央行一起印鈔票
印出來的

,現在通澎開始讓人民受不了了,大陸cpi > 5% , 印度也不惶多讓! 促使各國央行開使啟
動升息的動作了! 有興趣可以自行 google 大陸 跟印度的央行 這半年是如何密集的
緊縮資金 ! 我們的央行 目前 也才稍稍調了 3 次半碼 , 利率現 1.625 跟 2008/06
的 3.625 還差了整整 2% , 動作之溫和難怪投機客敢嗆說政府打房是打假的了 !!

至於這次的 奢侈稅 對投機客最大的殺傷力在於要鎖兩年 ! , 兩年 8 次的央行理
監事 每次都半碼的話..剛好 1% , 由七月算起.到時投機客可以跑時的貼現率
鐵大於 2.875 , 房貸利率必高於 3% , 那時想脫手去那找下一隻笨老鼠? 更何況
各國央行是不則不扣的政治單位 ! , 等明年總統大選 結束, 印象中美國也是明年 !
以擴張信用撐起的 假經濟繁榮 , 所引起的通澎到時 也必達到高峰 ! 等選完後
不再有顧忌時! 加速升息是可預期的! 這道理投資客比誰都懂! 這也是為甚麼
他們這次會對這兩年的期限 叫的那麼大聲了!!

如果沒有真的很迫切須要房子的, 真的可以建議忍一下 ! 以資金面來看 m1b 由 30%
回落到現在 9% 左右 , 不管由那方面來看 房價要再創新高真的是不太容易, 但要比
較大的回檔!以現在的央行貼現率才 1.625 來看 恐怕真的是兩三年後,下一波金融危機
來到的事了!



COCOON0620 wrote:
利率調升調降...牽扯許多經濟因素
不單是為了打房...這件事
奢侈稅~~~跟利率更是一碼歸一碼
怎麼因為你買屋的時機不對.....就把兩碼子事綁在一起


一語中的....
只有開發中國家才有高利率?...其他都低利?這有誤會了。美國的矽谷房屋的房貸目前能請到比6%低的利率,就算你厲害。敝人貸的還只有不到7成是6%,剩下8%...。而且以寬限期這種作法來說,一般是在作抵押貸款的時候才有的作法,因為抵押貸款的目的原本就是短期資金周轉,但是利息高;是台灣甚麼事情都會把他變質,連購屋貸款都去作寬限期,明眼人一看當然見獵心喜啊,等於是購屋貸款的條件,抵押貸款的實質,怎麼會不炒房地產?不炒白不炒啊?

至於利率本來就是越短期借款越高,但咱們台灣相反,變相的搞成越短期越低!結果現在是先有寬限期,接下來是利率優惠期,然後才穩定的進入表訂浮動利率模式。這種設計骨子裡就是優惠給那些短期資金需求的炒手客戶啊,對購置自用住宅的長期貸款客戶來說,這種作法沒有甚麼幫助。

至於自備款,學校老師或是媒體上的專家學者建議,應該還是都建議準備到三成,不然就是風險很高的高財務槓桿。如果自備款只有不到兩成,那風險承受力當然很低,利率本來就是會變化的事情,如果分期付款買了與本身收入不相符的東西,不管是甚麼,都會非常辛苦的。把目前離譜的超低利率及銀行遊走法律邊緣的放貸手法當作是常態的話,那過幾年可能就會一間一間的出來拍...。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