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住透天的你】願意花50萬 裝太陽能板嗎 ? (20坪約6千瓦)

兩個考量的方向:

1. 如果成本2元, 收購7元, 那你在路上看到的應該滿山滿谷一堆太陽能板, 但為什麼很少看到一大片的太陽能田?

2. 如果成本2元, 台電收購7元, 請問台電應該用多少錢把這些收購的電賣給一般用戶? 應該是4元還是9元? 如果是4元, 那虧損的3元(或更多)應該怎麼補救? 長期來看, 會是用稅收? 還是用所謂的附加費用來反映真實成本, 或者逐年降低太陽能的收購價格, 直到反映成本?



老花農 wrote:
羅淑蕾爆料:很多太陽...(恕刪)

阿卓 wrote:
這張表格我做的.數據...(恕刪)


現實面來談 太陽能板要降到2元

1.太陽能板降價到33%

2.太陽能板以同樣的價格效率上升3倍

基本上都不是短期內能達到的目標

Nelson5 wrote:
兩個問題:
1. 如果成本2元, 收購7元, 那你在路上看到的應該滿山滿谷一堆太陽能板, 但為什麼很少看到一大片的太陽能田?
2. 如果成本2元, 台電收購7元, 請問台電應該用多少錢把這些收購的電賣給一般用戶? 是3元, 還是9元?


我來回答你
第1個問題. 政府的做法怕很的人把農地拿來種電. 所以太陽能收購電價 屋頂型的 > 地面型的

但又要讓投資人有穫利.廠商也要穫利.所以現在 地面型 每度收購5.6218元.

其實如果是設備的話.大量買發電成本一定低於2元.電網費不算


第2個問題.現在賣給一般用戶.每度按你的級距收費 每度2.1-6.73元.

阿卓 wrote:
我來回答你第1個問題...(恕刪)


並網機+PV板,每w 0.9美金,算一下發電成本吧,大量搞的話安裝費可以壓到很低,每kw應該可以壓在5萬以下,每年1%的維護費,20年20%,總價約在6萬/kw

每kw一年發1200度電,20年24000度電,每年衰退1%,所以總發電量打9折只有21500度電

成本大約 60000/21500=2.8元/度,如果只能賣6元,基本上10年才能回收,20年賺一倍,每年收益才5%,也不見得划算

政府每年的收購是有額度的,大型電站若太多要賣電,還要競標,德標價比牌價低很多,沒得標的就下次再標,額度用完了就等下年

屋頂型不用參與競標,價格也最好,這也是為了避免把太多的良田拿來種電
stish wrote:
並網機+PV板,每w 0.9美金,算一下發電成本吧,大量搞的話安裝費可以壓到很低,每kw應該可以壓在5萬以下,每年1%的維護費,20年20%,總價約在6萬/kw


=>每kw應該可以壓在5萬

網路上1.2kw只要2萬5.所以我覺得還可以更低.台電如果大量採購.
這些設備我覺的每kw 2萬有找.而且品質效率一定不會差.

在用台電現有的人員來安裝維護.所以安裝維護.說不好聽的=0(台電人員可能會增加)
因為要台電做公德.所以台電太陽能不能賺錢為目的.以20年折舊攤提.所以台電的太陽能發電能壓在2塊錢.


重點是用是用這太陽能發電2塊錢.去減少天燃氣用量.以少虧就是賺的方式經營
而且太陽能廠建構很快.所以馬上就能降低天燃氣用量.

所以我覺得太陽能可行.但架設量要算過.我敢說一定會降低台電現在的電價.


stish wrote:
成本大約 60000/21500=2.8元/度,如果只能賣6元,基本上10年才能回收,20年賺一倍,每年收益才5%,也不見得划算


http://pv.energytrend.com.tw/pricequotes.html

http://technews.tw/2014/02/03/reducing-solar-pv-soft-cost-focus-on-installation-labor/
metta-sati wrote:
你裝的事 太陽能熱水...(恕刪)
阿卓 wrote:
而且太陽能廠建構很快.所以馬上就能降低天燃氣用量.
所以我覺得太陽能可行.但架設量要算過.我敢說一定會降低台電現在的電價.


以總量來說, 台灣太陽能不會成為顯著的供電主力
主要原因在: 能量不會無中生有, 你要多少電量就需要多少面積大致上是跑不掉的

每平方公尺的中午最大入射日光能量以 1000w 計算 (1000Wp = 1000 Watt Peak)
以 20% 轉換效率來說, 約是每平分公尺的最大產出功率 200W
持續運作的計算上包含 白天黑夜, 陰天雨天, 夏季冬季 之後.
以相當於 Peak 時段 (最大產出功率) 1/5 的輸出, 來概算計算平均持續功率
以傳統標準一般的 Watt 來說, 約相當於每平方公尺可產出相當於 40W 平均持續功率的輸出量.
* 簡單講: 持續功率基準下, 太陽能電廠單位面積的發電密度很低


約需要 12.5 平方公里的面積, 才能產出 500 MW 的平均持續功率
(帳面上是 2500MW, 但是那只是 夏天晴天中午 的鋒值)

台電現在尖峰負載 33,957 MW (備用容量率 17.5%)
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govern/govern01.aspx?MType=4

如果要 10% 的總量 (相當於 3,400 MW 的持續功率) 由太陽能供應, 那你需要
80 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 來蓋太陽能電廠.

