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市走偏了,炒房是掠奪還是理財方式?

房屋自有率80%大概是把 "大人小孩" 住父母家的也包括進去。而父母還沒老到把家產過繼給子女,所以子女雖然住父母家,但 "大人小孩" 自己本身是沒房的。

然而隨著歲月增長,父母終究會老,夠老了就會把家產過繼給子女。很多買不起房的年輕人,都是在等這個.....只是可能要等個幾十年不等。

出生率銳減會有影響,但這幾代影響有限,因為早期倡導兩個孩子恰恰好,獨生子是很少見的,兄弟姊妹分家產的,少則有2~3人,多則數人。而如果父母只有一套房子,分下來也不可能同住共享的,其中幾位兄弟姊妹就要分錢去買房。加上還有外國人移民台灣的,比方香港移民台灣的也會買房。

有的人辛苦打拼一輩子,省吃儉用不玩樂,終於買了房。或等了大半輩子,終於等到父母分家產。如果房價下跌,財產平白無故大量蒸發,豈能容忍。

打房是要去打那些一個人持有多棟房屋的。
而不是打所有人,其中也有無辜的百姓。

不動產屬於非常高價品,用人頭去持有的可能性很低。不可能隨便找個人頭,房契、地契掛在他名下,那如果那人不還,變賣或拿去借貸後跑路,不等於把大量錢財送人了。
筋骨神醫 wrote:
台灣的自有住宅比例為:84.5%
請注意~10個家庭裏就有8個家庭自己有房子。(恕刪)


請問這個統計有包含很多年輕人結婚了, 但還是跟父母同住一起的
正常來說她結婚後應該要算二戶了. 但她因為買不起房只能跟父母同住的
戶口沒遷出去
統計上還算成一戶
如果把這些結婚後但繼續跟父母同住的分開算了
自有住宅比例還有84.5%嗎?
fedora wrote:
有的人辛苦打拼一輩子,省吃儉用不玩樂,終於買了房。或等了大半輩子,終於等到父母分家產。如果房價下跌,財產平白無故大量蒸發,豈能容忍。

如果是跌回父母當年買房的價格,那也稱不上是「平白無故大量蒸發」,若用遠高於當年買房的價格賣出,反而才是「平白無故暴增」吧,能用原價賣出,折舊和通膨相抵,就已經很好了。
Prada1024 wrote:
如果把這些結婚後但繼續跟父母同住的分開算了
自有住宅比例還有84.5%嗎?

會不到80%,但我有用「持有房屋人數」推算過,30歲以上的夫妻擁有房屋的比例大約是70%,有房的家庭仍佔大多數。
ldw406 wrote:
我太太她姊姊家就是這樣,20年前在自家土地建屋,只花了100萬,與現在房價相比,省了很多錢,真正的有土斯有財啊。

2000年左右一坪自建至少也要五萬吧
一百萬能蓋什麼房子?
組合屋喔?
bububull wrote:
2000年左右一坪自建也要五萬吧
一百萬能蓋什麼房子?
組合屋喔?

約35坪的超普通平房,地坪約70坪(坪數是我記憶中目測的,實際大小要再問)
0931779549 wrote:
政府就會引進國外資金...(恕刪)


我建議可以引進外星資金
那台灣房地產就可以再漲一百年
ldw406 wrote:
如果是跌回父母當年買房的價格,那也稱不上是「平白無故大量蒸發」,若用遠高於當年買房的價格賣出,反而才是「平白無故暴增」吧,能用原價賣出,折舊和通膨相抵,就已經很好了。(恕刪)


那要如何證明當初買多少錢?屋主難道會誠實相告?行政院房屋買賣實價登錄,實施也才幾年而已。更早之前的如何查價?剛實施時有些人為了避稅還撒謊登錄,故意登錄低價,非實際成交價格,拖垮了附近房價。

又如果近幾年才買的,非常貴,很多年輕人一輩子買不起那種的,父母贊助一部分+和銀行借房貸。有確實的實價登錄。以後要賣至少也要賣實價登錄以上的價錢囉?不然豈不是虧大了,一虧就好幾百萬,幾十年薪水做白工!

