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距離:
以美國西雅圖或舊金山來說,通勤一個小時,真的是小意思;但在台灣通勤一個小時就變成恐怖的惡夢。以西岸來說,比台北涼爽乾燥許多,通勤一個小時沒有這麼可怕。如果你真的很愜意,還可以搖下車窗享受一下陽光。台北的濕悶熱凍實在很考驗通勤族。
2.房價差異:
林口有沒有變貴?我覺得跟桃園一樣,現在都比當初貴的多。12年前,我同學買在龜山,一坪只要10萬,全新有規劃的房子(長庚對面);五年前我們買在林口,每坪單價就漲了2-3倍。當然,你可以說不買,就看你對擁有房子這件事情有多強大的信念...如果終究是要買,那就選一個可以接受的;如果可買可不買,當然把你的金錢做其他操作也很好。
3.生活品質:
住在天龍國以外的地方,剛住真的非常不習慣。餐廳、便利商店、超級市場跟一堆服務都太少,不像台北應有盡有,想要吃什麼或是做什麼,大概都是計程車200元以內可以打死,還有多種選擇。但應該說,以我自己去過的幾個國家跟城市(英、義、美、日及東南亞),大概只有台北會這麼變態,大部分的服務都每天提供18小時以上,甚至有很多服務是24小時的。如果沒有被台北這個城市寵壞,其實,這個生活不便的影響沒有這麼大,而且莫名的存款會變多一點,因為,不方便造成你的玩樂減少(當然朋友也會默默減少高頻率的互動)。
4.通勤問題:
我依然在台北上班,每天騎機車通勤,每天來回通勤距離超過50公里。不過,這件事情我自己當初有盤算過。
- 我騎的是重機(可以上快速道路的),每天的油錢跟停車費比機車貴,但比汽車便宜多了(公司辦公大樓的機車停車位可以停重機,每月400元),林口一路過去走快速道路還好
- 下雨天原則上就是開車、坐同學車、大眾運輸系統等各種方式組合
- 原則上,我0630-0730出門,通勤時間30-70分鐘不等(越晚出門就越塞)
上述說起來不難,但不下決心,苦頭吃下去,其實還是很不容易。畢竟,我原本是走路到公司只要10分鐘,連計程車都不好意思攔,到現在變成要通勤多很多。
5.居住品質:
同樣的品質,如果以林口跟台北比,大概就是1:3到1:4的水準。屋齡相近,相同金額,林口大概可以買到台北3-4倍的坪數;如果是要買5年以內或新屋,甚至有三房規格以上,台北大概就是沒有中樂透或是投對胎,對於90%的上班族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
由於我也是屬於那90%,所以,當然也會陷入相近的錢,相近的使用坪數,我要買台北30年以上的房子?或是買林口的新房子?
總之,我們最後就是入住林口。畢竟,買了幾年現賺30%這種事,我想不會發生在我身上;買了一年發現房子壁癌很嚴重,讓我遇到的機率還高一點。在可選擇的範圍內,有一定信譽的建商+新房子,對我比較有吸引力。
nickolas
KL0905 wrote:
說實在, 在台北工作不少是要上班到蠻晚的, 我朋友住林口, 開車到內湖, 每天8點左右出門, 順利的話9點半前會到, 下雨天就不用說了, 然後有時候工作到10點多甚至更晚, 所以普遍而言, 假如能把交通時間減少到30分鐘左右, 對他們而言是最好的, 每天多一個小時交通時間, 對很多常加班的人而言 會很累 很無力....
所以想住台北市不是沒有原因的
真的,以前就體驗過上下班各要通勤一個小時的情況...
到後面就算上班沒怎樣光是通勤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累了,
更何況還沒算回到家後根本沒多少時間可以從事額外的娛樂,
每天到家就是洗澡,滑一下手機就得睡了,
太晚睡隔天早起搭車更累...變惡性循環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