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事情就是有所取捨
今天你要買房子,買車,買手機,買電腦.........
有錢的話,當然一次全部買不吭一聲
沒錢當然就是看自己的需求或是目標啊
我周遭有一些人的觀念就是有錢就花,賺多少花多少
每個月買衣服,買相機,3C產品,
之後才在抱怨錢很少,很羨慕有車有房的人 .....
我是覺得不管做什麼事,如果未來想要有自己的房子
那還是盡早規劃,控制好自己的物欲
每個月省3千、5千也是一筆錢
或許這樣生活會很辛苦
不要跟我說,這樣生活品質會很差
當沒那麼多錢的時候,自己就是要去衡量,未來是想過怎樣的生活!
我覺得我比較幸運的地方是我工作地點在南部
不管是物價、房價都沒有北部那麼可怕
以我目前的收入,節省一點,還能負擔起
而且我相信,剛開始一定會比較辛苦,
但每個月腳踏實地的去工作、繳貸款
生活會愈來愈雨過天晴的!
"多數"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我想不大願意背一堆貸款在別人看不到的項目
要貸款,也是拿去買包包,買手機,買車子
剛來01的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開箱文
在蘋果版,手機版和電腦版的開箱文
一方面分享該產品的新使用者的心得和他們的喜悅
而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其中有些網友的房間
有些網友的房間,可以說是很.....樸素,一張單人小床,旁邊一個80年代的金屬辦公桌
看得出來是鄉下的房子(在台北市還沒見過)
但是在那金屬桌上,是台剛買的筆電
禮拜天會看到有些外勞,人手一支智慧手機
他們或許可以吃40元一餐的飯,穿同鄉間拍賣會所買的舊衣服
但是那支手機,或許就是他們自覺的與進步或時尚接軌的象徵,卻也是唯一的象徵
機會是給已經有人(就是他老爸)幫他創造機會的人
剩下的機會,則是留給眼光看得遠,比其他人早起步的人
而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因為他還在準備時,別人已經在你前面了
剛退伍出來工作,會異動,薪水較低,要還學貸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幾年後就應該穩定下來,畢竟自己要對自己的生涯有所規劃,而不是內科,竹科,南科變來變去
房子是投資的一種,基金,股票也都是投資的一種
銀行定存才算是儲蓄,但即使是投資行為也有分高風險的投資和低風險的投資
如果你都定期定額買進穩定的基金或股票標的,的確這也已經有儲蓄的概念在裡面了
我自己剛畢業有10萬的學貸,做工程師薪水接近三萬
給家裡一萬生活費,自己的開銷扣一扣,能花的不到一萬,大概比現在的學生還慘
27歲我在台北市買了人生第一間房子,預售小套房,全部只靠自己
我本身只是私立大學畢業且非本科
貸款付起來的確有些辛苦,但是房子是自己的,加上相信房子的增值性,所以還是認為值得
我也很想買車也想買東買西,但每個月剩的錢有限,的確會讓你在消費時考慮再三,我認為這還是好事一件
即使這樣,音響,擴大機,42吋液晶,單眼,筆電,出國旅遊,我也都不缺
雖然可能都不是什麼高階產品,但是玩自己玩的起的,不要只是被流行被廣告牽著鼻子走
看到大家都敗無敵兔也要衝,VAIO也覺得很銷魂,iPhone也要跟
能賺錢存錢的絕對不只房地產一條路,不論選擇哪一項投資都要自己勤做功課不要聽信傳言
也要符合自己的個性
總之努力絕對是提昇自己的不二法門
投資也是要努力作功課的,財神爺是不會自己跑來你家的
薪水上漲的速度是絕對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人生只有一次,時間不能重來,早點準備總是好事
就算房地產崩盤,總有一天他也會再起來
總比變成一堆電子零件,手機好,這些東西可是不能保值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