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居住正義是買1000萬房產,就每年10萬房產稅

以排名論,去年人均財富最高的國家依舊是瑞士,人均財富68.5萬美元。美國排名第2,香港和澳大利亞緊隨其後。德國,落後於法國、英國和台灣。法國約為31.2萬美元,排名第15的台灣為27.4萬美元,排在第16位的德國約為25.6萬美元。

台灣人均財富
是世界第16名

台灣人不論所得或是出國旅遊次數
也是全世界PR90的富裕國家

台灣就是輕稅才能人人存那麼多財富
然後常常出國旅遊
刪除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達克瓦 wrote:
01論壇的投資?
01的投資是騙人去買ETF、換外幣,
每個月賺你手續費……

01的投資是跟你秀對帳單,
叫你加入老師會員繳會費……

01的投資是跟你說每月給你高額的利息,而且保證你本金可以取回…….

01的投資是畫一堆線圖,跟你說他高出低進他最神,叫你趕快訂閱去買書……

01的投資是叫人有錢就去買房地產,然後一堆人圍上來打你說你囤房、房蟲……


塔尼哥說出了投資的迷思。

每次都聽人說 投資 ETF 很賺錢、無腦投資報酬率又高....blabla. 實在很令人無言。當初設計這種遊戲出來的人,難道是佛心來著,要讓大家都無腦可賺錢 ? 股市又不是印鈔機,鈔票自己印,還不是要用各種說法,讓大家把錢從銀行領出來,放到股市,衝高指數,法人大戶就可更方便追高殺低不同的股票了。

ETF 等於一籃子股票,ETF 都是當個股股價愈高,市值愈大,ETF 就要持有愈多,個股股價愈高,就是個股泡沫化越嚴重。個股或大盤泡沫越嚴重,一籃子股票難道不等於一籃子泡沫 ?

更何況,散戶買 ETF,張數太少,只能在次級市場買,不能在初級市場買,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是有價差的。

散戶次級市場買,一樣是比價競標價買的,而不是按照成分股的市值去買 (有人說叫 ETF 淨值)。愈多人想買,ETF 就溢價了,次級市場與初級市場的價差就出現了。

ETF 市價與那些成分股的市價價差跑出來後,法人大戶就在 ETF 初級市場與次級市場上下其手,同時操作 ETF 與 成分股之間的放空與做多,賺價差,讓 ETF 市價與淨值差距縮小,然後散戶就看不出來錢給誰賺走了。

所以投入 ETF 的散戶與錢愈多,想存股,表示抬轎的人就愈多,想當然耳,加權指數就愈高,泡沫就愈大。
講的好像實價課稅後,魯空突然繳得起稅金了吔!?太棒了....
另外,房子整年都是租出去的,又不是房東住的,不考慮稅金由房客出?
房套門 你們的多頭總司令都出來哭了 夢裡什麼都有
BigBigKk wrote:
房套門 你們的多頭總...(恕刪)


你當然夢裡什麼都有

因為現實什麼都沒有啊XDDD

--
選擇是一種價值,它賦予我們控制自己生活方向的權力。
ASF9999 wrote:
每年房地產實際價格的1-2%徵稅


老實說 台灣也是2%
但卻是看公告現值

應該每年調整 跟實價登錄的價位不可落差太大
但政府怠惰 10幾年來幾乎沒啥調整
才導致房屋持有成本過低 變成金融炒作工具

如果有每年更新至實價左右的價位 1000萬的房屋
每年本身就應該繳20萬以上的房屋地價稅了

現在 可能要等政府真正缺錢時 才會考慮了
達克瓦 wrote: 實價課稅就是帝寶一間賣2萬,
但是你買不到,人家買得到….
房市就是進入黑市狀態……

實價課稅帝寶也不可能變兩萬。
你報太低,政府可以查稅,查出來要罰款,也要罰仲介,你說有多少人會賭?
政府又不是白癡。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實價課稅帝寶也不可能變兩萬。
你報太低,政府可以查稅,查出來要罰款,也要罰仲介,你說有多少人會賭?
政府又不是白癡。...(恕刪)


政府就是不是白癡,
才用「公告市價」課稅!
而非採「實價課稅」!

而白癡要改成「實價課稅」!
實價課稅就有假成交價,
稅基改為實價課稅,哪來的公告市價?

你們自己前後矛盾都搞不清楚?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這個提議很好,希望快一點實施
負擔不起的趕快便宜賣
我想撿便宜來租人
嘻嘻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