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成本2元, 收購7元, 那你在路上看到的應該滿山滿谷一堆太陽能板, 但為什麼很少看到一大片的太陽能田?
2. 如果成本2元, 台電收購7元, 請問台電應該用多少錢把這些收購的電賣給一般用戶? 應該是4元還是9元? 如果是4元, 那虧損的3元(或更多)應該怎麼補救? 長期來看, 會是用稅收? 還是用所謂的附加費用來反映真實成本, 或者逐年降低太陽能的收購價格, 直到反映成本?
老花農 wrote:
羅淑蕾爆料:很多太陽...(恕刪)
阿卓 wrote:
我來回答你第1個問題...(恕刪)
stish wrote:
並網機+PV板,每w 0.9美金,算一下發電成本吧,大量搞的話安裝費可以壓到很低,每kw應該可以壓在5萬以下,每年1%的維護費,20年20%,總價約在6萬/kw
stish wrote:
成本大約 60000/21500=2.8元/度,如果只能賣6元,基本上10年才能回收,20年賺一倍,每年收益才5%,也不見得划算
metta-sati wrote:
你裝的事 太陽能熱水...(恕刪)
阿卓 wrote:
而且太陽能廠建構很快.所以馬上就能降低天燃氣用量.
所以我覺得太陽能可行.但架設量要算過.我敢說一定會降低台電現在的電價.
chiyenms wrote:
每平方公尺的中午最大入射日光能量以 1000w 計算 (1000Wp = 1000 Watt Peak)
以 20% 轉換效率來說, 約是每平分公尺的最大產出功率 200W
持續運作的計算上包含 白天黑夜, 陰天雨天, 夏季冬季 之後.
以相當於 Peak 時段 (最大產出功率) 1/5 的輸出, 來概算計算平均持續功率
以傳統標準一般的 Watt 來說, 約相當於每平方公尺可產出相當於 40W 平均持續功率的輸出量.
阿卓 wrote:
我想請教你.上面引言.
1.當一塊太陽能版標200w是正常日照..假設無轉換損失.無線損.在台中一年發電量幾度?
是不是220度.
2.以你上面引言來說.假設日光能量以1000w計算 ,以 20% 轉換效率來說.
如果日光能量以1000w持續不變.那 20% 轉換效率的板子.其它損失不計.
發電量是否一直200w.如果是 那你40W 平均持續功率的輸出量.對架設太陽能有何意義.
為何要架設大5倍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