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如果小孩高中畢業後跟你說

bartwang wrote:
現在的制度, 讓人浪費太多寶貴的時間在學校裡面.
但其實很多人是不適合念大學的.
現在的教育體制都是把每個人當成大學教授來訓練, 其實根本不必要,
台灣的技職體系應該要建立的更完善


同意~~~

在選擇普通高中或是技職學校時
就該提供足夠的資訊讓學子可以做正確的選擇
選對了行業
行行出狀元啊
做仲介跟作股票跟作貿易商有何不同?我覺得蠻好的.......穿著整齊只要動嘴巴.......
SunnyMi wrote:
同意~~~在選擇普通...(恕刪)


恩, 人的一生是一場馬拉松, 先跑不一定先贏, 跑在前面的, 也不見得到終點時還會在前面.

很多人都會怕說, 小孩子一但沒有一路念上去, 將來的成就就只有這樣. 我的看法卻不是這樣, 我有看過不少, 國中, 甚至到高中都還不太會唸書(或不太愛唸書的人), 但是他們一但開竅了, 大學, 研究所, 博士班.....一路念上去.

但是能一路念上去卻有個必要條件, 那就是體力, 所以我寧願小孩子從小在田邊跑, 鍛鍊體力長大, 也不願小孩子關在高樓大廈裡當飼料雞.

扯遠了, 關於主題說的, 個人還有一個看法, 會唸書的就是會念書, 哪怕他先進社會磨練個幾年, 覺得有需要, 再回學校, 還是會念, 不會念的, 逼死他也沒用! (不好意思, 我後面說的不會唸的, 是說我們家小孩, 我相信別人家的都是會唸的)




kokoho wrote:
以國家來看,就是要去賺外匯.貿易有順差了,國家的淨資產才真是增加.否則內部自己賺來賺去,關起門來玩,有人賺一定有人得付出,最後是不是做虛工?...(恕刪)

為何要賺外匯?
18、19世紀時國際貿易不發達,難道每個國家都在做虛工嗎?
當一個國家可以自給自足時,要外匯幹嘛?

之所以要有國際貿易,是為了促進商品的流通,降低商品的成本,進而提昇人民的生活水準。

台灣缺乏天然資源,因此要建設所需要的石油、鐵、煤、設備等都需要靠進口,而要進口要有外匯付給人家,所以外匯對台灣的發展當然很重要。

30、40年代台灣已經有在創造外匯了,靠的是農產品的出口,想當年香蕉、糖、樟腦都曾是出口的主力。有了外匯就可以進口機器設備、原料,於是開啟了加工出口業創匯的黃金時期,紡織成衣、雨傘、單車、家具、玩具等都曾領一時風騷。本錢更粗之後當然就可以玩更大的,石化業、電子業繼續接棒創造更多的外匯。

在去年全球景氣最差的時候,台灣出口大衰退,但是有趣的是仍然是順差,外匯存底繼續增加,為什麼?因為進口跟著大幅下降,所以出口減進口仍是順差。台灣的進口的大宗仍然是跟製造相關的原物料跟設備,因此生產減少自然原料就跟著減少,所以台灣仍是製造導向的國家,而非消費導向的國家。

製造導向的好處在於自給自足,所有東西都有國產貨,不需外求,而壞處則在於人民無法享受全球化的好處,相反的例子就是美國,幾乎每一種商品,尤其是高價商品,在美國都是最便宜的,例如雙B汽車,在台灣買1輛的錢可以美國買2輛。

由於台灣一直一來都是製造出口導向,製造出口業享有最多的優惠,舉凡工業區土地優惠,地價稅、房屋稅幾減幾免、研發支出抵稅、水價電價優惠、促產條例等等,試問,搞一家房屋仲介有這些優惠嗎?

出口產業吃了政府的奶水,賺得高額的外匯回台灣,也算有貢獻,照理說台幣應該要升值,因為台幣需求量變大了啊,假如就這樣升值了,那至少利益算是全民共享,因為國際購買力上升了(假如花100萬可買輛雙B,大家應該爽翻了吧!)。然而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台幣卻一直保持弱勢,那要如何供應需求變大的台幣呢?印鈔票不就好了,你要台幣我就印台幣給你,貨幣的供給變多,就是通貨膨脹,那這樣就不對了啊?全民埋單供應奶水給出口業,結果好處沒分到反而還虧。

現在台灣的外匯存底3500多億美元,全球排第四,當年外匯存底在伯仲之間的四小龍其它三龍,現今都只有2000多億美金而已,台灣外匯存底遠遠領先,喔YA!結果勒?現在其它三小龍的GDP都超過台灣,why???