--

同樣的問題, 在西歐那邊也是有
所以之前歐洲有人提要設到撒拉哈沙漠上去 (美國則是自己就很多沙漠荒地)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sertec
供應地區與所需太陽能電廠的面積



==

然後上面只是平均, 遇到連續陰天或是雨季, 連續一兩週生不出電來都有可能
結果其他電廠還是要蓋. 而且只要蓋了這些電廠備援, 就有運轉維護成本與設備攤提.

==

至於成本, 你要算入:
- 全系統的架設成本 (含電力變壓系統, 以及它的汰換成本. 這些設備有自然壽命)
- 土地成本/租金
- 太陽能面板的老化 (一般標準大約是希望 20 年內維持 80% 以上效率, 要廠商付保費保證)

如果太陽能發電佔比高到一定程度之後, 還要計入必要的備援發電系統
(太陽能晚上沒電, 陰雨天沒電, 冬天發電能力也很差)
的配套穩定用發電廠的, 建廠折舊攤提與營運維持費用.

太陽能發電佔總發電量的成份比例少時, 你可以先只看尖峰段
但要想說佔比拉高一些, 甚至到希望它可以影響平均發電成本時, 就要考慮總量/平均輸出的問題
謝謝你雖然我不是本科系的.但你的回文我大致都懂.
所以我沒有要直接要把廢核的缺口全用再生能源來替換.
只是想說現在太陽能.能補足一些缺口及成本不像以前那麼貴了.
也知再生能源.不穩定.現在不能當主力能源.但因未來會更便宜.所以提出我的看法.
我認為電力電網配制得當.以現在來說扣除水力.再生能源比重10%因該不會有什問題.
我們還有亞洲最大的抽蓄發電來卸載.


chiyenms wrote:
每平方公尺的中午最大入射日光能量以 1000w 計算 (1000Wp = 1000 Watt Peak)
以 20% 轉換效率來說, 約是每平分公尺的最大產出功率 200W
持續運作的計算上包含 白天黑夜, 陰天雨天, 夏季冬季 之後.
以相當於 Peak 時段 (最大產出功率) 1/5 的輸出, 來概算計算平均持續功率
以傳統標準一般的 Watt 來說, 約相當於每平方公尺可產出相當於 40W 平均持續功率的輸出量.


我想請教你.上面引言.
1.當一塊太陽能版標200w是正常日照..假設無轉換損失.無線損.在台中一年發電量幾度?
是不是220度.


2.以你上面引言來說.假設日光能量以1000w計算 ,以 20% 轉換效率來說.
如果日光能量以1000w持續不變.那 20% 轉換效率的板子.其它損失不計.
發電量是否一直200w.如果是 那你40W 平均持續功率的輸出量.對架設太陽能有何意義.
為何要架設大5倍的容量.


stish wrote:
政府每年的收購是有額度的,大型電站若太多要賣電,還要競標,德標價比牌價低很多,沒得標的就下次再標,額度用完了就等下年
屋頂型不用參與競標,價格也最好,這也是為了避免把太多的良田拿來種電


如果用屋頂型太陽能混和小型風機發電
併聯回去這樣能算太陽能購電價格嗎?

看過有一個每個月給20元電費給台電,三年回本。
我看他就是混和併聯太陽能和小型風機發電
阿卓 wrote:
我想請教你.上面引言.
1.當一塊太陽能版標200w是正常日照..假設無轉換損失.無線損.在台中一年發電量幾度?
是不是220度.
2.以你上面引言來說.假設日光能量以1000w計算 ,以 20% 轉換效率來說.
如果日光能量以1000w持續不變.那 20% 轉換效率的板子.其它損失不計.
發電量是否一直200w.如果是 那你40W 平均持續功率的輸出量.對架設太陽能有何意義.
為何要架設大5倍的容量.


1) 日照強度, 各地點, 各時間, 各天候不一樣
每平方公尺 1000W 的入射光強度是目前業界的標示基準 (接近於一般地區中午日照峰值)

2) 算能源供應佔比與總發電成本的話, 要使用的是總電量單位
只計算夏天晴天中午瞬間的供電佔比, 對於總發電成本的影響, 並不具意義.

5倍/五分之一的原因如上, 受 晝夜, 季節, 天候等影響.
取概算下約相當於每天有 4.8 小時的最大功率(正午)入射日照之義.
(包含中午以外時段陽光斜照的三角函數修正, 大傾角時面板的反射與全反射,
太陽能電池所需啟動入射光強度, 以及大氣厚度衰減影響, 季節與天候變化等)

具體來說, 要以每天/每年發電瓦數(度數)的積分, 除以每天/每年的時數
來換算出等效(平均)輸出功率

示意的話, 標示 1,000W 的面板產出電量
0:00 ~ 4:00 = 0W
4:00 ~ 8:00 = 0W ~ 100W
8:00 ~ 12:00 = 100W ~ 1000W
12:00 ~ 16:00 = 100W ~ 1000W
16:00 ~ 20:00 = 0W ~ 100W
20:00 ~ 24:00 = 0W

以上為示意用數字, 具體變化視使用材質不同.
目前薄膜型的低光度下起動較快, 但最高轉換效率較低
但不管是哪一種, 每天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輸出 0W

每年各地的平均日照時間可以參考氣象局資料,
但要日照強度的話你就要自己測了.
伯爵紅茶 wrote:
看過有一個每個月給20元電費給台電,三年回本。
我看他就是混和併聯太陽能和小型風機發電


每個月給 20 元電費給台電
這個單位和方向都怪怪的

每個月 20 元, 三年 (36 個月) 回本
總系統成本 = 720 元?

而如果是每度電賣給台電 20 元
這個價格應該是有特殊因素在內.
  • 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