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sir000 wrote:
台灣的自由民主是建立(恕刪)
集體? 那些人?
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沒有印象, 當初的面板廠, 集體控制價格, 三星出賣其他廠商, 導致友達, 奇美等廠商重罰, 甚至坐牢.
你的集體壟斷, 要給出證據, 不是講人家一窩蜂跑去賺這個錢, 就叫做集體壟斷, 破壞市場機制.
回歸根本
這是自由經濟市場, 普通3房公寓約20~30坪居住空間, 在雙北要上千萬, 你到布袋可能只要200萬, 你買不起? 不, 是你不想買, 你只想要買雙北
這是誰的問題, 雙北房價就是貴, 誰的問題? 公共建設讓雙北越住越方便, 越來越多人搶著要住雙北, 政府花稅收建設, 政府沒問題? 住鄉下沒就業機會, 政府沒問題?
統一來說, 政府都脫不了關係, 所以怪政府?
..............................為什麼不怪自己, 就業市場競爭力不足.
1.03% 20年, 基本上就已經18x%, 漲價接近2倍, 這還不算利息錢, 房屋除非沒人要, 不然漲價是正常的.
只是個過程 wrote:
1. 現在是領3萬的人吵著要買豪宅嗎? 應該不是吧. 目前情況是領3萬的人, 連想買一般中古2~3房的房子當遮風避雨的地方也吃力, 才是不公不義吧.
一定有, 只是地點你不要, 一點都沒有不公不義
這是一個自由經濟市場, 你可以視同每個物件都在標售
任何一間雙北的房子, 有可能底價只有500萬, 但是你經濟條件不如人, 你出的價格沒人高, 所以你買不到, 多少人在搶雙北的房子, 這不需要多說.
嘉義布袋, 連地透天, 賣300萬, 真實售價, 我代理商老家的房子目前正在賣, 要買嗎? 符合你的居住正義, 月薪3萬也繳得起貸款, 問題是你不要住那邊, 這才是根本, 根本中的根本, 是買得起的地方你不想買不想住, 你想去擠人擠人的地方, 再來抱怨這些人擠人把價格墊高, 讓你買不起房子......反正就是競爭力不夠.
aahomeboy wrote:
車貸利率更高那買來用(恕刪)
你應該只看我最後這篇吧?
每年3%的基本物價上漲, 是103%我寫出來的
103%x103%x.........20年, 你可以得到1.8x%, 這代表物價上漲, 也代表錢的價值幾乎少了一半.
利息是要繳給銀行的, 我還沒加上去, 所以你想想, 光是所謂的養地, 建築材料, 建築工的薪水, 各種建築機具的攤提, 還有建設公司的營利, 甚至於是對股民交代的股利分紅, 房價不漲嗎?
你說到汽車, 屬於動產, 跟不動產2回事, 你要站在收藏角度來說, 可以是一樣的, 例如50年前的骨董賓士, 或是骨董法拉利, 售價會比新車還貴, 貴很多倍.
要漲價的必要條件: 市場上的人搶著要買.....例如勞力士黑水鬼, 牌價才3X萬, 大家搶著要, 你沒拿出4X萬, 你買不到.
雙北房產亦然, 可能成本500萬, 但你沒拿出個1200萬, 你買不到.
tony333324 wrote:
集體? 那些人?不知(恕刪)
證據隨處可見,你去買房不管建商房仲或投資客都會跟你說房地產只漲不跌,未來一定漲,這種集體意識造就了房地產的集體壟斷,重點在於沒有人會因此被罰,因為台灣房地產業大到不能倒,就像很多大企業在別的國家被罰壟斷,但在自己國家卻不會,所以沒被罰並不代表沒壟斷。
tony333324 wrote:
這是自由經濟市場, 普通3房公寓約20~30坪居住空間, 在雙北要上千萬, 你到布袋可能只要200萬, 你買不起? 不, 是你不想買, 你只想要買雙北
這是誰的問題, 雙北房價就是貴, 誰的問題? 公共建設讓雙北越住越方便, 越來越多人搶著要住雙北, 政府花稅收建設, 政府沒問題? 住鄉下沒就業機會, 政府沒問題?
統一來說, 政府都脫不了關係, 所以怪政府?
..............................為什麼不怪自己, 就業市場競爭力不足.
1.03% 20年, 基本上就已經18x%, 漲價接近2倍, 這還不算利息錢, 房屋除非沒人要, 不然漲價是正常的.
若是在台北工作,為什麼要去布袋買房? 這是投資客的邏輯嗎?
為什麼政府要禁止民生物資炒作,反正炒上去,買不起的人就是就業市場競爭力不足。
你講到了重點.
只有人人都搶著要的東西, 才有漲價的本錢
為何住雙北, 因為有就業機會, 那我要問, 你的職位與收入, 是否競爭的過別人????
別只討論就業機會問題, 我們討論一下值不值得, 你沒法換地方工作, 基本上你的就業本錢就已經輸給其他人, 我講個例子, 一個人原本在日本總公司工作, 日本總公司請他到台灣台北任職, 領日本的薪水, 那說說看, 他買不買得起房?
實際例子, 原本日本三洋台灣分公司管理階層, 新加坡人, 住在台北, 台北買房, 姓張, 我不多講, 這是實際案例.
或者這樣說, 我原本在台北總公司工作, 接受公司外調到台中分公司擔任主管, 我領台北的薪水, 在台中買房容不容易?
這是我, 我前公司願意用台北的薪資水平, 讓我到台中開設分公司, 我是分公司主管.
一切的根本, 在於你的工作性質, 一個無法挪位子跟升上管理層的工作, 但是你不能沒有, 這不就是就職市場的競爭力問題嗎?
我前公司的原廠, 美國人, TI亞洲區總經理, 後來派駐到台灣, 他一樣買房了, 走的時候賣掉了, 賺了一筆還不小的錢, 這叫做就業競爭力, 夠競爭力的人, 到哪裡都能買房子. 夠本事領TI總公司的美國薪水, 不管到哪裡都叫做高收入.
回到壟斷問題, 請問大家都在搶, 那算不算壟斷? 各憑本事而已, 這跟台積電股票一樣, 你要我也要, 才炒到4百多, 你不要我也不要, 大家不搶, 那可能很快就掉回股本10元, 互搶這件事情, 不能夠算壟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