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同事,現在6x多歲,還在背負貸款,關節退化,肩膀,膝蓋,腰都會痠痛,也不敢隨便請假,忍受不同的對待,看了很同情,有時都會私底下去幫他。
他的小孩不敢在台灣買房,等著繼承,鼓勵孫子到海外置產。
爸爸都買不起,孫子是否買得起 都不敢想??
樓蓋起來之後,看了一下,這樓多數講的是自住,如果是自住的話,那我稍微認真跟大家分享一下。
(炒房我就很鄙視了)
我自小原生家庭沒錢,凡事要靠自己,大學離家住外面,開銷比較多,就邊讀邊打工。(最後一個學位是在新竹)
剛出社會時還在摸索方向,所以學長姊和同學說哪裡好,就往哪裡去,前後在雙北待過兩家公司,在新竹待過3家,最終是在新竹落腳。(第一間傳產只待了一陣子而已)
那時我的工作產業只有兩大類,一個是EMS,一個是semiconductor,我也一直在這兩個產業猶豫,後來還是在semiconductor 產業待了下來。現在看來不管選哪個,應該都還可以,半導體就跟大家看的差不多,以前待過的EMS,現在也是AI題材當紅炸子雞。
我在28歲買了第一間房子,那時也沒啥想法,當年SARS左右,房子便宜,沒想太多,只考慮地點,新竹市和竹北兩邊考慮,後來選了竹北。
公司海外有幾個子公司,我當中有兩次外派機會,一次是大陸,一次是新加坡,但我用偶爾出差或指派部屬過去支援為主。(後來大陸那間不在了)
也就是因為這樣有可能出國工作,中間隔了10多年沒在新竹換房子,但話說回來10幾20年屋齡的房子也不舊,也就一直住著。
後來覺得應該再買一間來住,老婆也稍微會push,所以又開始看房,本來是看大樓,有幾間也差點下手,包括之前說過的晴空匯D棟面對costco,也因為一個因素放棄。(想買2-3個車位,但喜歡的車位不相臨)
,也因此沒遇上晴空匯D棟後來的事件。
後來是在竹北市某條主要幹道進來大概50-100公尺的地方買了一間實坪約90坪上下的電梯透天,買沒多久,又遇上全台瘋買房,竹北被炒很大。(但我舊的那間也沒賣,一直放著)
至於南部那間是給父母住的,與工作地點無關,就不講太多。
看到“喜歡”的房子想買,應該都是自住,
至於投資房,房套們就不會考慮“喜歡”了,而是從財務角度看。
ex. 樓層選2樓4樓,車位選最底層的小車位。
大概這樣。

所以我來這個版那麼久了,我都是這樣在教年輕人的。

【社會在走,行情要有】。平常租垃圾房蝸居沒關係,但車子一定要靚車。

所以買不起就別買了,用租的就好,早就說過了要按照食、衣、住、行的優先順序!

第一要先吃大餐,第二買潮牌衣服穿,第三才是房子,因為餓死會比窮死快,很多人窮一輩
子也不會死,但是餓個幾天大概就頭昏眼花不行了,所以吃大餐肯定要排第一,而且沒有房
子走在路上又沒人知道,但是沒穿衣服你敢走在路上嗎?因此買潮牌衣服穿要排第二,所以
韭菜族要邁向【一人飽,全家飽】的新境界,醬人生才會多采多姿!明白?!



至於【行】就排最後,只要靚車可以動就好了,所以是【全貸C300,加油加300】。


我聽你在胡說八道,騙小騙鼻。

全台灣有2300萬人也才出一個郭台銘,但是每星期的彩券都會開獎好幾次。
所以【白手起家】比中彩券還難。科技業收入較高?放個無薪假立刻吃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