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oy0506 wrote:
現在是假議,因為戰後嬰兒潮的父母生下來的七,八年紀生是主力買房者,而也是人口最多的。只是下一接段的九,十年級?我們繼續看下去。當我們減少非主力時,少子化才是後座力的開始,再炒上去,只會讓富有的更富有而已。
什麼假議題,麻煩再去查一下出生人口。
之前出生人口最多的是6年級到7字頭(每年38-42萬出人口),現在這批人都已經40歲以上了,簡單說就是出生人口最多的一批已經不太可能會生了。
現在1997後出生的已經開始出社會了(1997後出生人口從30多萬降到20多萬),這代表逆轉人口結構的機會已經完全消失了,而人口結構又再惡化。
現在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找不到人,同時也有不少公司降低招募標準。之前朋友公司找了一個“39歲”的新人,結果這位新人做了5個月又跳槽到其他公司。
kevin721202 wrote:
現在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找不到人,同時也有不少公司降低招募標準。之前朋友公司找了一個“39歲”的新人,結果這位新人做了5個月又跳槽到其他公司。
我覺得這樣很好
如果某間公司一直找不到人
代表這間公司沒有什麼競爭力
早點淘汰比較好
是個人材就值得高薪擁有
不過蠢材如果公司也高薪聘用
那這間公司其實競爭力也很厲害
可以養閒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