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你提的未來根本不用擔...(恕刪)
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買房或租房都是衡家庭經濟所下的決定。
當我和太太二十年前家庭收入8萬時,所想的是買間房子就好,但當家庭收入到25萬時所想的絕對不是能住就好,而是學區、未來性、環境、交通、市中心。
你想低價買的房,在你想下手前早被搶光了,所以買房不是看房價,看的是能力。
租屋也是個過渡,是在權宜時的理財方式,在六年前房價最高點時我直接去北大特區租房,那時租金便宜,三大房46p包含車位及管理費傢俱全包也才22000,小孩每天都超開心的,新板特區原本住的就租人五萬,有賺又能存錢兼付房租,這種才是開心租房,如果是用老本租房,這真不是可以開心的事。
自己弟弟的房貸也是不急著還,因為利率太低了,拿出來的投資報酬反而更多,夫妻二個人月收超過100,幾乎每個禮拜都在外面帶著小孩住飯店,自己家也少在家住,另一個在市區的四大房空著沒租人,因為遇到一次七個月付不出租金的就怕了。
今年三月疫情開始時馬上去看房,反正愈嚴重愈要去看房,買了便宜的房,不到半年,低我二層樓的成交價多了快二成。
只要看清人性及時機,不是只有買房這件事可以成就人生,任何事都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