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如果我是投資客:努力存錢勤奮工作,期待房市第二春。

KK2510 wrote:
車子跟房子比?車子有稀有性嗎?土地賣一塊就少一塊,車子有多少生產多少 怎麼一 樣
恕刪)


錯拉 , 土地不是賣一塊就少一塊 , 土地會被財團 和政府生出來 否則 台北市怎一堆地要賣 ?
每次標新高

還有 土地其實相當多 , 但是 以前不住人地方 後來可以住人
三峽本來一堆工廠 後來不是開發 ??
新竹 costco 那邊一堆電塔 後來不是開發 ??
淡海新市鎮 不是以前沒有 , 現在開發

車子可以折舊 為何房屋不能算折舊 ?? 一切都是觀念問題 吧 .. 一堆人告訴大家 土地會越來越少
所以催眠大家 土地會越來越貴 . 房屋要買好地段
但是 土地價格會變 30年前信義區 是一堆草 . 地段也會變

所以建商 或房仲 還有其他人說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也是大錯特錯 ,
因為 location 會變 . 小時天母多熱 但現在 天母地區還得靠天母卡來吸引人 , why ???
還有都市更新更是一個藉口 , 能真的都市更新成功要誰去努力 ? 如果建商沒有地 建商會去弄嗎 ? 以前板橋某里
也新聞炒很大 最後是選舉花招 , 那來都市更新
30年老房屋 如果沒等到都市更新 , 來地震震垮了 不是 損失 ?
別說台北市不會地震 沒有人知道 會不會 .
但是老房屋不安全是真的 .

土地會越開發越多 ,多少人想 如果機場捷運通後 松山機場拆掉
那有多大片土地 會開發出來 ?

土地會越開發越多 , 房屋的地段會變
大家不要隨這些投資客起舞啦... 說他們的不是不如幫他們抬價格好了...

如果有一顆汽球一直吹,吹到很大顆,大家都怕的要死,

也一直在抱怨那些幫忙吹氣球的人,然後那個最會吹氣球的人(政府)

為了怕下次大家不給他吹氣球的權利就跟大家說,好啦,我會吹小力點,或是放一些氣掉

結果那顆球就在那邊要爆不爆的... 弄的大家人心惶惶..

不如讓他早早爆一爆... 不要去阻止這些吹氣球的人才會爆的快...

明知道氣球會爆的,怕氣球爆的.. 就現在不要進場買房子,我看也幫忙吹氣好了...

想投資去吹氣球就繼續吹用力一點.. 富貴險中求是吧~~
應該要實現國父的漲價歸公理念,
經由眾人的努力及社會的進步才導致房地產漲價,
不是一人的功勞,
所以國父認為不應由一人獲利.
iscyber wrote:
個人覺得完全是搞不清楚狀況,每個城市的發展勢必會帶動房價上漲,甚至產生出所謂的投資客(商人)
買低賣高,每筆投資(買賣房)都是有相對應的風險與報酬,這就跟作生意一樣,並非犯罪。
...(恕刪)
cci_tony_tasy wrote:
Malerfuk兄S...(恕刪)

或許您的本意沒有批判 但是標題看了就令人不愉快
工作了20年上下 應該有學到如何表達吧
不過也無所謂 冒犯了也請別介意 我願為此道歉 單純就事論事
我覺得運氣確實是很大因素 但是政策也是很大的失敗
今天政府不論藍綠都一樣 當所有的工作機會集中在台北都會區
人民不得不去擠這些有限的房子 也才給了很多建商 仲介 投資客炒作的機會
今天假設我是高雄人 找不到工作想來台北(這還真的有 我同學唸到研究所起薪還是不到30K)
把祖產都賣了全家要北上打拼時卻發現 一棟透天賣5百萬還換不到台北的郊區中古屋
這種被剝奪感是誰造成的 豪宅買不起沒關係 但現在是連立錐之地都難找
5年前在台北還可以找老公寓住 現在都更熱門了仲介投資客抓著4.50年的破屋亂喊價
要人民去找哪裡住 您只要求您的兒女能養活自己就好 因為他們有勤奮的爹
但不是所有人的父母都像您一樣優秀 大家都是很努力的工作
板上另外有投資客大言慚慚說著他掌握了機會 但大多數人沒有
所以他有房子住 別人沒有 只會抱怨 這合理嗎
我弟也是房仲 房價確實也是市場機制 但是少數投資客把多數的房價炒過頭卻是事實
這因素太多了 銀行搶人 建商沒錢就喊窮 政府拿人民的錢讓他們度過難關 再看著他們豐富的年終
如果房價是正常供需我沒話說 但在台北可以繞繞看一些美美的建案 晚上一堆沒開燈的空屋
就知道這市場是不是正常了
這裡不是美國 上下班上下學都是七八點的事
三峽林口到台北市要多久 有車當然很快 騎機車的怎麼辦
我有同事每天從林口騎機車到北市上班 早上八點到班晚上九點離開是常態
這樣勤奮的人買不起台北市 只因為薪水不是你努力就跟的上炒作的房價
這樣的人三步五時罵罵政府罵罵投資客又如何 您管的也太多了
另外 剛剛再重看了一次原文 把買不起房子的人從頭到尾罵一圈
當然沒有批判任何人 這樣看來 我的語氣對您還算客氣

