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年輕人晚婚、不生 專家:高房價是國安問題

mascotqoo wrote:
胡說八道的報導。是台...(恕刪)


大大說得好,正是此原因。政腐無能,藍綠皆然,台灣政腐是爛到根。產業無法升級,死守代工,大量輸入藍領勞工,薪資會增加才有鬼。然後把人才外推,其它國家都願意花大錢請人才,只有台灣是浪費人才,所以我也出走了。舉例來說,我曾替我們國際組織在聯合國及其它國際性會議上演講,但台灣某個單位的朋友請我寫英文信,他的長官居然嫌我寫得爛,原因是他看得懂。馬的,有這種官員,台灣政腐還能有啥寄望。香港最近被對岸威權逼到民反,台灣也不用威權逼,光是這些狗官的官腔官調,自以為是就足以讓人想走了。
相信自己:https://web.facebook.com/shawnyhc
shawnyhc01 wrote:
大大說得好,正是此原...(恕刪)


其實人少一點也有好處.君不見台灣髒亂真的比東南亞好不到那去.當然台北是例外.
中南部真的又髒又亂.人少一點當然不見得能讓台灣人改掉髒亂的習性.但是人少一點
至少人口密度低一點,對整個環境是有幫助的.如果台灣人口能低於1千萬.應該整個環境能改善一些.
其實要看每個人出生的家庭經濟狀況,有些人40歲才結婚生子。
小弟來說38歲結婚生子,前面負債67萬,完全不敢結婚生子。
20年來, 與其說台灣熱衷政治影響經濟, 不如說台灣經濟相關政策方向錯誤, 不知有沒有機會, 選出"科技背景"的人來當家?

2020 又是熱衷政治的當家, 沒有機會了, 期待2024...

為什麼新加坡80%的人都住組屋?
https://kknews.cc/zh-tw/travel/b6mml89.html
人口負成長 wrote: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2019...(恕刪)



房價由國家立法制定一套公式, 可行嗎??????
以前我們房貸利率曾經是12%-8%,薪資不到30000還不是照生小孩。
現在的年輕人習慣養狗養貓,有動物作伴,所以不想生小孩。
CarDoctor wrote:
以前我們房貸利率曾經是12%-8%,薪資不到30000還不是照生小孩...(恕刪)


怎不說以前忠孝東路四段一坪20萬、板橋一坪不到十萬?
其實這是農業社會轉工社會必然發生的事
貧窮的農業國家生一堆...先進國家少子化...
看看日本韓國的生育率也是很低就知道這不是只有台灣會發生的事,日本薪資所得高、房價又低為何日本人都不想生?因為物質慾望填補了下班後的空虛,男人覺得跟女人交往麻煩,二次元虛擬的就好,有錢就光顧風俗店...而女的想買的東西看不完買不完,日本又好逛好買好吃好玩,幹麻要結婚綁住人生,所以高房價應該不是主因,因為日本人習慣租屋不買房不被房價壓死,但社會誘因多導致男女不婚不生。

台灣何嘗也是~這10年來台北捷運四通八達,快速時尚、廉航接連進軍台灣市場、藥妝美食餐廳電影院一堆,年輕男女下班後不論要進修還是健身夜跑追劇養寵物任你選,說真的這10年台灣社會變得多采多姿,導致不婚不生也不無可能。
人口負成長 wrote: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2019...(恕刪)


高房價大部分都是有錢的投資客害的...
環境不是關鍵 , 選擇才是 !!

前幾天 , 媒體大幅報導 , 德國的德意志銀行宣佈大裁員 , 退出被 美國大型商業銀行所把持的金融投資業務.

但是今天又看到香港電視台所發出的一個有關 美國底特律沒落的報導.

這兩個新聞也點出 , 身在 德國從事金融服務業與加入汽車的產業 , 所面對的待遇就有天壤之別 , 因為歐陸國家的金融業競爭力遠不及 美國 , 但是 美國的汽車產業卻有完全相反的境遇.

最近 10 多年來 , 就陸續聽到有人抱怨生意難做 , 景氣大不如前 ..

確實 , 台灣自從對岸崛起之後 , 因為與我們的同質性很高 , 自然面對很大的競爭 , 經營的困難度很高.