但當初購買的那個實價,就已經是許多人一輩子買不起的了....還是說近幾年買的人,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財產誇張蒸發?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卡早睡卡有眠,才不會做白日夢

打房真的要認清敵人,敵人不是所有百姓,很多人是無辜的。是那些一個人或一個財團,就大量持有房屋土地炒房的。冤有頭,債有主,認不清現實,只會變成是在怨天尤人,沒有幫助。


自有土地自建,僅花1百萬,那是鄉下土房嗎?如果RC鋼筋混擬土結構的,2層樓以上的,絕對不只。

地價更貴吧,除非當初買的是農地,好運遇到重劃變成建地,賺到。這個除了好運,還要內幕消息靈通呢。沒在種田卻去買農地,不是消息靈通是什麼。非人人都可以複製的成功秘訣,因為沒有那個人脈,賭運也很重要,消息也可能假的。
fedora wrote:
那要如何證明當初買多少錢?屋主難道會誠實相告?行政院房屋買賣實價登錄,實施也才幾年而已。更早之前的如何查價?剛實施時有些人為了避稅還撒謊登錄,故意登錄低價,非實際成交價格,拖垮了附近房價。

當初買多少,賣房的子女自己知道就好了。我前面回文的意思是,子女若沒賣到高價,也不需要生氣,因為那本來就不是靠自己賺到的。

fedora wrote:
又如果近幾年才買的,非常貴,很多年輕人一輩子買不起那種的,父母贊助一部分+和銀行借房貸。有確實的實價登錄。以後要賣至少也要賣實價登錄以上的價錢囉?不然豈不是虧大了,一虧就好幾百萬,幾十年薪水做白工!

但當初購買的那個實價,就已經是許多人一輩子買不起的了....還是說近幾年買的人,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財產誇張蒸發?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卡早睡卡有眠,才不會做白日夢

怎麼會做白工?有住到房子啊,跌價就相當於付租金,只要不是雪崩式的、買房隔天就瞬間崩盤的話,房子住幾十年後折舊很合理的。

至於會去買很多人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房的人,都是有錢人,就別替他們擔心了,天價房屋本來就是有錢人享受的奢侈品,就像千萬跑車一樣,你會擔心他們買的千萬跑車在幾十年後跌價嗎?

fedora wrote:
打房真的要認清敵人,敵人不是所有百姓,很多人是無辜的。是那些一個人或一個財團,就大量持有房屋土地炒房的。冤有頭,債有主,認不清現實,只會變成是在怨天尤人,沒有幫助。

是啊,所以不需要打到房價崩盤,只要讓房價難漲、自然折舊就夠了。

fedora wrote:
自有土地自建,僅花1百萬,那是鄉下土房嗎?如果RC鋼筋混擬土結構的,2層樓以上的,絕對不只。

前面講了是鄉下沒錯,只有一層,至於建材是什麼我不知道,要再問。

fedora wrote:
地價更貴吧,除非當初買的是農地,好運遇到重劃變成建地,賺到。這個除了好運,還要內幕消息靈通呢。沒在種田卻去買農地,不是消息靈通是什麼。非人人都可以複製的成功秘訣,因為沒有那個人脈,賭運也很重要,消息也可能假的。

我姊夫爸爸是務農的,當初地買來確實是拿來種田。那個地旁邊後來有蓋工廠,另一邊則有一大片空地被人買下來養著,那一帶的地到現在是有比以前貴,有人刻意在炒,但也沒漲很多,大概是炒不起來,畢竟真的很偏僻。

==========================
問清楚了:是27年前花120萬蓋的37坪磚造平房。
dennis10 wrote:
台灣屋主有8成都只有一間房子
有第二間的大概只是房東的一成
有超過二間的房東只是不到10%的少數人

這件事情去年有新聞
有統計
不用懷疑內政部的公務員當然不敢給媒體假資料(恕刪)


雖然有人已回答雷同的觀點,
我還是再說明一下,統計方式可以怎麼玩出想要的漂亮數據,

舉例來說,
一家10口四代同堂,若住三間房子, 算自有100%
一家10口四代同堂,若住兩間房子, 算自有100%
一家10口四代同堂,若擠一間房子, 也算自有100% ,這統計方式合理嗎?
目前的房屋自有率是合理統計方式嗎?

"台灣屋主有8成都只有一間房子"
再來問題就是,
一間房子住幾個人,居住空間大小夠住嗎?
若不夠住,買得起足夠空間居住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