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不要太絕望,很多網友回的雖然有點犀利,但請看其中的意思就好.主要是你才26歲,買房子真的不是你現階段任務.你父母沒有買,是他們的選擇 (以當時銀行利率而言,房租收入不及銀行定存利息,房屋增值不如股票增值得快),但是無論如何,替他們買房真的不是26歲這麼年輕的你的責任,因為現在有房的中年大叔們,也沒幾個在26歲買得起.你有工作有想幫家人想法很好,但是以長遠來看,你應該先讓自己更強(例如充實專業把目標改成薪水加倍),你未來買房的壓力就會瞬間少一半.你只要在心中記得要替自己買房,以及替家人買房,有一天一定會實現依照這些中年大叔阿姨的經驗,實現的日子絕對比你用excel表計算快很多年(因為很多條件如薪資是變動的)希望幾年後能聽到你分享(我認為要35-40歲之後比較正常,但要在45歲之前)祝福你
黑羽斷翼 wrote:你不適合買房早點睡真...(恕刪) 「黑羽斷翼」看來你的人生很順利,你爸媽應該也留了不少給你,這只能說你投胎時有睜大眼精挑一個好家庭,因為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是像你爸媽一樣退休後過著開心快樂的生活,也留下大量的財產給你,有很多父母親是很辛苦的拉拔孩子長大,等到了退休了,所有的錢也都給了孩子或是花在家庭上,有的甚至還有得了一些債留給孩子,你要搞懂一件事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樣~~~有關於樓主的感想,我個人是覺得主要的問題出在銀行貸款太容易,利率太低,次要才是政府,當然如果政府大刀闊斧的實施國父的理想「平均地權」→「漲價歸公」,那我想很多問題應該會解決,但應該也會衍生許多麻煩,畢竟許多大老闆與政客都是靠這個在賺錢的嘛XD~~
帥氣小弟 wrote:當然如果政府大刀闊斧的實施國父的理想「平均地權」→「漲價歸公」 唉..我以前年輕時...也是這樣想...「漲價歸公」那只能是狗吠火車變龜公了對岸共產黨都不歸公了比我們還資本主義認清現實加緊賺錢高風險高獲利~~要肯拼肯賭版上的習慣說我昨天去信義區逛街我蠻習慣住101附近的住國父紀念館旁也習慣住陶朱隱園我也挺習慣問題口袋不夠阿好地點是給有錢人去習慣的沒錢只能去習慣次一級或再次級的地區如果所有人都擠台北市蛋黃誰去開發桃園,基隆,林口,淡水付的起什麼錢就去習慣那個區域以前我住松山區長安東那時中興百貨多夯~住超習慣後來住到東湖覺得世界黑暗(其實東湖超方便,內科南軟就業大軍)還沒更慘再被洗到汐止汐科站旁覺得世界要毀滅了(汐科站算是汐止的蛋黃區)再後來慢慢洗回到市區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習慣其實都沒什麼大不了的住久習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