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Jo wrote:人口會少子化 &nb...(恕刪) 新房買不起當然住舊房,舊房整理一下還是不錯的,人生苦短有地方住就好了,不婚不生好好躺平享受人生到處玩不是很好嗎,想這多也沒用也許過不久大陸打過來還不是一場空,高價新房就給那些炒客去買就好。
george306 wrote:是的, 您沒說錯, 但老百姓如何突破這問題? 從標題看,講的是 “屋齡也會高齡化 誰要住舊房子呢”,已告訴你了,台灣好品質,夠新式的新屋不夠.同區域房價創新高的,就是以預售屋,新成屋猛漲帶頭的,舊屋則依屋況新舊,後續漲,但愈舊的,漲幅愈低,或不漲或跌(擁有土地的透天是另一回事).你去幹瞧 “成本沒那麼高 ?”,“利率調升,房價會降”,有用嗎 ?你不覺得這影響力相比市場供需有多弱嗎 ?“老百姓如何突破這問題 ?”,告訴你去 “革命”,一定 ”突破“,你幹不幹 ?在無法全面都更,大量供應新屋的條件下,在你要住的區域,市場跟你講,想住新的,就是有代價,選你負擔的起的,沒有其他的方法.至於你喜歡講 ”房蟲“ 什麼的,甚至版上未來看漲的人,一律是 ”房蟲“ 同路人.你想政策 “打房蟲”,就可以讓你所謂的老百姓突破這問題,低代價取得新房子 ?自由市場做得到嗎 ?你不覺得想與自由市場對作很天真嗎 ?自由市場能被少數房蟲與政府操控的話,就不叫自由市場.政府能做的,其實有在調控,你注意看,調控包括不要讓建商槓桿玩太大,一次供應太多不適當的新屋。這是對岸房市突然崩盤的原因之一。
george306 wrote:老百姓如何突破這問題?...(恕刪) 您現在還年輕,才20幾歲吧!先解決創業的困境,再求累積財富,若財富尚未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在想著買房,即使房價掉90%,也一樣會危害到你的事業的。當你的事業穩定成長後,要什麼房就會有什麼房的,而事業如具創意、領先性,學學寫SBIR,政府直接給你錢創業,即使失敗了也不用還,200萬應該蠻香的,不知如何寫的話,台北市職工福利會好像還有開課程,上完課會發現創業有很多方法的。年輕創業的財務知識也記得要同步,到了真要買房時的思維,和您現在情境會不同的,還要包含家庭、學區、生活機能等,尤其學區,不是追求好學區的問題,而是要注意滿額學校的問題,不然買了房後才發現小孩讀不了書,這在各重劃區常發生的。寫多了,總之未來你一定會買房的,但前題是先積累財富,那些多多或空空的論點只是論點,他們不會幫你出錢,和您無關的,未來你買房時仍會有你自己及太太小孩的需求,不需急在創業時想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