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cehome1@gmail.com wrote:笑?只怕到時候連笑都(恕刪) 前幾個月到台大聽演講,順便在附近逛一逛。那附近變得好破舊,很多店都倒掉了。公館那邊比較誇張,整個萬華化,還有整棟空掉的破爛房子。新生南路那邊靠近正門還好,但是側門過去後,也是一片荒涼。不過Mobile01的主流還是認為房地慘只漲不跌。少子化的影響20年後才會發生。
imhung wrote:內政部2020第一季人口統計出爐!全台「負成長」6553人今年真的要生不如死了. 負成長不是重點,重點是人口往哪漂!台北每天都要擠進百萬大軍討生活,才少6553人而已根本不夠台北塞牙縫。↓
台灣人(或者說全球華人)很會存錢,也喜歡囤積“重要物資”,太平盛世時是存錢,囤房、買黃金,以這次疫情一來,囤衛生紙、囤糧、囤民生用品、囤口罩。台灣全體儲蓄總餘額是每年都在增加,台灣民間是非常富有的。但“富有”,並未必能帶來幸福感。如同香港,香港每年增加7~8萬人口,讓人口本已擁擠的香港,更加喘不過氣,這也是一般香港人最不滿的地方。所得增加,生活壓力更大,分配到的社會資源更少,所以總結:人口密度過高的國度,如台灣,目前惟有減少人口,國民才能增加幸福感!房子繼續蓋,人口持續減少,一人一戶,人人有房!
MICHAELCUB81 wrote:台灣人(或者說全球華(恕刪)人口密度過高的國度,如台灣,目前惟有減少人口,國民才能增加幸福感!房子繼續蓋,人口持續減少,一人一戶,人人有房! 這大概是我二十五年前,大學剛畢業時的想法,十幾年前,我的想法就已經轉變,變成每代出生人口最好維持在一定區間波動,例如上下百分之二十左右,才不會對國防,經濟,就業,醫療,養老產生太大影響.現在要增加百分之二十不可能,甚至只減少百分之二十也做不到,但努力一點,未來二三十年,讓人口不要一下子降得太厲害,還是有點希望.
房價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全歸因於房價,不然像新加坡有便宜的組屋,出生率卻比我國還低,日本1990年代的房價,比現在高,但是日本1990的出生率,會比現在低嗎?台南六都房價最低,但出生率也是六都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