外匯存底一直增加代表台灣只賺錢不花錢,一直搞製造業的優惠,問題是製造業已經遭遇瓶頸了,製造業要地、要水、要電、高耗能、高污染、高投資,結果毛利直直落,得利的是原料生產國、企業主跟少數從業人員,台灣大多數人並沒有受惠。

台灣是該轉型了,不是不要製造業,而是該把奶水抽回來補給其它產業了,放手讓台幣升值,毛利不夠的製造業自然會淘汰或轉型,出口值當然會減少,進口值會因消費的興盛而增加,逆差又如何,賺了一輩子了,也該花點錢了吧?
錢是不可或缺, 但是人生在世不只是為了錢... 視自己能力, 期許自己: 做個不造成社會負擔的人 => 做個有用的人 => 做個有貢獻的人 ...
刺龍刺虎...手拿錢出來是一大疊..開車是雙B

唉讀書要做什麼勒
讀書無用論!

kokoho wrote:
事實:一般大學教授一...(恕刪)
去阿 早點讓他了解社會的生態

比唸到研究所後 甚麼都不知道 去當業代被逃汰掉好

高中才18歲 去讓他試試 成功就是他的命
失敗了 我也還有能力撐到他大學 研究所畢業 何仿?

這樣做 比起現在一堆逃避工作 唸到研究所 最後畢業還在家裡蹲的那些個案好多了
【萬象】
房仲業高收入令人羨 7成履歷來自轉職
科技、金融人才投入 高學歷業績嚇嚇叫
記者 杜曉玥 報導 2010/02/11

房仲業的高收入,吸引科技、金融人才轉職(圖/卡優新聞網)

  金融海嘯過後,全球景氣回溫,人才需求大增,各產業紛紛進行大規模招募活動。根據人力銀行資料顯示,逾八成上班族有轉職念頭,比金融海嘯發生當時還要高!其中,房仲業成為轉職潮中最受青睞的行業之一。

  人力銀行調查顯示,「營建及不動產」在各年資的薪資上排名第一,而房仲經紀人是少數不需經驗,起薪高又有保障月薪的行業,連帶吸引許多高科技、金融、甚至頂著碩士高學歷的人才,紛紛向房仲業靠攏。

  信義房屋人力資源部執行協理鍾文雄即表示,景氣回升,加上科技大廠擴大徵才,市場原本預估人才將回流到科技業。但自今(2010)年1月以來,信義房屋收到的履歷數量就超過二千份,其中轉職者佔7成以上,其中更有近5成的轉職者來自科技業、金融業,其中不乏中階主管等人才,相當令人意外。

  鍾文雄認為:科技業及金融業人才大舉轉職,多是因現有薪資水準未盡理想,加上晉升發展受到阻礙,使得人才並未如預期般回流,反而流向房仲等產業。主因在於房仲業提供優渥的薪資報酬與透明的升遷管道,以及上市公司的資源支持開店,更可以完成創業夢想。

  以信義房屋為例,一般經紀人只需具備大學學歷,且錄取後提供密集的專業知識訓練課程,並輔導新人考取專業證照,前六個月就保障月薪4萬元。因此,信義房屋2009年就有4成新人是轉職人士,較2008年提升7成8。

  信義房屋在2007年展開的「大中華區儲備經理人」聚英培訓計劃,提供第1年年薪90萬,第2年年薪至少百萬的優異條件,未來更有機會到兩岸三地及日本發展。3年以來,吸引不少國內外研究所及重點國立大學畢業人才投入,經過培訓升任正職後,高學歷人才的業績表現更是亮眼,年業績破千萬的比例也達1成。

  以仁愛安和店專案經理李朝昇為例,頂著台灣科技大學建築所畢業的高學歷光環,進入信義房屋2年多,因沒有專業基礎,把自己當成白紙,照著店長教的,畫商圈圖、跑行程、到大街小巷按電鈴、抄水錶做起,果然去(2009)年業績突破千萬,今年1月單月業績更高達700萬!

=>對事不對人,以此案來說,何必讀到國立研究所畢業?

  李朝昇不到1年的時間就晉升,今年2月更成為全公司TOP1經紀人,證明了高學歷當業務也能有高成就,未來準備朝向中國區總經理職位邁進。

=>不會講,總覺得聽起來怪怪的.所以當業務要低學歷有高成就才是正常?

我不知道大陸跟台灣哪個收費比較合理?
不過台灣房仲業者好像相對幸福多了...


