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住透天的你】願意花50萬 裝太陽能板嗎 ? (20坪約6千瓦)

另外, 看太陽能系統的成本, 不要只看太陽能 Cell (晶片/晶圓/太陽能電池片) 端

太陽能系統的最大重點區塊已經移到其他東西上面了.

stish wrote:
除了效率的改善,另外的方向就是利用太陽的熱能,太陽能發電只用到太陽光,對於熱能並沒有使用到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不是沒有人注意到.

這個是早在太陽能半導體 (PV, 太陽能電池) 系統之前就已經被實用化, 商業化的技術

不過不適合台灣用 (地小人稠)
chiyenms wrote: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 ...(恕刪)


我的意思是說太陽能發電結合太陽熱能,比如說在PV板上面裝個透明的熱能收集器,既不影響光能穿透又能夠收集到太陽熱能,之前的太陽熱能只能收集熱能,並不能收集光能,若兩者能結合勢必如虎添翼

太陽能發電成本中其實PV板的比重不高,以現在市場行情來看每w才0.65美金,算上逆變器大概0.9美元1w,所以每kw的材料成本只要900美金,大約3萬台幣不到

但是系統商的報價每kw要7萬台幣,所以PV板加上逆變器所占的成本一半都還不到(其他的給 利潤,人工,固定材料給分走了),要降低成本(或說提升效益,固定成本已經在那裡,降不了多少了)還是得要看新技術對於光電轉換效率的提升才能有效提升效益
stish wrote:
我的意思是說太陽能發電結合太陽熱能,比如說在PV板上面裝個透明的熱能收集結構,既不影響光能穿透又能夠收集到太陽熱能,之前的太陽熱能只能收集熱能,並不能收集光能,若兩者能結合勢必如虎添翼


這個不太對,

你講的 "熱", 其實就是來自太陽幅射中各種波長光線的 "能量"
一般講的熱能幅射, 就是其中屬於紅外線光的部份

而 PV 太陽能半導體, 視材料種類的不同, 某幾類本身就可以利用紅外線頻譜的能量
尤其是建材型太陽能 (透明型, BIPV) 主要就是在利用這一塊.
而把可見光和不可見光作在一起的, 也是可以作. 利用不同材質的多層結構 (tandem) 就好

至於 一直強調 "效率, 效率", 這個在太陽能圈是很過時的想法
比較屬於把目的和手段混淆的觀念.

現實上, 你需要的是商業金錢效益與物理上可行的方案, 而不是一眛追求高轉換效率
合理的效率, 合理的壽命, 可以負擔的量產時的環境負荷, 所需材料的資源存量
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幾年以前, 業界的賣點早就已經都不是走最高效率,
而是 發電量/系統成本 (簡單說就是 C/P 好的才有意義)

典型例: 單晶式的 Cell 轉換效率會比多晶式的 Cell 好, 但是沒什麼人要買
因為就其生產/購買上要多付出的成本, 只能換到那一點提昇的效率值是不合算的
所以現在市場上主流都走多晶式

First Solar 的東西會大賣也是這個原因.
買太陽能系統的用戶, 不是要買來比誰的轉換效率高
而是看哪一家的 Solution, 能提供最划算的選擇.

stish wrote:
之前的太陽熱能只能收集熱能,並不能收集光能


這個可能是你在思考上, 或是科普的想法中存有誤解

雖然叫作太陽能熱能發電, 但是 可見光照下去被吸收掉後, 也是一樣轉成熱能
所謂 可見光, 不可見光 只是對人類肉眼這種感官來作的區分

實際營運上, 不管是對人眼來說是可見光或是不可見光,
照下去都是一樣轉成熱能 (由電磁波幅射能, 轉成熱能)
並不是叫作太陽能熱能發電, 可見光的部份就會沒有被使用而浪費掉.
stish wrote:
核四議題我比你清楚多了,我學科學的


不知道是哪種科學?
chiyenms wrote:
這個可能是你在思考上...(恕刪)


其實想法很單純,你摸摸看被烈陽照射的PV板,肯定十分燙手,如果能把這個熱能收集起來,向太陽能熱水器一樣加熱水,熱水再透過ORC發電機來發電,這樣就一舉兩得,既可降低PV版溫度,提升PV發電效率,又可以把PV用不到的能量收集起來,不要忘了,現在太陽能的捕捉率(效率)只有15%,剩下超過8成的能量都浪費了

當然成本很重要,CP值過低沒法推廣,我也不知道這樣收集的太陽廢熱發電具有多少經濟效益...

或者更簡單,不要拿廢熱來發電,拿來當做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發電,熱水二合一模組,這樣也許更具經濟效益,至少太陽能熱水器 簡單多了
stish wrote:
其實想法很單純,你摸摸看被烈陽照射的PV板,肯定十分燙手,如果能把這個熱能收集起來,向太陽能熱水器一樣加熱水,熱水再透過ORC發電機來發電,這樣就一舉兩得,既可降低PV版溫度,提升PV發電效率,又可以把PV用不到的能量收集起來,不要忘了,現在太陽能的捕捉率(效率)只有15%,剩下超過8成的能量都浪費了


這個是不適合施作的想法 (Dilemma)

溫差發電的前提要有足夠的溫差
而被陽光照射的 PV 太陽電池, 會因溫度上昇而效率下降
因此需要加強的是 PV 電池的散熱, 不可以讓他的溫度高到足夠進行溫差發電的程度

要點是溫度, 不是總熱量

--

太陽能熱水器的部份, 這邊算是已經實用化商用化 (成本低)
不過最大的問題除效率和夏天冬天的問題外

1) 使用用途有限, 出來的是熱水不是電
2) 在台灣和其他 PV 太陽能問題一樣
南部一堆獨棟透天的有地方可以裝 + 日照量充足
北部一堆高樓公寓, 大部份人沒地方可以裝 + 日照量不足

chiyenms wrote:
這個是不適合施作的想...(恕刪)


你沒看懂我的意思
stish wrote:
你沒看懂我的意思...(恕刪)


你沒弄懂 Solar Cell 的環境溫度影響, 和溫差發電的物理特性
  • 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