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社評】少子化是假議題?真心想解決就要拿牛肉而不是口水!

Obiwan-Kenobi wrote:
目前育有2子,分別是8(恕刪)


如果你所言屬實,那你應該會同意,懷疑:

台灣人努力工作,勤儉持家,但辛苦工作,累積的存款,最終進到誰的口袋了?

台灣如果人口續增,你的兒、女長大後,也將面臨和你一樣的困難,對吧!

其實台灣多數人的購屋能力,還不如那些我們稱之為外勞的人,來台工作幾年後,返國購屋或蓋屋的能力,對吧!

人口不減少,台灣多數的平民百姓,只是瞎忙、窮忙一生。
(香港平均所得約台灣兩倍,但人口過密,未來毫無希望的城市)

人口減少是台灣提高實質生活水準、生活空間,居住品質的正確道路。
henrylai21 wrote:
呵呵,前面道貌岸然說(恕刪)


這場遊戲我已經被迫加入了,我當然可以參與決策未來,不能參與這件事等你小孩長大了再去跟我那個無緣的兒女說嘿。我們的現任總統這麼有錢又不結婚生孩子還可以當總統參與決策未來,麻煩你們不要雙標剝奪我們的權力、權利。

再者你們根本不在乎少子化的問題,是在乎自己掠奪來的資源被掠奪回去,這才符合人性麻。
henrylai21 wrote:
呵呵,前面道貌岸然說(恕刪)

「不生不婚」就是掠奪「結婚生子」的資源,這篇文已經講的很白了,這也是為何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完全不認同這種說法,我的看法是:

少子化完全不是危機,而是台灣人民實質提升生活水準、居住水準及居住空間的惟一途逕。

不婚不生的人,是把這個世界未來的資源,完全讓出來,讓給別的男女所生的小孩,所以算是一種自我犠牲。

其實以台灣的條件,本來應該可也讓三千萬甚至更多的人,安居樂業,但台灣政府的政策及人性貪漤(這細說就話長了),使得台灣現有人口,已嫌過多了!

台灣的惟一的希望,就是人口減少,2020年總算看到了初步成果,而未來也一定會再減少,這完完全全是好事。

倒是建議因覺得台灣人口太多而不生小孩的人,應該可以量力而為,改變想法,生一個小孩。

兩個夫妻養一個小孩,應該比較輕鬆些。

台灣未來人口應該會獲得舒解的。
MICHAELCUB81 wrote:
完全不認同這種說法,(恕刪)



對麻,這樣說才是公平的,誰都有收穫誰都有付出誰都有犧牲,他不知道是不是跑了不回了,真好玩。
阿基戰士 wrote:
這場遊戲我已經被迫加入了,我當然可以參與決策未來,不能參與這件事等你小孩長大了再去跟我那個無緣的兒女說嘿(恕刪)



真好,萬一將來年紀大掛了
還有別人的孩子必須替你清理屍體
然後說未來那是別人孩子的事
這光這屍體用的不是人家的資源?
a28956215 wrote:
真好,萬一將來年紀大(恕刪)


是有多憤慨呢?沒意外我將要付出資源換取資源,也會有人願意收我的資源提供我想要的資源。
再說有些為子女付出一切卻換到無人聞問死了好多天才發現,誰清理?子女回來分產又消失,你要不要也批鬥一下這些失敗的父母?順便問一下你兒女會親自幫你清理還是請別人清理?如果是請別人你跟我有什麼不一樣?

你再看看上面還有大大說要小孩以後別待台灣的因為不想養老人,不就是怕別人掠奪自己資源嗎?還假裝關心少子化。我現在還待在台灣,我勞健保少繳了嗎?我沒繳稅嗎?我沒服兵役嗎(至少我服一年)?等我可以領勞退還將近40年,這40年有多少變化?要改幾次?要被砍幾次?我就沒被"掠奪"嗎?健保我一年用不到1次我也是在繳,哪些人用制度在盜領哪些人在浪費大家都清楚,以後垮了就垮了我能怎麼辦?

很多只是沒能力買房結婚生小孩真的不需要被你們講成這樣,再說一次"誰都有收穫誰都有付出誰都有犧牲",別只會看自己。
henrylai21 2021-04-23 15:49 1樓
A,育兒補助
1)生育津貼:生育一子可申請托嬰學費折抵累積最高100萬(滿18歲前自由配置額度,折抵上限50%)

2)經濟補貼:生育一子累積節稅減免額度最高1千萬(滿18歲前自由配置額度,每年上限最高100萬)

3)住房補貼:生育一子可申請零利率購屋貸款1千萬


不願意生孩子,除了享樂的心態外,就是對未來的恐懼。

恐懼失業、恐懼貧窮、恐懼孩子受苦、恐懼....

錢,無法解決一切的問題,少子化這個事情不是發錢就能解決的,除非你發得夠多,但發得夠多,房價物價依樣漲,等於沒發...

第三點,現在利率很低,利息是小事了,頭期款才是大事。
第二點,第一點,吸引力有,但也不是這麼有吸引力。對於多數人而言,稅率在5%或12%,第二項的折抵其實吸引力不大,第一點也還好,願意生的,18年花你一百萬,不會嫌貴。

生了,就要養;現在沒生,還有父母要養;父母老了要照顧,養了小孩也要照顧;照顧要花錢,更重要的是,你得請假。

我是公教人員,台灣的家庭照顧假與事假一起算,家庭照顧假與事假合併一年可以請七天。如果你家中一位老人生病,去大醫院,初診、檢查、手術、回診、再檢查、再回診、定期回診。你一年要請多少天假??
如果家中兩個老人都有慢性病,你還要再生個小孩,保母費用(還怕小孩被保母虐待害死)、打疫苗、小孩感冒生病、....你根本沒有這麼多假可以請。

在台灣,請假照顧家人如果可以很彈性、很友善;對於未來能沒有太多恐懼,因為你知道社會友善、政府的教育與福利可以讓你不用恐懼於未來晚景淒涼或小孩終身貧窮,或許人們會比較願意生小孩。

我是希望政府能再提高稅率,讓照顧家人變得容易、讓整體生活環境更友善,讓你覺得,我的社會很好,我覺得我想陪著我的下一代體驗我感覺美好的台灣社會,這樣生育率應該不會太慘。

我每年的所得稅比汽車牌照稅+燃料稅還少,比我剛買的房價四百萬的30年老社區的管理費還少,這是什麼鬼稅率??政府稅率太低,人民錢太多,福利有限,但大家永遠覺得未來沒有足夠的保障、錢永遠不夠,於是投入房地產、投入基金、投入股市,投入一切可以獲利的地方。

一部分人民錢越多,房屋又沒有規定成禁止炒作的項目(衛生紙不能狂漲,房子卻可以,什麼標準?),只會繼續推升房價物價,產出越多的房奴,讓房奴生小孩,自找死路嗎?

台灣這幾年似乎一直有一個社會共識,台灣很讚,健保好、治安好、福利不錯、防疫讚、人民素質高、這兩年經濟成長傲人,批評台灣爛的常會被說慢走不送、太平洋沒加蓋。

這麼好的社會,這裡的人居然沒有覺得願意讓更多人(自己生的小孩)體驗這美好的社會??怪哉。
不婚不生只是年輕人純粹不想打砲而已
這是人類社會演進自然的結果
但是有心人一直用少子化的議題炒出很多議題攻擊政府政策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