海南“最牛售姐”年售樓13億 提成200萬2010年02月09日 07: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朱玲

一個售樓小姐一年能賣多少房子?賺多少錢?最新的成交紀錄是13億元,按業界慣例大約能提成200萬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了解獲悉,在2009年,一位海南清水灣項目的售樓小姐,賣出了高達13億元的業績,堪稱“史上最牛售樓小姐”,這一輝煌“戰績”讓業內人士無不大為驚嘆。

  據廣州地產行銷業內人士估計,依照業界慣例千分之一點五到千分之二的佣金提成,該售樓小姐一年的佣金提成大約在200萬元左右,估計個人所得稅也要扣去幾十萬元。

  據雅居樂一位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目前雅居樂全國的項目銷售工作人員的佣金提成在區域上相差不大,只是個別地方因為當地樓價的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動。一般來說,別墅樓盤佣金提點在千分之一點幾,而公寓因為單價沒有別墅項目那麼高,所以佣金提成相對還高一點。

  “一般來講,在廣州市場,開發商的起步佣金價是千分之一點五。”鄧浩志如此表示。記者初略估算,依照開發商起步佣金價千分之一點五計算,如果這位海南售樓小姐一年有13億元的銷售額,她的銷售佣金提成也差不多有200萬元,令人瞠目結舌。

  銷售人員參與炒樓、倒房

  2009年,在信貸寬鬆的政策刺激下,樓市成為諸多行業中回暖最快的。僅廣州市場而言,2009年第一季度房價漲幅領跑全國。但這個 “成績”,跟眼下的海南樓市相比,已是小巫見大巫。

  鄧浩志表示,雅居樂·清水灣這樣的超級大盤,售樓小姐也比普通樓盤要多。平均下來,2009年售樓小姐人均銷售過億應該不成問題。如此,清水灣樓盤的售樓小姐的平均提成也將達到數十萬元,個別優秀的售樓小姐提成上百萬元也自然在情理之中,遠比普通白領階層收入高多了。

  此外,鄧浩志指出,由於目前進入到海南房產的基本都是炒房客,他們很多都是團購,可能有一些銷售人員的佣金並沒有這麼高。但如果有銷售人員參與到倒手炒房中來,那麼其實際收入恐怕還不止這點。

  據了解,海口、三亞許多樓盤的銷售人員憑藉掌握的資源優勢,私下參與炒樓、倒房已不是秘密。最典型的是有的樓盤銷售人員,上午花2萬元用自己或親戚的名義簽個認購協議,下午就以10萬元轉手賣給真正的購房者。

  島內島外 佣金差別巨大

  與海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位在佛山從事房地產銷售工作的張小姐表示,她一個月的薪資為2000多元,同時提成收入差別很大。而一位在保利從事銷售工作的人士表示,賣得很好的銷售員工,一個月拿到的薪資大約為7000多元。可見在不同區域、不同公司,樓盤銷售佣金的提成差別還是比較大。

  在調查過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廣州市場因受樓盤價格、銷售難度等的影響,其佣金提成均有所不同。比如保利地產,由於其在廣州區域的樓盤位置較好,品牌受到大眾認可,樓盤一直都比較暢銷,近郊1.3萬元/平方米的樓盤項目,均所剩無幾,因此一般商品住宅的佣金提點在千分之一點三。

  對於像和記黃埔這樣的港資企業來說,由於項目不多,且在廣州銷售較為緩慢,其佣金提點則相對較高,不論別墅還是普通住宅,其佣金提點都是千分之二;如碧桂園這樣的企業,分銷售助理和銷售顧問,其助理是無任何佣金提成的,而銷售顧問則有。

  據鄧浩志介紹,目前廣州市場通行的佣金提成有兩種方式,依照月銷售額的累計量,分別依照代理公司計算和開發商計算,一般來說開發商的佣金制提成相對較高。

  “由於代理的樓盤較多,代理公司提點基本不高。”鄧浩志表示,一般來講,代理公司的佣金提點在萬分之八到千分之一之間;廣州市場開發商一般的佣金起步價是千分之一點五,範圍大概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一點五。

   根據海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06年前,海南竣工房屋的造價成本為每平方米在2000元以下。隨著2007年建築成本提高,其造價成本也不會超過2500元/平方米。對比海南如今幾萬元/平方米房價,樓市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有些地塊的開發商拿地成本價僅幾百元/平方米。”鄧浩志指出,隨著樓市房價的上漲,佣金比例也依照樓盤的銷售價格和銷售難易程度來制定。對較小的地產商而言,其佣金提點都不高。而如今受海南國際旅遊島計劃的刺激,海南樓價飆升,成為炒家的市場,銷售人員月收入過萬甚至幾萬元也正常。(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朱津津)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