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ami99 wrote:
本來今年想要買房子....(恕刪)
投資如果有這樣容易的話,就不會天天有人輸錢了
投資者最常見的事就是高點買進低點賣出
看短做長或看長做短
看看線圖,作後面的春秋大夢都很容易
但真的能執行者,少之又少
變現快的投資
常常伴隨著比較高的利潤
當相對的,他也帶來了一樣大的風險
大家只看到的房子這個高單價的商品的風險
卻不知其他的投資物品的風險其實更大
只不過很少人投資一樣商品直接用千萬交易記價
所以總覺風險還可接受
如果有一天你投資的基金規模到千萬以上之時
突然來一個金融危機
基金淨值腰斬之時,你所損失的金額
可不是任何的房地產下跌可以比的過的!
這時,還能夠撐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也許有人說,他可以早早停損
當然,事後看圖的方式一定知道那停損
但事實是,你永遠不知何時會漲,何時會跌
如果在你停損後,他又上漲了怎麼辦?
漲了又不敢追,最後忍不住了,一追又陣亡
陣亡再停損,停損又上拉
某次不停損了,就一直跌不完,跌到你受不了為止
這樣的情形,不是天天在發生嗎?
有些人常說某某某獲利10%或多少
卻沒有考量他的獲利是多少時間的累記
也許只是半年、一年
在多頭市場時,整日吹噓獲利多高
但如果遇到空頭沒有獲利之時或是賠錢之時
他的平均獲利就會快速的歸零或是負值
所以這樣的獲利百分比能不能受到時間及多空頭的考驗,還是個未知數!
若樓主認為買房子是消費的話,
那買所有的東西我想若以同樣的觀點來看的話, 這樣還有一點生活品質嗎?
50塊的便當吃的飽, 何必花300吃餐廳? 250 省下來去投資
100塊的夜市T-Shirt可以穿, 何必穿1000塊的Levi's T-shirt? 900可以拿去投資
15塊的公車可以到的了的地方, 何必買汽車
也乾脆都不要出門旅遊...反正只要不出門, 省下來的錢都可以拿去投資...
人生苦短...就這樣過20年30年....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嗎?
以上我舉的例同樣可以套用在你的說法上...
請看看"空間設計與裝潢"大家所發表的夢想的家, 自己裝潢的成果...
有多少人說這是自己的夢想...夢想的家..
那些人的房子有誰是用租的呢?
至少我到目前為止也還沒看過有誰po文說租房的開箱文...
我也不相信在搬到新租的房子的時候心裡會有多喜悅..畢竟房子不是自己的,
心裡想到自己繳的房租就是在幫房東繳房貸...就不可能開心的起來..
反正樓主的觀點是...如果房租跟房貸每月所繳的錢差不多的話..就用租的吧?
反正多餘的錢就拿去投資是吧?
但是很殘忍的一點是
租的房子也絕對不可能會等同於自己繳房貸所買的房子...
畢竟有多少人認為擁有一棟房子就是自己的夢想...
也更不用說這20年來要搬家幾次...
或許你會認為, 我租房不買房, 會有更多可以運用的錢...可以買車.可以吃大餐..一樣可以擁有很好的生活品質
若是這樣那問題又回到原點了?
多餘花費的那些錢會比繳房貸還沒意義嗎? 不是拿去投資就好了嗎?
人生不是為了投資賺錢而活, 而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
bbe022001 wrote:
支持+1
投資賺錢為何?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目的給搞錯了,就真的完全失去意義了!
...(恕刪)
我也認同"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樓主寫的簡單了點,投資賺錢看怎樣投資,
買股票買基金,開公司開工廠,與友人合資.....,都是投資,這是一點,
租屋買屋繳房租繳貸款,你是以受薪者還是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這事.
受薪者薪資年收入就是那麼多,當然只想穩穩的賺多少花多少,
企業經營者想法就不同,做事業有企圖心希望事業成功,買屋資金也許就夠創業,
成與不成起碼對自己有個交代.買屋不過是人生經歷其中之一,即使一次付清款項,
他日需資金向銀行貸款或出售,也只是一個過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