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302 wrote:
話說台灣房子這個所謂...(恕刪)
公設計價是沒問題的~
公設本來就應該計價~讓所有社區住戶分攤~
不過公設必須跟建物分開計價~
而且公設的價格~也不應該是跟建物的價格一樣~
該社區建物每坪賣多少?公設每坪賣多少?這是建商的功課~賣方定價即可~
反正買方會看~也會比較~也很容易跟他建案比較~
這個社區的建物/用材...品質很好...地點也很好~所以這個社區的建物開價每坪多少錢~
這個社區的公設很漂亮...而且設施眾多...所以這個社區的公設開價每坪多少錢~
不過那個社區的建物...所以那個社區的建物開價...
不過那個社區的公設...所以那個社區的公設開價...
你買的房子~應該是建物多少錢+公設多少錢=總價~
建商的建地要怎麼規劃?要蓋幾戶?公設要占比多少?公設內的設施是什麼...
這是建商的自由~他們自己會去衡量~
買方有人不需要公設~那你就挑公設少的建案~
買方有人有小朋友~喜歡有大公設讓小朋友在安全的環境內活動~那你就挑公設大的建案~
買方有人喜歡氣派門面~喜歡社區內有三溫暖有名家雕塑...那你就挑公設派頭浮誇的建案~
...
公設小/公設內沒有多少公眾設施/看起來還爛爛的...建商公設敢開高價?
大家也不是白痴吧~誰要買這種建案的公設~
公設大/公設內有非常多公眾設施...建商公設開高價也合理~
土地也是需要成本的~派頭門面也是需要用金錢堆疊出來的~只要有人願意買即可~
公設登記也是沒問題的~
公設本來就應該登記~也必須要登記~所有權只屬於全體住戶~不然是屬於無名or外面的人嗎~
實坪制/虛坪制~只是個名稱而已~不用太在意~重點是其內容是什麼~
只要能透明/清楚/很難有話術/很難有模糊空間可操作...
賣方只能賺他該賺的/買方很容易比較/買方可以自取所需...
這就是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