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tfor wrote:我認為是心理層面佔比較大。
請問這是指"實體存在"嗎? 或者? 願聞其詳
不動產由於交易成本高、變現期長,所以購買之前大多數人都會謹慎評估,也不會把他當成供出售的金融商品,正因如此,不動產買了之後,很少人會去關注價格的變化,只有要賣的時候,才會去看看可以賣多少錢。
這種情況就是我所謂的穩定,心理的穩定。
08年金融風暴之後,股市腰斬再腰斬,我的現金在下跌的過程又套了進去,在實施跌幅減半的當天,為了套現,殺出了不少股票,心裡著實煎熬,過了2天查一下銀行戶頭的紀錄,看到房客匯進來的房租,我才突然想到,啊,我還有幾百萬放在房地產,不禁覺得慶幸,假如當時沒買這些房子的話,這些錢現在一定也套在股票裡了。
現金、股票很容易變動,現金怕花掉,股票怕跌價,尤其是那種無量下跌,經歷過的人就知道,即便是股價跌也不影響生活,但是心裡還是會受影響,相對的不動產就穩定多了,心裡穩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