但是我總是認為 , 景氣就像天氣一樣 , 我們除了做好對應的措施與準備 , 別無他法.

昨天剛好去買了一台體重計 , 是家電馬達大廠 東元出品的 , 一台才賣 520 ..

看到同是老牌的 大同公司 , 集團的現況經營得搖搖欲墜 , 同是那個年代崛起的 東元卻在轉投資的 摩斯漢堡發展的有聲有色.

幾年前因為公司需要很多的展示架 , 所以認識了一家做松木加工的老闆 , 由於常常去買商品 , 所以聊了一下 ..

才知道他原本是攝影師 , 因為作品的風格常常會被顧客所嫌棄 , 或是要求很誇張的拍攝方法 , 無奈之餘 , 自己創設了工廠 , 由於很用心 , 產品質優價宜 , 自然有他的一片天地.

還有一家早午餐店的老闆 , 原本是設計師 , 也是轉行做餐飲.

但是他很有技巧的大量運用 Costco 的商品 , 設計出可以大量購得的食材搭配蔬菜以及水果的餐點 , 加上提供冷飲以及飲水 , 以及很有競爭力的價位 , 多年來已經有很穩固的客群 , 營業的狀況也很理想.

我從小就常常聽到父親在抱怨 , 生意忙碌 , 休閒的時間很少 , 而且出門消費到處都很擁擠 , 餐廳不僅收費離譜 , 而且服務很差.

因為他那時正身處於景氣最好的 80-90 年代 , 錢很好賺 , 房價便宜 , 但是各項的消費卻不是很合理 , 因為每一個人都口袋滿滿 , 消費意願強烈 , 花錢的效應之低落 , 是現在很難想像的.

所以其實人生是 ' 相對 ' 的 , 當大家都賺的到錢 , 錢就不好花 , 而現在雖然不容易賺到錢 , 但是消費的實質回報卻會比較高.

所以我們應該習慣用整體的 ' 局 ' 來看問題 ( 或是現況 ) , 而不是用單一的點或是感覺來解釋當下的環境.

更重要的是 , 要權衡自己的能力 , 對應自己所身處的時空與環境 , 做出最好的配置.

印象中常常會聽到把小孩送到私校就讀的家長抱怨 , 小孩會不斷的提到家境優渥的同學會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炫富.

其實這就是刻意的想把自己拉升到不屬於自己層級的負面效應 , 我個人並不認同此類型的思維.

就算是家產豐厚的家庭 , 把白紙一般的小孩送到富人圈的私校 , 往往學到的不是務實與上進 , 而是虛假以及功利.

因為有錢人家的小孩聚在一起 , 往往談的就是如何擁有最好的物質生活 , 如何彰顯自己消費上的獨特性 , 以及如何用盡方法讓家長掏錢敗家.

我認為 , 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點 , 起點應該是家長自己本身是否上進 , 而不是去要求自己的小孩做到自己所做不到的事情 , 或是完成自己所不能完成的夢想.

如果自己本身都做不到的事情 , 就沒有資格要求自己小孩去做到 , 而反過來想, 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很積極求知 , 把生活跟工作打理的很好 , 那小孩自然就會認真的把自己的人生規劃好.

前幾天看到一位年輕人 , 把手機掛在機車上面 , 一路戴耳機看日本的動漫卡通 ..

常常有聽到人在詢問 , 要如何選擇對象 ?

我最近會給的建議是 , 了解對方的閱讀習慣 , 或是如何去安排他自己的時間.

最新一期的 Fortune 雜誌 , 公佈了 2018 年全球營收 500 企業排行 , 最大的亮點是 , 中國的入榜企業總數首度超過 美國 , 但是其中有一個條件是 , 有 10 家的台籍公司被規劃成泛 泛中華的企業體.

這就是國際的現實 , 不管我們自己如何堅持與認定 , 全球貿易的規則就是如此.

當我們被併入一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 對有企圖的人 , 就是一個無限廣大的新市場 , 但是對一個只想安逸平穩的人 , 就會是一種相對的競爭與剝奪.

過去 美國霸主的地位是無人可以撼動 , 所以我們尚可以依存在大國的羽翼下與中國對抗.

但是如今情勢已經大不相同了 , 我們的思維以及態度也應該要有務實的轉變 , 才是上策.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