我自認我還算認真勤奮,進入職場以來,不斷的自費進修,
目前則在交大念研究所,可是買房對我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房價成為沈重的負擔,讓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婚不敢結,小孩不敢生時,
這個社會還要談什麼希望、夢想?

問發文者,您把大部分的人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當作是個人問題,順便要大家勤奮努力點「鼓勵」大家一下,我沒意見,這是您個人的見解。

只能說您多活了那麼幾年應該也念了不少書,卻看不見房價的結構性問題,不知道是存著什麼樣的心態故意視而不見,還是沒那個認知力根本看不出來,這就是您被提出來檢討的原因了!

朝千萬存款貢勉枝
或許以生意角度是對的 但因為房價影響到多少家庭的生計? 那就叫缺德
政府不是生意人 也不應該是生意人 如果不是生意人 以政府的立場 不該放任不管
也難怪國外的朋友對台灣政治的印象 只有貪污 官商勾結 藍綠都一個樣
AHA
~WISH~ wrote:
請問: 經銷商, 買進賣出(把有價品所有權搬來搬去), 有生產力嗎? 沒有生產力嗎?


貨物因該有從廠商倉庫到消費者家中, 讓消費者可以使用, 這樣算不算有生產力?

房子不會移動.

也許部分投資客會花點錢美化一下房子, 讓賣象好一點, 至少造福一些裝潢業的工人. 其他的, 想不到

小弟是覺得 投資客或是建商會被大多數人不爽的原因在於

1. 多數的媒體訊息被喊多派把持(媒體總是有奶便是娘)
相對的 該有的平衡報導就少了很多
2. 只要有露出一點房市向下的訊息或是政府的政策風向轉彎
建商馬上就出來哇哇鬼叫了
但是房市飆漲的時候 就惦惦吃三碗公
3. 房價交易價格的不透明
今天好像成交價格行清都是建商和仲介說了算
4. 房地產投資失誤造成的債信風險
由社會大眾來承擔

某方面來說
我也認同商品市場 應該要尊重自由市場機制
但是前提就是 正確資訊的公開流通與政府減少干預
今天恰恰相反
不僅該有的房價和成交量資訊一直是個黑洞
政府的政策更似乎只能作多不能做空
在這種情況下
舉著放任自由市場機制的理想大旗 好像是不太公平...
iscyber wrote:
個人覺得完全是搞不清楚狀況,每個城市的發展勢必會帶動房價上漲,甚至產生出所謂的投資客(商人)
買低賣高,每筆投資(買賣房)都是有相對應的風險與報酬,這就跟作生意一樣,並非犯罪。

而個人能力不夠的人,反而去怨天怨地怨政府怨別人,卻不願意自己去努力,真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領薪水的員工,薪資所得要繳稅

生意人,營利事業所得要繳稅

利息所得要繳稅

證券交易所得,免稅

房地產交易所得,是用比市價低很多的公告現值和公告地價計算,所以實際稅率非常低;前幾天聯合報報導,市價一千六百萬的房子公告現值只有七十萬

你真的覺得投資客賺得錢是「努力」賺來的?

http://phecda.blogspot.com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